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被物联网数据淹没

2015-09-04 03:33
汽车工程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数据流联网部门

在LiveWorx 2016大会上,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Porter、PTC首席执行官James Heppelmann和iRobot首席执行官Colin Angle探讨了企业在面对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时应该如何调整其客户、价值链和组织结构策略。

三位发言人都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即组织需要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才能应对智能互联产品传回的数据,并与客户建立有效的联系,对此,Colin Angle表示:“这些数据将给组织带来大范围、大规模的影响,几乎会触及企业的每个领域。”

这些数据来自何方——又应去往何处

工厂、营销、销售和产品本身都在产生数据流,大家都还在学习如何从数量如此庞大的数据中获得价值。Colin Angle认为,这些数据流缺乏合理的负责人进行管理,而明确责任会让事情容易得多。

James Heppelmann指出,要想满足这些数据流的要求,工程技术就必须进行更新调整。工程师们已经了解了机械、电子乃至内嵌软件,但是他们还不了解云架构、安全技术以及其他攸关智能互联产品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这就需要IT参与进来。

James Heppelmann表示:“IT部门和工程师之间的关系有些特殊,甚至可能不是很‘健康’。现在,双方需要彼此配合,共同开发、创造这些产品,这在文化、管理和流程上都是一种挑战。”

关系即产品

Michael Porter表示:“智能互联产品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数据宝库,里面储存着最有价值且所有企业都梦寐以求的数据。我们能从中了解到产品的运转情况——它正在运转吗?是开着还是关着?出故障了吗?是什么样的故障?等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和企业原有的数据(如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以及相关的外部数据(如当地天气情况)综合起来。”

早期的智能互联产品只是堆积数据,但这些数据根本无人问津。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是需要付出大量努力的。可是应该由谁来运行“数据精炼”,确保营销、产品开发、制造、客户服务和所有其他职能部门都能得到自己需要的可执行信息——而且只取所需,不涉其他?这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

将IT职能纳入产品团队

Colin Angle表示,IT部门理应是数据的收集者和管理者,但长久以来,IT与产品之间却一直十分疏离。iRobot将机械、电气和软件工程放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综合产品团队中,在IT领域创设了一个新的职能:产品IT。在公司内各个产品团队协力解决问题的现有文化机制下,这就实现了IT知识的流通扩散。

这样的确有效,但Colin Angle并不确定这就是最佳模式。他认为,这种成功可能是来自良好的行为方式,而并非来自精心设计的组织结构。如果高素质人才储备有限,企业就应该认真考虑Colin Angle提出的观点,还要认识到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公司制度和企业文化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这些要素能让企业在继续专注于核心业务能力的同时妥善解决数据整合的问题。

现在,产品能反馈它们的工作情况和使用情况——后者可能更为重要。用户是否充分发挥了产品的价值?如果产品没有得到充分使用,那究竟是谁的问题?James Heppelmann指出,这个责任似乎无法归入现有的任何一个领域:产品符合规格,则不需要找工程设计人员负责;客户也没报告问题,所以也不用客服部门去处理。

此外,在机械发展的固有节奏远远慢于软件发展的步伐时,应该如何开发智能互联产品呢?Colin Angle认为,“我们需要开发大量的硬件替代品,以免拖慢软件人员的开发速度。管理这些开发周期将越来越困难。”

新型组织结构慢慢形成

Michael Porter教授主要阐述了面对物联网的到来,组织需要做出怎样的变革。他表示,“组织结构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把不同的职能分为一个一个专责部门。但是我们还需要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整合。由于物联网带来的改变,整合与分化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了剧变。我们不能简单把工作从一个部门交到另一个部门,各部门之间需要全程配合。”Michael Porter提到在他和Heppelmann开始分析物联网对组织的影响时,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相比技术或概念问题,组织结构的问题有多么重要。

技术往往比组织结构更显而易见、更容易描述——也更容易改变。但在物联网时代的新市场上,经营的成败则将取决于组织能否在继续为客户提供原有价值的同时有效开展自我转型。

猜你喜欢
数据流联网部门
优先级驱动的泛化航电网络实时性能分析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汽车维修数据流基础(上)
汽车维修数据流基础(下)
基于XML的数据流转换在民航离港系统中应用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