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该信任谁?

2015-09-10 07:22
汽车与运动 2015年4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资质厂家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把汽车行业放在了头一个板块,着实让很多厂家和公关人员彻夜不眠,消费者在群情激奋之后,却发觉自己除了“群情激奋”之外,什么也做不了,这份郁闷实在是难以言表。

4S店的维修报价猫腻,绝大多数厂家的销售体系里都会存在,谁都不是干净的。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和奔驰这次被曝光,纯属遭遇选择性执法,为全国大多数汽车企业背黑锅而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之前政府法规鼓励他们垄断这一资源,消费者质保期内不去4S店保养和维修,出了问题都没地方说理。现如今政府虽然取消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也对垄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出了亿元罚单,可是对于汽车零部件的产品认证、流通管理和服务领域管理,似乎还是不闻不问。我也知道去4S店修车会被坑,可是我去哪儿能不被坑呢?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指望4S店和汽车后市场企业凭着良心不追求高利润,真心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管理的情况下,汽车后市场依旧还是一个龙潭虎穴,消费者只要进来,不被扒掉层皮休想出去。

当然,修车也确实是一个技术活,咱不能以为车辆故障全都像CCTV曝光的那样,拔个插头再安上那么简单而已。随着汽车产品的智能化越来越高,对于专业检测设备和适用零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厂家在检测设备上的垄断就足以让消费者束手无策,被迫走进4S店。如果中国政府也有汽车维修局这类管理机构,也能认证市场流通领域内的汽车零部件,消费者至于明知道吃亏也不得不进4S店吗?

现状就是,企业和4S店垄断着零部件采购资源和维修技术资源,可以凭借垄断优势欺负消费者。一般的修理店或许更为物美价廉,但它们的技术资质和零部件质量却没有人能够保证,因为根本没有机构来认证这些。难不成最后出了问题,专家们还得出来“告诫”消费者,自己要多掌握专业知识,擦亮双眼,去有资质的维修店才靠谱?可我也知道,政府部门对于维修资质的认定更多是给予厂房、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认可。各位“砖家”,你能告诉我,汽车维修店是否具备专业技术资质和合格的零部件,除了厂家保证,通过别的渠道我咋能知道呢?

我只能寄希望于市场的自我调节,能有企业或机构通过更为便捷的移动互联网,让消费者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知道故障究竟是什么,有多少种解决方案;我也希望政府部门能有所作为,让消费者可以在流通领域买到合格的零部件;我还希望消费者在受到欺诈的时候,能有政府部门出来维护权益。如果这一切都没法实现,那么消费者也只能继续憋屈了。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资质厂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资质/荣誉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
“上下床厂家”玩转“互联网+”
尿素厂家的长期亏损牌能打多久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