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2015-09-09 15:43刘国辉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韩老师语文老师

刘国辉

教苑新语

最近几年,农村孩子受到性侵的案件频发,每每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基本的性教育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却是一片空白。在支教中,不妨让女大学生利用朋辈教育,给女孩子们讲一讲女孩子的自我保护知识。与此同时,让男大学生给孩子们讲一讲男孩与女孩有什么样的区别,在日常的生活中,男同学应该怎样尊重女同学。以此,通过大学生支教来填补农村孩子性教育的空白。

——章正

一、“海量阅读”的突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标”还提出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对此,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分数大行天下的体制下苦苦求索:怎么才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既要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量,又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于是从单篇短什的突破,到变“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或者变“教课文”到“教阅读”等理念的出现……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把握不准如何去做。

那么,怎么处理现行教材的教学和大量阅读之间的关系呢?

山东省潍坊市有位老师叫韩兴娥,她找到了这个突破口。她的做法是:一本语文教材的学习,一年级需要三个月,二年级需一个月,三年级只需两周就能学完。到了高年级,则用不到两周就教完一本教科书,挤出的时间就是带领学生“课内海量阅读”。师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高谈宇宙之奥秘,纵论天下之文章,妙语连珠,激扬文字,成大气磅礴之势。读书成为学生幸福之旅,教学变为教师愉快之行。道家的谦下养生,儒家的精进利生,荡涤着繁杂的教师职业带来的浮躁、茫然和倦怠,滋养着师生的从容优雅。尤其是在处理古典文学时,她深信苏辙的“早岁读书无甚解,晚来省事有奇功”和南宋陆九渊的“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毋耻不知”的经验。因此,她的教学很少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很少有激情满腔的讲解,而是重诵读,重背诵,轻理解。她所谓的阅读就是三大块:第一为读熟加字正腔圆的朗读;第二为背诵。就是借助学生记忆的最佳期,进行大量的“吞”。第三为运用。而她的“运用”似乎也不是时下热门的学词造句,逢句必仿的“运用”,而是“厚积”以后的“薄发”,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水之积而负大舟”“风之积而负大翼”。在具体处理每一篇课文时(尤其是语体文),她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后,即背诵优美句段,然后提问一两个问题,一篇课文就过去了。

韩老师清醒地认识到,既然语文教材是“例子”,就没有必要在这些“例子”中咀来嚼去掰开揉碎地进行讲解和分析,就不应该把“例子”当作语文教学的唯一。以三年级为例,薄薄的一册语文教材,二三十篇课文,而且大都是学生一读就基本明白的语体文,安排两周时间足矣。一般老师却要用上一个学期的时间皓首而穷着那薄薄的一本“经”,在课堂上反反复复地讲个没完没了,有的甚至会出现“教师不讲学生还明白,越讲学生越糊涂”的尴尬局面。

韩老师认为,以往我们的学生读书学习的巨大潜能没有得到最大发挥,多是在教师无休止而又味同嚼蜡的讲授中逐渐消失的。再加上机械的填空、选择、阅读解答题训练,他们因此不再喜欢语文,进而不再喜欢读书,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学生一旦小时候就讨厌语文学习,就会终生与阅读说“再见”,而终生阅读恰恰能提供一个人生命所需的精神营养。韩老师说,当你在办公室里备课或批作业时,当你晚饭后在家里悠哉游哉坐拥书城的时候,当你和家里老老少少在节日里享受天伦之乐时,当你和朋友把酒临风谈天说地时……面对《送元二使安西》的“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能激情澎湃吗?鬼才相信呢!可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在讲课前非要想方设法酝酿情绪,“深刻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呢?而且不但自己体会,还要强迫全班几十个小孩子“体会”,岂不是太可笑了?纯属“为赋新词强说愁”。生拉硬扯地体会感情假不假?累不累?这样的一首古诗会背诵也就行了,从理解故事深层含义的角度说,当时不理解属于正常,因为受阅历和记忆特点的限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慢慢就理解了,尤其是,当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与古诗相近的场景产生契合的心境时,曾经背过的诗句就会自然涌上心头。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教师小时候囫囵吞枣地读了不少古诗文,也不知道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意义,也就这样过去了。参加工作后对不理想的环境感到苦恼,就借到河边垂钓来排遣孤独。忽然,脑海里浮现出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于是从渔翁独钓的身影,品味出了在孤独中傲然独立的精神,心中萌生了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的信念。当然,这是从大的方面说明读背经典的意义——适当背诵古诗词能为提高下一代的人文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也说明了小孩子学习这些古诗文没有必要过早地去深挖思想内涵,只要背诵下来就可以了。随着阅历的丰富,自然会不解自通的。所以,利用宝贵的童年时光多让孩子们背诵一些优秀的诗篇是最明智之举。

那么,韩老师如此教学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刚开始实验的时候和其他任何一项改革一样,成绩肯定会低一些,甚至低很多。但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底蕴的深厚——尤其到了高年级后,她的学生的考试成绩非但不会落后,甚至比其他班级要高出很多。年级越高,这种能力显现得就越明显。最主要的是,还没耽误孩子们的课余活动——体育场上,有该班学生的身影;文艺舞台上,有该班学生出色的表演;作文、电脑等各种大赛中,有该班学生飞扬的风采……最令韩老师欣慰的是,在海量阅读中,学生没有“苦”的煎熬,而是乐此不疲,知识越来越丰富,甚至能够融汇百科,贯通古今,学生们在安心的、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畅游书海,就连他们的呼吸都是那么的柔和。随之,教师也享受着如水般的轻柔,如雨露般的润泽感。天真无邪写在每个孩子的脸上,童言无忌呈现在课内外,阳光、幸福,成了师生的共同写照。这种看似奇怪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海量阅读是丰厚学生文化底蕴、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真实体现。

也许还会有人提出疑问:韩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有那么多需读甚至是背的内容,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其实,多年来,人们对学生负担过重的理解有失偏颇。我们的教育在分数大行天下的今天,已经失去了灵性:一切为了分数,分数决定一切。在这种观念下,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儿,也成了老师和学校的命根儿,似乎分数低就没有了尊严。于光远先生说:“现在的婴儿是幸福了,上了小学就不幸福了。不是背着大书包的问题,整个学生时代是压抑的……”我们的孩子开始走进校园时,带着无限的神秘感,不久便产生了厌学心理。但反过来说,我更不同意取消考试或者不抓分数,关键是怎样去抓。就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如果我们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大量的积累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到考试的时候,对付那张试卷也是不成问题的。审视美国的教育,似乎课业负担很轻:学生每天至少玩两个小时,下午三点钟就放学,不像我们的中小学生成了社会上最忙的人,甚至“学死”在学业上者也时有所闻;但美国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很重:小学作业中常常出现中国研究生才能完成的课题,需跑图书馆查资料,读参考书目,打印成册。学生却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原因主要是他们不把分数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学生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二、给学生心灵自由的课堂

有韩老师的追随者对她的课堂教学作如下描述:

在韩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不到激情澎湃的讲解,也听不到诗一般的语言。但她的学生却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洋洋洒洒轻松写作。在韩老师的课堂中,老师的话很少,但她的学生对语文课却有着浓厚的兴趣。

韩老师的这些做法似乎违背了目前所谓的“经典课堂”的标准,似乎与目前语文教学的趋势也背道而驰,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确实得到了培养,文化底蕴也越来越深厚,孩子们在实实在在地成长着。原因何在?

我们仔细琢磨韩老师的课堂,其实她的做法并没有多少“高深之处”,但她却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读”(不只是朗读,而是广泛阅读)。韩老师很清楚地认识到大量阅读对孩子们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读”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位普通的老师都能做到的。

曾是韩老师小学“弟子”的乔彦聪日后写过一篇《我们班里乱哄哄》,其中这样描述韩老师的课堂:

众所周知,课堂上应该是安静的,老师在讲台上讲着,同学们在台下一丝不苟地听。有时同学们在聚精会神地朗读,读书声在教室中迂回飘荡……可是你见过乱哄哄的班级吗?我们班就是这样。

“乱哄哄”不是指同学们不遵守纪律,而是上课时大家各人做各人的事,你读书,我背诵,他写字……

上课铃响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读读写写。有的摇头晃脑地朗读,让人听了身临其境;有的互相背诵,背得一丝不苟,检查者目不转睛,唯恐有错误逃之夭夭;还有正在写生词的,他一笔一画地写着,笔画十分流利,让人赞叹不已;有的一边皱着眉头思考,一边到讲桌前拿老师的大辞典查找着什么,对坐在角落的韩老师视而不见;有的跑到教室后面书架上找课外书看,大概他完成作业了,抓紧时间读课外书。教室里看似乱七八糟,仔细看又井然有序,老师也不忍心打断这好学的气氛,她的脸上带着微笑,手里的笔不停地挥动着批作业。过了一会儿,她批完作业,也和同学们一样悠然自得地看起同学们的课外书来。

下课了,大家依然沉浸在学习之中。韩老师大喝一声:“喝水!出去玩!”……

我爱我的班级,在那里,我无拘无束,畅游学海。

看了追随者和学生的描述,我们对韩老师的课再作评价似乎是多余的了。但是,我们必须明白,韩老师这看似简单而又“一反常态”的做法中,却蕴含着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

首先,正确处理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在韩老师看来,课堂上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属于学生的,所以,她不太赞成过多的“讨论”。周国平先生曾经指出:“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可是目前大多数老师还是强迫“学生们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对此,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而努力地钻研,才会彻底领悟。孟子重视学生自己钻研、探求,因为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朱熹也很重视学习的自动性问题,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不能代替,要靠自己努力钻研、探求才能掌握知识和真理。他讲:“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成事,别人助自家不得。”教师起何作用呢?朱熹认为教师只是作一个“引路人”,所谓“指引者,师之功也”。朱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教师作为“引路人”,在学生开始学习时给予指点;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检查学生学习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给予适当的评价、证明和裁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同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适时地启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既体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恰当地处理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多次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他曾经指出:“教师教任何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种境界: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是为了进入这种境界。”

其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防止学生思维的混乱。韩老师认为在安排教学环节时,要掐好时间,不宜频繁更换内容。比如,给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布置写字的时间要在下课前10分钟,因为一旦让学生动笔,老师再讲或者再读,这时孩子们心里已经有了牵挂的事,他写不完是不会抬头的;而等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写完,需要很长时间,课堂纪律是没法控制的。所以,不宜频繁地更换教学内容,如看书、看黑板、看屏幕的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要转换过频。否则,多数学生的思维是跟不上的。

第三,有教无类。学生由于受先天条件、后天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着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现实,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搞“一刀切”。韩老师深知这一点。所以,她的“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统一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学生以及每一本书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星级目标”。用“星”来鼓励和促使不同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

三、 另类“名师”的内涵

向名师学习,不失为一个普通老师提升专业水平的良好方法。名师有很多种,有的精于著述,有的擅长课题,有的怀揣炉火纯青的课堂教学技艺,有的善于演说讲学……可谓各擅其能。曾有名师以自己的高标准对语文教师的素养作定位:朗读要像播音员,说话要像演讲家,写字要像书法家,与学生交流要像心理学家,写“下水文”要像文学家……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固然好,但是要求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则有点强人所难。正如韩兴娥老师的追随者所言,这样的要求,我们还怎么活!学校不是万能的,教师更不是综合的、什么都精通的专家。殊不知,教育的真谛不在于你讲得多么精彩,也未必要求有多么丰富的知识,而在于如何将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殿堂中去,更何况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和“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之说。

韩兴娥老师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名师”的习惯认知。接触过韩兴娥老师的人一致认为,她是一个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师:出身平凡,学历一般;不善言辞,近乎木讷,更没有妙语连珠的口才;所谓的“教学基本功”也很平常;成名前完全是一所普通学校的普通老师,各种评优评骨干也从来不积极参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草根”教师,在几乎没有任何专家引领或包装烘托的前提下,生生开辟出了一条无比宽广的语文教改之路,她的“海量阅读”掀起了一场语文教学改革的风暴,影响迅速遍及全国。她的出现,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界有着不一般的意义,也为许许多多正陷于专业发展困境之中的普通教师打开了另一扇明亮的窗口,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成长范式。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老师是一般的老师,没有特殊的才华;学生是一般的生源;家长学历普遍低,无能力或无暇顾及孩子;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小学,没有任何优势……这样普普通通的老师所教出的学生却为何如此优秀?

四、成功的“内力”

韩兴娥老师为什么成功?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碰巧选对了某种方法?当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细加品味她的理念和行为,不难看出,起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为人师者学习。

首先,韩老师有着非凡的勇气。现在回头看,韩老师的做法好像有些平常,但在当时刚刚开始实验时,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尤其在“一纲一本”一统天下的时代,在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还以为“教材就等于课程”,完成了“语文教材的教学”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前提下,敢于向独霸天下数十年的教材挑战,无异于向已形成权威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公开挑战,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其次,韩老师是真正热爱学生、想学生之所想的老师。用她自己的话说,刚开始实验,想法很简单:为了应付考试,死抠一本教材,日复一日地背、抄、默读,加上大量的习题和试卷,搞得学生身心疲惫、痛苦不堪,老师也疲惫厌烦,语文学习无趣味可言。教育究竟是在培养人,还是在摧残人?正因为有了这样感同身受的切痛,所以她下定决心走上一条“背叛”之路。披荆斩棘,她经过了一段段坎坷不平的路,终于找到了一条真正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路。可以说“一切为了学生”(有教无类),在韩老师的身上得到了最真切的体现。

第三,韩老师有着令人钦佩的专注与执着。韩老师学历并不高。用她自己的话说,尽管自己喜欢读书,但涉猎并不广。实验前也并未研究过多少关于阅读的理论。许多带着学生读的书自己也没有读过,一些古代经典自己也不大懂。阅读过韩老师书的人就会知道: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带领孩子们读书,她深知“居高”才能“临下”的道理,于是她狠下苦功,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与历史作品,包括大量的古代经典,以及相关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论、教育类书籍,厚积薄发,才使得她在“海量阅读”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游刃有余。

第四,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众所周知,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三方面教育中,虽然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但如果失去了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是苍白的。韩兴娥老师为了赢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她所面对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一大部分为了忙于生意,根本不管孩子),坚持每周给家长写一封信,通过邮箱坚持与家长密切联系,随时指导、帮助家长进入到孩子的阅读生活中来。为了保证学生阅读及时得到巩固,她每天都要制作大量的PPT,用于课上帮助学生背诵交流。为了让孩子们读到真正的好书,她利用休息时间四处奔波搜索——有时只为了寻找一本书的最佳版本。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心无旁骛,用心之真切,意念之执着,是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最好诠释。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韩老师身上读到很多。比如,她很“真”——公开课从不试教,也绝不肯借班上课;在班级人数超过60人的前提下,仍试图建设自己梦想中的“巴学园”;她还很随性,新华社记者来听课采访,依然可以一口气午睡到两点……一个体制内少见的活得那么率真,那么自我,却还那么潇洒自如的教师。

至此,我们不得不说,名师的经验是很难复制的,但至少韩兴娥老师是可以学的,她离我们很近。也许,我们只是少了一点点像她一样对学生的热爱,少了一点点像她一样敢于打破束缚的勇气,少了一点点像她一样的专注与执着。

猜你喜欢
韩老师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