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描写的灵活性

2015-08-19 17:56张秀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腰杆桃核平分

高中生写记叙文,在描写事物时,要根据文章主题思想和具体内容的需要,对描写手法进行灵活的选择。对一个事物,既可以写其整体,也可以写其局部;对几个事物,既可以平分笔墨,也可以有详有略。

一、涵盖全面,描写事物的整体形象。

在描写一个事物时,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描写,比如一个人,可以描写他的头发、脸型、眼睛、眉毛、睫毛、腰肢、腿脚、双手等等。从而细致地把人物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请看一篇高一学生的习作《难忘祖父》,文章这样写道——

我还能依稀记得爷爷的模样,他个子很魁梧,有一米八左右,绛紫色的脸膛。满脸深深的皱纹,像一条条小河,河里经常流淌着汗水。它的头发是灰白色的,连眉毛也是灰白色的,牙齿掉得光光的。他腰杆不再挺拔,已弯成了弓箭。他晚年得了浮肿病,走起路来十分艰难,,两只黢黑的大手,经常抱着一个木棍,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他见到我,总是微笑着摸我的头。

这段文字描写了爷爷的整体形象,写了爷爷的身材,腰杆、面色、皱纹、头发、眉毛、牙齿、大手,通过这些描写,把爷爷身材魁梧、年老体弱、关爱子孙的形象表现出来了。

二、抓住重点,描写事物的局部特征。

在描写一个事物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突出重点。比如一个人,只描写他的某一部位,或者是手,或者是腰,或者是眼睛,或者是皱纹等等。通过这一特征的精刻细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请看一篇高一学生的习作《难忘祖父》,文章写道——

那次,祖父乘车到我家来,放下手里的花生、红薯,饭也不吃就要回去。家人怎么也留不住他。我只好把爷爷送到门外,看着爷爷弓着腰远去的背影,我想起了关于爷爷的故事。

那年秋天,我洗澡着了凉,高烧不退,躺在床上。爹和娘都到田里干活去了,爷爷只好背我去七八里外的医院。爷爷已经70多岁了,腰本来已经驼背了,又背着一个几十斤重的孩子,弯得更狠了。爷爷喘着粗气,脖子上沾满汗珠。到医院看完病,又把我背回来。

我望着爷爷弯弯的背影,那腰杆被无情的岁月压弯了,弯成了天上的虹桥,弯成了村庄前破旧的小拱桥,弯成了拉弯的弓箭,再也不能直起来。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不清了,有泪水从眼角溜出来。

这段文字没有描写爷爷的整体形象,只是抓住爷爷弯曲的腰进行描写,描写那弯弯的腰曾经背我看病,描写那腰就像弯弯的虹桥,就像老家门前弯弯的小桥拱,就像拉弯的弓箭。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爷爷经受的人生磨难,表现了爷爷对我的深爱,同时,也表现了我对爷爷的感激之情。

三、平分笔墨,均衡地描写几个事物。

在描写几个事物时,由于它们处于同等地位,作者对它们的描写,运用的段落、字数大致相同。

请看一篇写景美文《春山听鸟》,文章写道——

看呀,多俊的鸟儿!简直就是花儿。敛翼蹲卧的,是含苞的蓇葖;欲舒翎羽的,是微微启唇的花蕾;拍打翅膀的,是绽放的花冠。

山楂林中,玉鸟吟哦迷人的歌谣:得儿,得儿,像珠玑滑过玉盘;山雀咏唱抒情的歌调:叽叽咛咛,叽叽咛咛,像银轮子辗过白冰。

槐树林里,戴红冠披绿蓑衣的鸟儿,对唱情歌——吱咝,吱咝;戴黑绒帽披蓝衫子的鸟儿,自得其乐的独自歌吟——咯叽,咯叽。

楸树的鸟儿,仿佛从老杜的绝句中飞来,噙着古典的芬芳。撒播一串嘤咛歌声,那甜蜜的韵律,随着漫过来的山风,向远方流淌。

这段文字描写了山林中三种鸟儿的叫声,有山楂林中鸟儿“得儿,得儿”的叫声,有槐树林中鸟儿“吱咝吱咝”的叫声,有楸树上鸟儿“嘤咛”的叫声。作者用了三个段落,每个段落的字数大致相同,可谓是平分笔墨。

四、分清主次,详略地描写几个事物。

在描写几个事物时,由于它们有主有次,地位不同,作者采用了有详有略的方法。处于重要地位的详写,处于次要地位的略写。

有一篇写景美文《冬天的桃园》,文章这样写道——

冬天,我们到园里捡桃核,捡满挎包,便在地上挖个窝,每人拿出几个桃核放进窝里,盖上泥土,再在窝的周围划个圈。然后大家用桃核去砸,谁把桃核砸出圈外,桃核便归谁。最有趣味的还是雪天,我们们结伴来到园中。按人数分成两组,一组在东,一组在西,然后呐一声喊,便打起了雪仗。大家抓起一把雪,抟成雪球,扔向对方。有时还没有把雪球抟好,对方已攻到跟前,我们只好随地抓一把雪撒过去,连抓雪也来不及了,只好摇动树枝上的雪,洒落在对方头上。战场上雪球横飞,雪雾弥漫。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这段文字共写了冬天桃园里的两件事情:一是砸桃核,一是打雪仗。两件事前者是略写,后者是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第二件事更能体现冬天桃园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张秀,教师,现居江苏徐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腰杆桃核平分
平分比萨
理发师
“借”来的成功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手中的桃核
桃核
桃核上的长安城
父亲的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