记叙文增分策略

2015-08-18 14:41姜有荣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利己思索大妈

姜有荣

立意要有一点深度

高考记叙文佳作恰似一枚橄榄,它在立意上的最大特质是“有嚼头”。“有嚼头”其实就是文章有“深度”。“深度”从何而来呢?从思索而来。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其路径有二:一是自己的思索——直接经验。我们高中生可以也应该在人生的种种历练后进行深思,一次次深思之后积淀起来的东西是有深度的。二是他人的思索——间接经验。它既包括身边同学的思索,也包括名家大师的思索。自己的阅历愈深,愈能消化、吸收他人的思索;而吸收他人的思索愈多,自己的“消化”功能则愈强。

《无声的广场舞》写的是学校对面小区大妈,她们跳广场舞的音乐常常打断“我”的做题思路,但有一天音乐却突然停了,为了解开谜团,下晚自习后“我”去了学校对面小区的广场——

猛抬头,我发现每个大妈耳朵上都戴上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一套广场舞结束,一位热心的大妈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放学了,怎么还不回家呀?你们以后不用再担心我们打扰你们学习啦,跳舞虽然锻炼身体,但我们也不能打扰到别人啊!你们看,我们现在都用蓝牙来放音乐啦!”说着还指了指耳朵上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她又跟我们闲聊了几句,便回到队伍中继续跳舞了。

忽然想起前几天的一则报道: 12位广场舞大妈为了上羊年春晚集体去整容。我在心底不禁默默地将这12位大妈与学校对面小区大妈进行着比较:整容的大妈只美在一张脸上,而学校对面小区大妈却美到了一份情怀上。我想,如果让我从这两支队伍中选一支上春晚,我一定选小区大妈!

戴着蓝牙的大妈们在皎洁的月光下翩翩起舞,我觉得这是我所见过的跳得最美的广场舞。

对时下流行的广场舞,作者没有做一个宣泄“戾气”的愤青,而将立意向更深处作了开掘——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为此,既要想着“利己”,也要想着“利他”。“利己”是人的天性,而“利他”则是人性的光辉。为了凸显这一立意的深度,作者以小区大妈的“有声之舞”来烘托“无声之舞”,以整容大妈的“形”之美来烘托小区大妈的“心”之美。两层给力的烘托,不仅让小区大妈的“利他”情怀在人性的高峰上熠熠生辉,而且也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要想与人和谐相处,如果不能做到既“利己”又“利人”,也必须守住“利己”而不“损人”这条底线。

叙事要有一份匠心

一篇800多字的记叙文不是一部电影,更不是一部连续剧,充其量是一出小品。为此,在叙事时必须匠心独运,精心设计,使之尺水兴澜,步步惊心。那么,“匠心”如何来“独运”呢?一个基本原则是“速效”——迅速释放出动情点。为此,我推荐“横向剪辑法”。

“横向剪辑法”跳出刻板而平淡的日常生活,从流泪过的感人瞬间、经受过的人生历练、深味过的生活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式“镜头”,加以横向的剪辑,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内涵,化平淡为神奇。看下面文章片段:

无意中,我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老乞丐坐在台阶上,神情戚然。

我走上前,把蜡烛递给他:“给你取取暖吧!”老乞丐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他的胸前也别着一朵小白花。

老人看了我一眼,默默地接过蜡烛。他越过孩子方阵,拂去碑前台阶上的雪,将蜡烛轻轻地放在台阶上,鞠了三躬。

我忽然觉得这位老爷爷的背影是那么高大。

“地下更黑,更冷。”老爷爷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背上蛇皮口袋,晃晃悠悠地走了。

我一直注视着他的背影,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

当再遇到那个高价卖烛的大妈时,我不禁在心底大喊:“民族精神,你还在吗?”但望着这位老爷爷的背影和远处的孩子方阵,我释然了。

入夜,雪渐渐变小,整个南京城都笼上了一层白。风呼呼地吼着,我好像听到有人在说:

“在,我一直都在!”

这是一篇题为《在,我一直都在》的文章,本文在构思上充分显现了横向剪辑法的独特魅力,它机智地抓拍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天的三个特写镜头:第一个镜头是自发聚集起来的孩子方阵,着眼于“哀悼”与“缅怀”;第二个镜头是高价卖烛牟利的大妈,着眼于“忘却”与“漠然”;第三个镜头是“己冷,更感亡灵冷”的老乞丐,着眼于“铭记”与“追怀”。

三个横向剪辑的镜头,似浮雕般厚重,在对比中直面现实,在传承中照亮未来,昭示出“哀逝者,警国人”的深邃主旨,撼人心魄,令阅卷者掩卷凝思。

描写要有一个细节

我们高中生整天生活于“三点一线”之中,日子过得“波澜不惊”,要想“有点不同”都难,更不要说“时有惊奇”了。他们的生活素材库中更多的是“青菜”“萝卜”,因而在作文中熬出的也是一锅锅寡汤薄水。那么,怎样才能让这“大路菜”也喝出“味儿”来呢?最奏效的办法是在这“大路菜”中放一点“生活的味精”——生动的、感人的细节描写。它虽然剂量很小——只需一小汤匙,但作用巨大——顿使满锅生鲜。

细节的捕捉要靠一双“慧眼”,运用则须靠一颗“慧心”。如果将细节用好用足,用得恰到好处,则可以塑造形象、推动情节,并深化主旨,起到“四两拨千钧”之功效。

题为《悄无声息的门》的作文,写了“我”家老房子里一扇老旧的木门,轻轻一推,它就会发出“嘎吱嘎吱”刺耳的声音。但劳作到很晚才回家的母亲帮我关上这扇门时却悄无声息,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在星期天多睡了一会儿,以便晚上一窥究竟。

晚上,我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父母回来。就在我眼皮有些要打架的时候,响起了钥匙转动的声音,我赶紧打起精神,微眯起眼睛,凝视着开着的房门,只见母亲轻手轻脚地走进我的房间,一手紧握着门柄,一手好像在轻轻托着门板,缓缓地转动着门,缓缓地退出房间,其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母亲背着光,我无法看清母亲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母亲的目光正凝视着我。当地上的光柱变成光线,直到门关上后,我才回过神,回想刚才那一幕,我好像看见母亲没有穿拖鞋!

本文可谓“一细(节)定音”,这个细节就是“关门”。为什么母亲能把一扇老旧的木门关得悄无声息,而我却怎么也不能呢?那是因为我是用“手”在关,而母亲是用“心”在关。这颗心融注着“爱”,渗滴着“情”。正是带着这份“爱”和“情”的热力,母亲可以创造出一切的人间奇迹:飞身接住从高楼阳台摔下的婴儿,双手托起轧向孩子的汽车……

作文试卷是一张纸,但铺展开来就是一条路。愿我们把上述增分策略修炼成过硬本领,在这条决定人生未来发展走向的路上舞出自己的精彩!

猜你喜欢
利己思索大妈
“利己”二面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己”二面
大妈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战“疫”专题的思索与展望
大妈为何尿失禁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深沉的思索
千万不要和大妈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