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撒谎之后……

2015-09-09 15:53刘燕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奖给陶行知校长

刘燕

教苑新语

“支持”乡村教师,就应当平等地看待乡村教师,别让他们处处处于接受学习、接受指导的一方,而是应该给予乡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开课的信心。同时,不妨结合乡村学校的资源和特点,将更多的教学研讨活动地点设在乡村学校,也让乡村教师当家做主人,让乡村教师享受到被同行尊重的感觉。

——福建省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 陈松信

老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了,撒谎都不用打草稿,往往是谎言累牍啊,竟然还都心不跳脸不红呢。”有段时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经过几件事的观察思考,我发现学生撒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谎言里暗藏了许多无奈。

我所教的五年级里有一个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即使完成的时候也是明显的家长字迹。我第一次误认为家长给讲题,在作业本上多划了几笔而已,通过询问孩子,孩子也说是这样的。我教育孩子说,家长讲完题以后自己要再重新改错,将家长的笔迹擦掉。孩子答应了。但是后来这种现象并没有改观,并且不仅数学作业这样,语文老师也反映家庭作业有家长代写的现象。我和语文老师再次询问孩子这样做的原因。这个孩子却依然选择了撒谎,回答是他自己写的。其实这孩子的谎话已经不成立了。我已经和家长通过电话单独交流过了,家长承认了他给孩子代做作业的事实。可是孩子为什么还要撒谎呢?经验告诉他们,说实话肯定挨批评,撒谎很有可能蒙混过关。

全身避害是人的本能,面对伸头挨一刀,缩头可能不挨刀的局面,正常人会怎么选择呢?当然是想办法躲开了,要是从这样的角度去考虑学生撒谎,就不难理解了。孩子的思维其实很简单,撒谎无非是想逃避批评而已!

学生撒谎一般是在犯了错误的时候,犯了错误又有了羞愧之心,既悔恨自己又怕挨老师批评惩戒,所以才想撒谎遮掩自己的过失,用来保护自己。其实,这恰恰是教育孩子的切入点。

一个课间,我们班的几个学生跑到办公室里气喘吁吁地告诉我:“老师,王一坤带电子烟了,和张忠浩上英语课玩呢。”我听后想了想,说:“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这个问题我会解决的。”学生走后,我想,如果我直接将他俩叫来问,他们肯定用谎言掩盖事实,不承认错误。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让他们不会抵赖才行。因此我努力地寻找机会取得证据。

正好下节是我的数学课,上课铃响之前我就去了教室。在教室里走了两圈,转身时看到张忠浩桌子底下有一节七号电池,或许这是他们玩时掉的,我指着地下的电池问,这是你的吗?张忠浩是个比较老实的孩子,胆怯地说:“老师,不是我的,是王一坤的。”王一坤这孩子很调皮,敢于担当,他对我笑着说:“老师,是我的。”我有些生气,顺手把电池捡起,装进兜里。

下了课,我先把张忠浩叫到了办公室。还没等我问他,他便先声夺人再次强调说:“老师,我没有玩电子烟,那是王一坤玩的。”我紧接着问:“那你是看见他玩了啊?”“嗯。他说他先玩一玩,以后就送给我了。”他紧张地说。

“为什么送给你呢?”

“他说以后做试卷的时候让我借给他抄抄。他就把玩具送给我。”他眼圈里含着泪水。

“那这是谁买的呢?”

“是我们凑钱买的。每人花了7元5角。”张忠浩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

“那是你们俩的‘共同财产了?”我不无嘲讽地说。

我掏出手机,立刻联系了他的家长,询问了平时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但是家长说平时不给他多余的零花钱,尤其是这几天没有给过他钱。张忠浩的家长管教孩子是很严格的。

第二天,他妈妈给我悄悄地打电话说:“孩子对你撒了谎,他没有拿钱买电子烟,是王一坤让他这么说的,老师如果逮到他们,两个就这样说,另外,不能说借试卷让他抄的事。孩子还很害怕,怕第二天王一坤再找他的茬儿。”我听后,告诉张忠浩的妈妈,我会解决好这个事情的。我想了想就借课间去抓王一坤现形。凭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会去找张忠浩问清楚的。做练习题的时间,我轻轻走进教室,看见后面好几个学生在拉扯着争吵。“你赔!你赔!”张忠浩不停地大叫着。同学们看见我来了,立即回到了座位上。就只剩下王一坤和张忠浩两个人。王一坤满脸不服气的样子对我说:“老师你给我家长打电话吧,反正我没玩电子烟,你不能诬赖我!”我当时真的觉得这孩子是无药可救了,非得好好治治他才对。我让他俩去办公室等着我。随后他的同桌说,老师我看到他把电子烟藏到书包里了。说着递给我两支黑竹管。

我请来了王一坤的家长。面对家长和两支电子烟管,王一坤不得不承认这是他的。

后来我问他:“当时为什么不说实话?”他说,说了实话同学们会笑话他,同学们都认为他学习不好、不遵守纪律,没有人再跟他交朋友了。他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呀。看来孩子撒谎不仅仅是为了逃避批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呢?我觉得,一是要教育孩子诚实做人,不做欺骗他人的事,不说欺骗他人的话;二是教师要从自身找原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

在一次外出学习中,听到专家讲了陶行知先生三块糖的故事。那时陶行知先生还是一名小学校长,一位学生用石头砸到班级的另位学生,陶行知发现后立即制止了这位学生的行为,并告诉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来。放学后,这位学生胆怯地来到校长办公室等候。陶校长来后,奖给这位学生一块糖,说:“你能准时到我的办公室来,我却迟到了,说明你能守时守信,这块糖奖给你。”接着又拿出第二块糖,说:“我叫住你,你就停止了,这说明你尊重我。这是奖给你的第二块糖。”稍候,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事后,我了解过了,是因为那个同学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欺负了女同学,你敢于与坏人作斗争,说明你正直,善良,有正义感,这是奖给你的第三块糖。”这位学生对陶校长说:“校长,我错了,我不应该砸他,他也不是坏人,他是我的同学。”“最后,我还要奖励给你第四块糖,因为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敢于承认错误,可惜没有了。”在校长极具艺术和智慧的教导下,这位学生满脸笑容地走出校长室。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陶校长将诚信、尊重、知错就改的做人道理巧妙地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我听后深受启发,是的,如果我们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处理问题,学生还会撒谎吗?根本不会的。试想,我挥舞着“批评、罚站、叫家长、写反省”的杀威棒来到学生面前时,学生怎么会不找个借口、编个理由来自我保护一下呢?

猜你喜欢
奖给陶行知校长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巧求容积
论校长的修养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