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神通

2015-09-10 07:22李亮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麦基故事罗伯特

李亮

回顾我迄今为止的写作生涯,大约有三个半人对我起过重大影响。

这次说说最近的这一位——美国人,罗伯特·麦基。

2011年下半年,我陷入到了一个旷日持久的低潮当中。

那时候我刚刚写完《道是无晴》,可是却不知道自己还能写什么。武侠的市场在衰落着,并且其中还掺杂着一些写作之外的人事干扰,令人心力交瘁。

这时候的我已经三十多岁了,看起来少年成名的事儿,终究没有发生在我身上,而经过了《浴火穷途》、《反骨仔》之后,我也许已经把我人生最宝贵的经验都写出去了。

那么我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吗?写作还能够改变我的生活吗?我的写作还有意义吗?我还要继续写下去吗?有差不多小半年,我什么都写不出来,我陷入到了对自己的巨大怀疑当中,烦躁、愤怒、沮丧、痛苦,我老婆看在眼里,终于有一天跟我说,你得去学点什么。

“学点什么”?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我还有什么好学的?去学如何写东西?可是写作是如此私人的事情,那些夸夸其谈的“导师”们,又能教给我什么呢?去学如何生活?可是我的生活要是能被普普通通的一堂课、两节课改变,又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即使我并没有去写东西,但我好像也没有时间去干别的。

我老婆不说话,背着我给我报了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培训班。

罗伯特麦基,我知道这个人。好莱坞的编剧大师,他写的《故事》,号称好莱坞的“编剧圣经”。我的书架上就放着这本书,虽然一直都没有看。这个时候,他刚好到北京开办中国的第一期培训班,授课三天,报名费人民币五千元。五千啊,我吭哧吭哧写五万字才能换回来!老头你是来圈钱的吧?

但是已经报了,又能怎么样呢?只好去上吧。那么贵的课,我连一秒钟都舍不得耽搁啊!于是飞快地读完了《故事》作为预习,又在每天的早晨五点半就出门,从北京的东南赶到西北,以保证自己不会迟到。

麦基那年七十一岁,身材高大,须发皆白,可是往台上一站,腰板挺直。台下坐了五百多文学青年,个个眼放贼光,显然多数人听课是假,能借机认识什么大导演、大编剧,混入影视圈,或者混到更高层级才是主要目的。

可是老头完全不给这样的机会,上课规则第一条就是“只许我说,不许你说”。同声传译的耳麦里,从早说到晚,老头几乎是不歇气地讲了下去,下边的人想找人套磁,连嘴都张不开。

他在讲什么呢?他在讲什么是“故事”、“Write the truth”——这最最基本的概念。台下听课的人,即使在强压之下,也终于还是响起了一两句不满的抗议声,这种东西,是不是太简单了?老头你以为我们是白丁吗?我们个个手里都有百十万字的经验了好不好?

老头不管,老头自顾自地把问题抛下来:

你是真的想写故事吗?如果不写故事,你的生活会变得更难吗?你的身体里真的住着一只怪物,如果你不用故事喂饱它,你就无法正常生活吗?你写得深沉、乏味、绝望、混乱,那是你心中的世界的“真相”,还是你为了炫技和逃避?

课堂上忽然安静下来了。忽然有人重重起身,摔门而去。我愣在那里,猛地意识到了这次学习,对我来说的意义。

和许多作者不同之处在于,我从小最擅长的科目就是语文,我从来不会为“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而感到头疼,大学读的也是中文系。多年的学习,让我对小说充满了“崇拜感”和“控制欲”,但却忘记了关于故事的、最本真的“爱”。

我把《反骨仔》写成了自己的一段青春,又把《道是无晴》写得像是机械加工的钢铁工件。我倾尽一切地想把它们写“好”,超级“好”,超越自己能力的“好”,却在不知不觉,忘了我最初到底是为什么要开始写武侠的。

我忘了初中一晚上看完两本《天龙八部》的狂热,忘了大学时反复刷温瑞安全集的激情,忘记了每天在公交车上温习古龙小说的惬意,也忘了我在开始写武侠时,心中的爽快。

接下来的课程,所有的学员,忽然间全都变得肃穆起来。我们这些被稿费、版税、工作、前途,弄得疲惫不堪、野心勃勃的人,终于被他带回到了青年时、少年时。

台上滔滔不绝的那个老头,他一辈子也没有卖出去几个故事,从这个角度讲,也许他真的不是一个有才华的作者吧。可是他现在却站在这里,白发苍苍,怒气冲冲,不知疲惫。

是什么在支撑他?

——是什么支撑着我,走到了这一步?

三天的时间,我一面听着课,一面一直在想着这样的问题,而麦基也一直在努力地敲打着这些问题。

一点一点地,我心头的那层麻木的茧壳,被鲜血淋漓地剥开。

最后的最后,麦基咆哮着。他在说“爱”与“真”,他微微地佝偻着,好像在看着我们每一个人。

“最终,我们都会被生命最后的侮辱击倒,那就是死亡。可是现在我们还活着,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在内心追求永恒的安宁,可是外在的世界,却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变化来求得生存。我们必须‘内外分离’,这就是人类的两难困境——但是在故事中,我们能够实现二者的统一,并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所在椅子里、心里充满压抑不住的力量,我几乎想马上就跑回家去摊开纸笔、打开电脑,我几乎马上就想把《墓法墓天》全都写完!我的脑袋里面,忽然就已经爆开了各种各样绚烂的情节和匪夷所思的神通变化,耳机里的翻译已经跟不上他了,但我确实听懂了这个美国人的话——

“去写故事吧,任凭时光飞逝,沧海桑田,故事总会带我们回到最初的最初,给予疲惫的我们心灵深处的平衡。”

掌声,久久不息的掌声。

谢谢你,麦基先生。

猜你喜欢
麦基故事罗伯特
勘测小行星
“我离罗伯特·德尼罗很近,等了他十天!”
骇图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Autumn Fiers 秋火
欢乐永在
我并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