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生幸福成长的源泉

2015-09-09 15:55朱郑汇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公开课思维老师

朱郑汇

别看小孩小,人小心不小。若把小孩看小了,你便比小孩还要小。

——陶行知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呈现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在探索与磨砺中完美蜕变。课堂中发生的一切考验着执教者的智慧,由于缺少深邃的反思,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温度。吴非老师所著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着眼于“人的教育”,站在高处看待课堂中发生的一切。

一、启发思维,主动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由传统的“一言堂”转而引导他们走向舞台中央,展示才华。但是课堂上总有沉默的一群,目光呆滞,无动于衷地坐着。即使采取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表达,最终效果寥寥,这又是为何呢?吴老师从教师原因入手,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请学生回答、分析、谈思路,但是,最后总由教师“亮出底牌”,让很多学生觉得自己的思考没什么价值,他的参与不过是让课堂热闹一些,甚至为别人的思考做点儿铺垫。

回想自己的课堂,又何尝不是呢!面对沉默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可是想尽了办法:单独交流、积极鼓励、联系家长……学生依旧不为所动,他们真是如此固执吗?日复一日的“明争暗斗”,使我渐渐失去了信心,也许性格本来如此。如今看来,问题的关键正是自身呀!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教学离不开互相的交流。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收获。回到自身的课堂,无论怎样“讨论”和“探究”,最终还是会公布答案。与其去出丑,还不如静待老师的答案,就这样,举手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的错,而是“答案”惹的祸。

回忆当初,在低年级的课堂,老师提出问题,一双双小手齐刷刷地举起。到了高年级,鲜有学生举手。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学生逐渐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坐等灌输,而不是让思维自由飞翔。

课堂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关键还是在于启发思维,形象地感知学习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听”和“记”。

二、课后困惑,激发潜能

课堂氛围活跃,问题得以解决,这也许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但真是如此吗?吴老师认为:如果学生的思维止于教师的“传授知识”,他的“惑”能被教师所“解”,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在下课前都明白了,如果认为这就是“学习”,未免肤浅。原来课后的毫无问题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上教师不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而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索真知。课后产生的困惑,从中了解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内在的潜能得到彻底激发。

正如吴老师所说的“没有问题”是严重的问题,为了能使教学顺利,学生的“听话”与“服从”得到积极倡导,于是乎,课堂中容不得异样的声音出现。学习表现不佳,我们总是用考试来压迫,这一招还挺管用,看着一双双胆怯的眼神,教学又恢复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殊不知,当学习成为强制性的任务,需要用考试来压迫,那么学生只能等待教师的“教”,只能“接受”和“被灌输”,学习的乐趣更是无从谈起。

班级另类学生小胡,任课老师提及显得颇为无奈。各种问题脱口而出,打断了正常的教学过程,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对于这样的表现,我也曾与其沟通、交流。如今想来,悔恨不已,我不是在扼杀一颗探索真理的心吗?很庆幸,弥足珍贵的品质在他心中生根萌芽。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的世纪之问振聋发聩。要是学生能养成批判、怀疑和发现的能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远离造假,坦然待之

公开课,是展示老师教学能力的舞台,课前精心准备,十八般武艺拿到台前,获得了听课老师一致好评,这一定就是好课吗?工作几年后,我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泄露题目,不至于冷场;向学生“行贿”,让课堂氛围活跃;提前预演,使教学进程顺利……应接不暇的方法袭来,让人防不胜防。在“一课成名”的引领下,公开课成了剧场,台上演台下捧,是名副其实的假课。吴老师也是深恶痛绝,大声呼吁:“一堂假课会毁掉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失去‘教的资格,消解学生对一个学科的热爱。”

一路走来,回想这些年所上的公开课,“名利”二字盘旋于头上,令人唏嘘不已。和学生诉说明天要上的课,希望他们好好配合。上课时,学生很争气,得到了听课老师一致认可。面对金灿灿的奖状,失去的却是孩子的心呀!

日常的教育,要求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以诚待人,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正如吴老师所言:“当学生走上社会,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眼光判断所看到的一切?”掺了假的课堂,损害的是学生对教育的敬重,甚至让他们对社会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认为一切都可以通过弄虚作假获得,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了误导。其实,课堂是神圣的地方,真善美来源于此。学习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养成正确的方法。

吴老师坦言绝大部分课都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普通教师,又何尝不是呢?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用心改正,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追求,当我们心中有“人”时,自由的思想便会进入一颗颗稚嫩的心灵,让课堂散发璀璨的光芒!

猜你喜欢
公开课思维老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六·一放假么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