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唱好农业报道“四季歌”

2015-09-10 03:52刘丽丽
记者摇篮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四季歌农民农业

刘丽丽

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把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之类带有较强季节性的农事报道称之为“四季歌”,这种四季农业生产的报道,年年都要唱,农业报道也离不开这些内容,看来是最简单的,但要搞好,却离不开深入采访。

农业生产“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四季歌,怎样把它唱好,唱得悠扬顿挫,达不到“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水平,也要动听悦耳,能叫住“座”。可是,现在我们很多四季生产的报道或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或是数字堆砌,毫无生气;或是现象罗列,不见思想。在语言表达上,也总是干巴巴的,总之“四季歌”唱得是百歌一调、千篇一律,炒来炒去,没有活力,也没有听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采访不深入,都是依靠会议、材料、简报,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广大农民生产活动的第一线,到农民生活的深处去抓那些“活鱼”,即那些新鲜生动的事实。于是就出现了农业生产四季报道的“五多五少”现象:一是着眼领导的报道多,着眼农民、基层的报道少; 二是会议报道多,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劳作的报道少; 三是季节性的应景报道多,冷静分析有深度的报道少; 四是结果式、“马后炮”式的报道多,进行式的、指导性强的报道少; 五是形式呆板的报道多,活泼的充满乡土气息的报道少。

那么,农业四季生产年年都是那些内容,再写好能写出什么花样来?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四季生产是农业的基本活动,它把党的政策、领导,国家的投入、科学技术,农民的精神状态都交织在一起,关键看你是停留在时间的表面浮光掠影地去报道,还是深入到空间的内部去深刻的挖掘。如果是前者,你的稿件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逝,如果是后者,就能与农民沸腾的生活永驻。我在这几年的农业报道中得到的体会是: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农民之中。通过深入采访,在农业生产报道上做到三条:一、宏观把握见思想;二、微观落笔见人物;三、声色并茂见活意。下面就具体谈一谈。

关于宏观把握见思想,就是要透过四季生产,反映党的基本路线和任务,反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这就需要深入采访,如果光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思想性就不可能强,更谈不上指导性了。首先只有深入采访,才能捕捉到好的新闻亮点。抓亮点的途径很多,但最关键的一条还是要求记者从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中抓住重大主题,然后去揭示和回答,这就要求记者相当熟悉底下情况,对于农村记者,对你跑到的地区,得做到胸中自有“阡陌交通、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县、乡、村屯干部之名”,做到这一点,你去采访时,很快就进入情况,与被采访者很会沟通接洽,也就能很快形成报道亮点,即主题。其次,只有做到三勤,即腿勤、手勤、脑勤,掌握大量情况,才能捕捉到新闻线索。再次,只有深入采访,才能跳出报道表面现象,寻找好的角度,深化主题。一个好记者应该能从好的角度用好的方式给读者讲述你所挖掘到的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这就要求记者要有很好的业务水平,要能够成为行业里的“专家”,要善于讲述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报道你所挖掘到的内容。其次,要善于看到、听到、想到、闻到有价值的新闻触点。要对整个行业有宏观的把握和较强的敏感。

关于微观落笔见人物。四季生产的新闻稿一般都是动态消息多,大多是抽象的数字加措施,显得干巴巴的,特别是地方台记者反映的大多是一个乡镇一个村的事情,新闻价值并不是很高,而广大听众喜欢的是活生生的人和事,只有摸得着看得见的事实他们才信服,所以我们的记者在采写四季生产的稿件时,尽量避免一般化,从微观入手,有人、有事、有细节,以讲故事的手法一叶知秋、以小见大,在具体的人和事上选择有说服力的新闻事实。2011年秋天,记者在《摩天岭下放蚕人》这篇报道中,没有一上来就用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也没有说教式地罗列一些发展措施,而是用放蚕百姓的亲身感受,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出当地柞蚕产业的蓬勃发展。字里行间“冒着热气”“带着露珠”,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闻得见汗水的味道。

关于声色并茂见活意。农业四季生产的报道怎样才能生动感人,除了捕捉鲜活的事实之外,还要讲究形式上的生动活泼,韵律优雅,富有美感,这就要写活,但这也就需要深入采访,到现场去,只有接地气的新闻作品才有灵气。2012年4月,记者在《小村四月葡萄香》一文把老百姓“葡萄不洗也能吃”,“一根枝上结多少也能听指挥”,“果市如股市,每天行情不同,脑筋活泛才能卖得多”等带着泥土味的语言写进作品,让人听起来感觉鲜活生动。

(作者单位:辽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四季歌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校园四季歌
四季歌
四季歌
四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