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探析

2015-08-20 08:59郭慧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医护人员满意度

郭慧明 何 萍

1)河南省胸科医院 郑州 450003 2)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 450003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1],又称人工心肺机,是临床上利用一系列特殊的人工装置将患者回流静脉血引流到体外[2],通过采用人工方法将气体进行交换和过滤,然后输回到患者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在体外循环的过程中,人工装置的功能与人体功能大抵相似[3]。但由于体外循环术后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状,需医护人员加强护理管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的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男55例,女41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体质量50~68kg;体外循环时间1.2~2.5h。

根据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标准。其中,轻度脑损伤患者45例(46.87%),多表现为烦躁不安、躁狂等症状;中度脑损伤患者35例(36.45%),多表现为神志不清、神志淡薄等症状;重度脑损伤患者15例(15.62%),多表现为脑梗死及后期脑血管疾病症状。将96例患者分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1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治愈率。

1.2.1 术前护理:由于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力、理解能力下降,行动迟缓,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有所退化,因而做好对老年患者的术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医护人员要对老年患者身体的各项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如患者是否伴有家族史、既往史以及过敏史等,医护人员就要及时地报告相关主治医师,采取正确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加强专科护理。其次,大多数的老年群体在思想上都较为孤单,易出现精神障碍、拒绝治疗等情况,医护人员对此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及时安抚患者情绪,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调适,让患者了解手术安全性,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同时根据手术需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如预防呼吸道感染,强化心功能并给予良好、充分营养支持,观察评估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听力以及精神变化等情况。

1.2.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应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以减少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出现反跳性高热,应该积极采用冰枕或者冰帽进行局部降温,及时保护神经系统。

1.2.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老年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的关键。因此,当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监护室后,医护人员要采取全方位的术后安全监测措施,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术后监护。①患者未清醒前要绝对平卧位休息,清醒后床头抬高30~40°,抬高床头时要缓慢进行,以防气体进入脑动脉,并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部的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畅通。恢复期间要以高蛋白、高纤维以及高热量的流质食物为主[5],以保证患者术后的营养供给。②如患者手术后出现明显脑损害、昏迷和偏瘫现象,要严格执行医嘱,及时采用镇静、脱水或者中枢神经保护剂等药物以及头部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供氧治疗,缩小损伤面积,以减轻患者痛苦。如患者出现栓塞症状,还要严格执行医嘱对其进行溶栓治疗,如静滴尿激酶等,及时降低患者脑梗死风险。③加强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是术后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对于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配合,进行严密监护,保证安全,防止坠床,完全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正确的护理与支持。同时,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每日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定期地为患者进行翻身洗漱,擦拭身体等,做好基础护理。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体外循环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4]。特别是老年手术患者,多数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只有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老年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全方位综合护理措施,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才能促进患者的治疗康复。笔者认为对老年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干预护理应用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方面入手并注重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和空间节点的护理掌控,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加强对老年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有效康复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及时发现和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帮助老年患者顺利地度过围术期,减少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概率,增加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的住院时间[6],且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疾病的特点,并掌握相关的护理要点,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1]毛辰蓉 .老年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8(10):203-204.

[2]刘玉玺,郭舒婕,樊晶晶,等 .老年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2):36-39.

[3]冯思建,李丹,李坤,等 .老年体外循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0(8):55-56.

[4]张文斌,张大国,向道康,等 .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贵州医药,2009,8(3):123-124.

[5]禹德富,黄国武,李畅波,等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死亡36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4,5(9):100-101.

[6]文碧,方梅远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21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0,13(2):22-24.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医护人员满意度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