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节少穗竹退化林分改造方式初探

2015-09-03 10:45柯永腾
花卉 2015年14期
关键词:屏南县生长量整地

柯永腾

(屏南县林业局 福建屏南 352300)

肿节少穗竹退化林分改造方式初探

柯永腾

(屏南县林业局 福建屏南 352300)

在肿节少穗竹退化林分上通过不同劈杂、林地清理与整地方式对栽植杉木、马尾松生长量、造林成本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进行全面劈除肿节少穗竹林分,全面炼山清杂后营造杉木、马尾松投入生产成本最低,生长量最大,效果最佳。

肿节少穗竹;正交设计;林地清理;整地方式;造林成本;生长量

肿节少穗竹(OligostOChyumoedognatum)是竹亚科少穗属竹种,分布于福建省建瓯、顺昌、德化、屏南、政和、尤溪等县市。目前肿节少穗竹还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没有合理开发利用和人工集约经营管理。仅于笋期采笋,采笋只采好笋,更不进行林分的抚育、更新和管护。造成竹林林分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下降,竹子个体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高,致使肿节少穗竹林分严重退化。仅以屏南县为例,屏南县少穗竹分布于岭下、路下、棠口、双溪等乡镇。屏南县林地面积12270hm2,肿节少穗竹竹林面积203hm2。其中179hm2肿节少穗竹林分Ⅳ度以上竹占60%以上,Ⅰ、Ⅱ、Ⅲ竹占10%左右,密度10万株/hm2以上,胸径0.3~0.7cm,竹高1~2m,出笋毛重量在0.10t/hm2左右,已严重退化,无培育前途。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显著提高。权利人对山林有经营自主权,其经营和管护意识得到极大加强,客观上林农要求其产权的山林产生最佳经济效益,笔者做了对退化的肿节少穗竹林分营造人工林采用不同的林地清理和整地方式的试验,旨在为了使林农达到投入成本最低,生长量最大提供技术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为肿节少穗竹退化林分,中心位置坐标东经 118°56′14″,北纬 27°5′28″,海拔 920~1045m,坡向东,坡度21°,坡长水平距380~400m。土壤山地黄壤,土层厚度50~65cm。试验地年平均气温13.7℃,一月份平均气温3.1℃,七月份平均气温25.6℃。无霜期216d,年平均降水量1842.3mm,年均相对湿度85%。

2 试验设计

七月劈除竹子,须炼山与清杂十月进行。造林苗木选自苗圃培育的一年生实生Ⅰ级杉木马尾松苗木。混交方式株间混交,混交比例为6马4杉。造林时间在2008年1月下旬。造林密度3000株/hm2。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方法进行造林,回填表土。造林后成活率不足进行补植,连续抚育三年,每年一次。

为了探讨不同林地清理与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本、林分生长量之间的关系,本实验设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各因素水平设计见表1。每个处理标准地采用沿坡向水平带状10m×(380~410)m布设,三个重复。

表1 正交设计L9(34)因子水平表

3 结果与分析

造林成本调查按造林投入人工进行核算(每人每天150元,不考虑人工费的变动),含劈杂、炼山、清杂、造林、补植及三年抚育等支出。2015年7月对各标准地进行全林每木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株数、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用福建省二元立木材积表进行计算。

表2 不同林地清理与整地方式造林试验设计安排及结果

3.1对造林成本的影响

根据表3的极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劈杂、林地清理与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本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林地清理方式、劈杂方式、整地方式。根据表4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林地清理方式对造林成本存在极显著的影响。

表3 造林成本的极差分析表

3.2对生长量的影响

根据表5的极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劈杂、林地清理与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本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林地清理方式、劈杂方式、整地方式。根据表6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林地清理方式对造林成本存在极显著的影响。

表4 造林成本方差分析表

表5 生长量的极差分析表

表6 生长量方差分析表

4 结论与讨论

(1)对肿节少穗竹退化林分进行人工改造造林,采用不同的劈杂、林地清理与整地方式开展栽植杉木、马尾松试验,结果表明劈杂方式和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本、生长量影响不显著,林地清理方式对造林成本和生长量影响极显著,根据极差分析得出对造林成本与生长量来说最佳的组合为A3B3C2。综合分析造林前进行全面劈杂,全面炼山与清杂,造林成本最低,生长量最大,效果最佳。

(2)退化的肿节少穗竹林分进行造林,不进行炼山,造林成本极高,林木生长情况不佳。不利于开发林权权利人的造林、育林、护林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森林覆盖率提高,不利于森林蓄积量增长。对于炼山与不炼山造林,不能一刀切,对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三者兼顾,对于不同地类进行林分改造要因地制宜。

[1]郑郁善,陈敬芬.密度对肿节少穗竹生长影响的研究.竹子研究汇,1998,10(17)4.

[2]薛立,向文静,等.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417~1421.

[3]康建生.林地清理和除草对福建柏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43~144.

[4]吴友河.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幼林生产力的影响.亚热带农业研究,2014,5(10),2.

[5]刘体应,谢年溃,等.炼山与不炼山造林效果调查研究.江西林业科技,2010,2.

S795.9

A

1005-7897(2015)09-0082-02

2015-9-8

猜你喜欢
屏南县生长量整地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屏南仙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屏南县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屏南县低海拔地区绿竹施肥对比试验
屏南县扶贫小额信贷的创新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