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冲突”:我们都需要时间

2015-09-10 08:02贾葭
东西南北 2015年9期
关键词:铜锣湾本地人蝗虫

贾葭

在香港民众爆粗口反内地水货客后,作为“反击”,内地社交媒体大量出现“剪掉澳港通行证”的非理智号召,“内地和香港的矛盾”继两年前的“蝗虫论”后再度爆发。

旺角、油麻地、尖沙咀、铜锣湾这些地方,因常年被内地游客占领。“占领”的姿势的确也不太雅观。比如在电影院里喧哗、嗑瓜子,在台阶上席地而坐,在巴士上吃东西等,于是被称为“蝗虫”。说实在的,吃东西这类现象在北京上海地铁里也很常见,只不过大家习以为常。但恰恰是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遭到香港网友的挑战:你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这里就不行!

但在许多内地游客看来,去香港除了要签证之外,跟去北京上海区别不会太大。国际化大都市、购物方便、高楼林立、语言差异小等等,但忽略了一点:两地的文明程度与价值观念的确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对同一件事的认知有很大不同。

此外,一些香港本地人,对内地豪客在香港的一掷千金有种恐惧感。过去香港人是去深圳、广州消费的,有着经济地位上的优越感,现在则有一些被超越的失落。

文明上的優越感与经济上的失落感,共同造成了一种巨大张力和心理冲突,“蝗虫论”出台的原因就在于此——我被边缘化了,但我比你文明。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就像铜锣湾,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这个地方充斥着药店与化妆品店?为什么这里的食肆越来越少,东西越来越贵?在香港人十多年不涨工资的情况下,本地人会认为这是“自由行”带来的不便。物价上涨是因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租金上涨,进而让门市的种类变得单一,那些本地人过去经常光顾的茶餐厅和小铺面纷纷撤出,只有那些能够承受高额成本的连锁店面留了下来。

如果你进去铜锣湾任何一间莎莎(化妆品连锁店),店员的国语不会讲得比你差。这些店面接受银联刷卡,有的甚至不介意人民币付款,即使那是有违政府法令的行为。周围几乎所有烟灰缸都插满了黄色的烟蒂(因为本地人很少抽烤烟,混合烟烟蒂都是白色的),越是稠密的商业地带,越会感到内地游客的气场。

地铁也不例外。香港的地铁承载是按照本地人口的日常流量计算的,但每天经过深圳各大口岸赴港的不少于50万人,节假日会到70万人——这是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数。比较来看,就是北京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在春运结束时的每日返城人口也不过30万。而这30万在地铁、公交车上是可以明确感知到的。再计算香港的城区面积与北京的城区面积,不难想象,每天50万的人口涌入,对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压力有多大。我的一位香港朋友,几年前放弃搭港铁上下班,改坐巴士。他说:港铁太挤了,而内地游客大多数不知道巴士站点,所以巴士比较松一些。

这些平静而微小的变化,在过去十年来,让香港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憋屈。诚然,有人会说,可是香港赚了钱了呀。如果从港府披露的经济发展数字看,“自由行”对香港经济的贡献其实很少,不超过4%。许多内地游客以为“自由行”拯救了香港,那实在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并不美丽的误解。一些港人甚至视这样的“拯救”为自己的苦难。正所谓“你之砒霜,我之蜜糖”,不同的立场和身份,会有不同的解读。

内地民众在逐渐了解香港的同时,又以自己的标准来质疑香港回归后对于整体中国的忠诚。至于香港人,如果继续把矛头对准内地民众,那么这样的对立将永无尽头。总之,路更长,夜也更长,我们都需要时间。

(李华荐自《博客天下》)

猜你喜欢
铜锣湾本地人蝗虫
本地人
本地人
“打小人”
本地人,外地人
蝗虫果腹
人多势众的蝗虫
跟踪导练(一)3
蝗虫
皱眉人
香港铜锣湾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