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MONTH

2015-09-10 07:22
兵器知识 2015年4期
关键词:美国陆军

兵器新品廊

俄罗斯两栖步枪

俄罗斯ADS两栖步枪是为海军特种部队换装现役APS水下突击步枪而研制的,是世界上第一款两栖作战步枪,其陆上和水中的作战性能相当。在陆地上,该枪使用5.45×39毫米枪弹,枪挂榴弹发射器可发射VOG-25和VOG-25P榴弹。水下需使用特殊设计的5.45×39毫米PSP-UD枪弹。ADS两栖步枪包括榴弹发射器在内重4.6千克,长685毫米,地面使用时射速800发/分钟,有效射程500米。目前俄罗斯军方已采购该枪,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也计划出口该枪。

BAE交付最后一批“小猎犬”

最近BAE系统公司向英国陆军工程兵部队交付了最后一辆“小猎犬”战斗工程车。“小猎犬”经历了漫长的研发周期,直到2005年才推出首辆样车,2013年中期才开始服役,英国陆军共订购了60辆。“小猎犬”战斗工程车兼有装甲车和推土机的功能,可弥补在前线作业的重型工程坦克和后方使用的非装甲民用设备之间的空白,可清理障碍和挖掘防御工事,可用C-17或A400M运输机空运。预计约90%的“小猎犬”战斗工程车将在英国本土使用。

BAE中标多用途装甲车项目

美国陆军已经和BAE系统公司签订了多用途装甲车项目工程制造与研发阶段和小批量生产阶段的合同。该阶段合同为期52个月,价值约3.83亿美元,BAE系统公司将生产总计29辆各种车型。随后项目将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再生产289辆装甲车。多用途装甲车将基于“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和“帕拉丁”M109A7自行榴弹炮的技术设计,计划替代美国陆军现役的约3000辆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最初计划采购2897辆,包括指挥车、通用车、迫击炮载车、医疗救援车和医疗后送车5种车型,但最终采购数量可能会随着美国陆军裁军而减少。

美军即将接收M109A7自行榴弹炮

美国陆军将于2015年4月接收首门M109A7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美陆军总计订购了72门M109A7,以及配套的PIM履带式弹药补给车,预计2017年开始大批量生产。美国陆军装甲旅级战斗队(也就是先前的重型旅级战斗队)的每支野战炮兵营将下辖3个炮兵连,每连编配6门M109A7榴弹炮和6辆弹药补给车。M109A7基于现役的M109A6“帕拉丁”自行榴弹炮,进行了大量数字化及信息化改造。但它仍采用39倍口径155毫米身管,而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大多已装备52倍口径身管,所以其射程明显存在不足。

美国陆军未来战车考虑安装电磁导轨炮

地面战车项目因预算削减而下马,美国陆军仍未确定究竟是通过开发未来战车,还是升级“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来满足提升步兵战车作战能力的需求,但已经开始为新的步兵战车探索一些新的技术。为此,BAE系统公司提议用正在为美国海军研制的电磁导轨炮增强步兵战车的火力打击能力。目前,BAE系统公司为海军研制的电磁导轨炮体型巨大,若想安装到未来战车的炮塔上,必须进行大幅等比例缩小。但美国陆军官员认为上述做法具有可行性。

美国开发小型无人机用自主快速导航技术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了“快速轻型自主”(FLA)项目,开发新型算法,旨在赋予小型无人机类似猛禽和飞行昆虫的能力,如先进的态势感知能力和自主操控能力,从而在没有人员进行远程遥控的情况下,在像迷宫一样的屋子、楼梯、走廊或其它充满障碍物的环境中快速自主飞行,完成搜索等复杂任务。根据上述计划,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将验证小型自主无人机可以从打开的窗户进入屋内,飞行速度可达72千米/小时,并且在复杂室内环境中导航时,不依赖外部操作人员操控,而且不依赖于GPS航点导航。

巴基斯坦试射“拉网德”巡航导弹

1月2日,巴基斯坦成功试射了一枚国产“拉阿德”(Raad)空射巡航导弹。导弹长4.85米,可以携带核弹头,最大射程为350千米,将显著提升巴基斯坦空军对陆地和海上目标进行“防区外打击”的作战能力。“拉阿德”导弹也称为“哈塔夫”8,可能采用了南非“秃鹫”导弹的相关技术。在此之前,印度试射了射程达5000千米的铁路机动中远程“烈火”5弹道导弹。外界认为,巴基斯坦的此次试射是对印度试射导弹的回应。

印度空军米格战机连续坠毁

1月底,印度空军一周内连续发生两起坠机事件。1月27日,一架米格-27在西部拉贾斯坦邦坠毁。1月31日,一架米格-21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坠毁,飞行员成功弹射获救。2011~2014年,印度空军共损失了30架飞机和直升机,经济损失达到2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因素以及飞机技术故障。目前印度空军共装备有260架米格-21,据计划2019年前停止使用。不过,由于国产轻型歼击机推迟生产,而且从法国购买“阵风”战斗机的合同迟迟没有签订,印度的米格-21需延长服役至21世纪20年代中期。

泰国122毫米多管火箭炮

DTi-2式122毫米多管火箭炮由泰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技术研究所研制,底盘采用6×6卡车,后部是2个20×122毫米发射管,最大射程将达到40千米。DTi-2是国防技术研究所研制生产的第三款火箭炮,此前两款分别为DTi-1和DTi-1G(制导)火箭炮。其中,DTi-1火箭炮目前正在由泰国军工厂生产,最初3门火箭炮计划于2017年交付泰国皇家陆军。2014年11月,DTi-2火箭炮样炮成功进行了试射,2015年年底将交付泰国皇家陆军使用。

伊朗“闪电”2战斗机

伊朗航空工业组织已经向伊斯兰共和国空军交付了首批“闪电”2战斗机。该战斗机是在“闪电”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采用了先进的航电系统,可以挂载性能更好的武器,从而提升了作战能力。“闪电”战斗机是伊朗在俄罗斯的帮助下,由美制F-5战斗机发展而来,最大的变化是采用了外倾的双垂尾,并且边条、进气口等有所改变,但总体布局与F-5战斗机依然十分接近。

亚洲坊

印度研制成功“皮纳卡”MkⅡ火箭弹

印度国防研发组织已完成214毫米“皮纳卡”MkⅡ非制导火箭弹的研制工作。“皮纳卡”MkⅡ火箭弹的射程为20~60千米,而“皮纳卡”Mk Ⅰ火箭弹的射程为38千米。“皮纳卡”MkⅡ火箭弹可配用预制破片战斗部、燃烧战斗部、训练战斗部,以及三种类型的子母战斗部。印度军方预计将于2015年夏天对“皮纳卡”MkⅡ火箭弹进行测试,有可能于2016年交付部队使用。印度于2000年2月装备了首支“皮纳卡”火箭炮兵团,下辖3个营,每营配备有6辆多管火箭发射车。

韩国“春穆”远程火箭炮

“春穆”远程多管火箭炮由韩国韩华公司研制,采用韩国斗山防务系统与技术公司的8×8越野车底盘,底盘采用独立悬挂系统、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及轮胎泄气保用插件:底盘后部的发射装置由两个发射箱组成,发射箱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封装6枚239毫米火箭弹或16枚130毫米火箭弹。车体每侧各有两个液压稳定装置,一个紧挨第一个负重轮之后,另外一个在车体最后端,发射火箭弹时放低至地面。最近,韩国研制了239毫米制导火箭弹,全弹长4米,配备杀爆战斗部,采用GPS/INS制导,最大射程据称超过80千米。

它世界

大象扫雷

许多专家研究发现,大象在行进中可以避开地雷,这表明它们能够嗅到炸药的异常气味。大象的嗅觉比人类强2.8万倍,能闻到100米外的爆炸物气味。南非的肖恩·赫斯曼经营一家大象农场,他注意到一头大象能追踪他的足迹,为此萌生了训练嗅探大象的念头。美国陆军对此非常关注,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在过去5年中参与训练嗅探大象的工作。在已进行的演示中,一头17岁公象走过成排的木桶,其中一个下面放有TNT药签,大象会用鼻子嗅每个桶,并在爆炸物的桶前抬起右腿,每次它都能找对目标。

动物具有超人的嗅觉、听觉和触觉器官根据现代细胞学研究,人的嗅觉细胞约500万个,只占鼻腔上部黏膜的很小一部分,犬的嗅觉细胞则有2.2亿个,分布在鼻腔内约150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另外,犬的嗅觉细胞表面长有粗密的绒毛,使细胞的表面积扩大。从而增加了与气味的接触面积。试验和研究表明,狗能分辨出200万种不同物质、不同浓度的气味。二战中苏军就曾使用过6000只探雷军犬,足迹遍及国内几百个城市、村庄、工厂、基地等场所,发现了大量地雷和其它爆炸装置工兵利用军犬后,牺牲的可能性降低到1/3,扫雷速度却能快5~6倍。猪的拱嘴鼻上有一层极细微的毛孔,具有敏锐的嗅觉,可以闻出近20米远、10厘米深的地下生长植物根茎。针对这个特点进行专门训练,猪不亚于战场上工兵手中的探雷器。二战中苏军也曾训练过“探测猪”,不到一夜就能嗅出大批地雷的确切位置,为游击队获得胜利立下大功。

鼠的嗅觉也特别灵敏,与狗相比毫不逊色。据外刊报道,国外也在试验探雷鼠,在其身上放置微型电子装置,然后运至可能有地雷的地区放出。当老鼠嗅到炸药气味时,微型电子装置便将老鼠的异常波动脑电波,无线传送给遥感控制车上的电脑,进而准确定位地雷。

机器昆虫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正在研发一种微型机器昆虫,其飞翼采用锆钛酸铅(PZT)材料制成,翼展仅为3~5厘米。锆钛酸铅受到外加电压或电场后,会发生应变,用其制成的机翼可以实现打开闭合。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也利用锆钛酸铅材料为外形类似于足虫的微型机器人设计了“机器腿”,施加电压后模仿千足虫爬行。不过美国陆军表示,要想制造出功能齐全的机器昆虫,可能还需要10~15年。

与普通机器人相比,仿生机器人隐蔽性好、战场生存能力强、行动敏捷,已成为当前军事强国在机器人领域的重点探索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美、德等国均在积极研制仿生机器人,应用方向已经涉及陆海空各军种,而且形态种类齐全,包括鸟类、昆虫、蛇、海豚、鱼类等等。

美国宇航环境公司研发的“蜂鸟”仿生无人机样机全长约16厘米,挥动“翅膀”飞行,最大飞行速度约18千米/小时,能穿过敞开的窗户进入室内,或者像鸟儿“站”在电线上。出众伪装让它不易被敌人发现。2011年的样机飞行试验中,“蜂鸟”在房间内钻进钻出,并能抵挡时速8千米的风,飞行时间超过了8分钟。

2010年,以色列研制出一款“机器蛇”,长约2米,有弯曲“关节”,能穿越洞穴、隧道、裂缝等狭小空间,秘密地到达目的地,把侦察图像和声音传回,士兵通过一台电脑控制它。遇到障碍物时,它可以拱起身子,越过障碍物进行拍摄一“机器蛇”还可以携带爆炸物到指定地点。除了军事目的,“机器蛇”还很适合搜寻被埋在倒塌建筑物下的受难者。

“鹰击”100导弹

日前,轰-6M挂载“鹰击”100的照片在网络盛传。据称“鹰击”100是在“长剑”10巡航导弹基础上研制的空射型远程反舰导弹,射程可达650千米。其外形非常类似“长剑”10和美国“战斧”,弹头呈卵形,中段为圆柱体,尾部为截锥体,后面串接火箭助推器。弹体中部装有一对折叠的窄梯形弹翼,腹部有进气口,尾部装有十字型折叠弹翼,有可能采用此类导弹常用的涡扇发动机。有人认为,轰-6的作战半径超过2000千米,再挂载“鹰击”100,其对海打击范围很可能达到3000千米左右,足以延伸到包括关岛在内的第二岛链。

F91巡逻舰抵达尼日利亚

2月6日,尼日利亚从中国订购的两艘P-18N近海巡逻舰的首舰抵达其首都拉各斯。P-18N近海巡逻舰由中国船舶总公司武昌船厂负责建造,长95米,排水量1800吨,海上自持力20天,巡航速度14节,续航力3000海里。第二艘巡逻舰(舷号F92)原计划在尼日利亚港口城市哈科特的船厂建造,但根据最新照片显示,该舰仍由武昌造船厂建造。据透露,舾装工作将在尼日利亚完成,以提高尼日利亚的造船业水平,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WZ-2000无人机

贵飞公司的WZ-2000无人机在戈壁荒原零下30℃的寒冷环境下成功试飞。该机采用了翼身融合技术,外形类似“全球鹰”,但要小许多,长7.5米,翼展9.8米,最大起飞重量1700千克,任务设备重量80千克,实用升限18000米,最大平飞速度800千米/小时,最长续航时间5小时。WZ-2000可以搭载多种光学和热成像摄像机或侦察、监视雷达,也可以执行电子对抗、空中预警、对地攻击等任务。

“天燕”90空空导弹

1月31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在《军事报道》栏目中播放了直-10武装直升机发射“天燕”90空空导弹攻击空中目标的视频。“天燕”90是世界上首款专为武装直升机开发的空空导弹,用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完成空中格斗、编队护航和战场拦截等任务。导弹射程500~6000米,作战高度0~6000米;连续杆式战斗部采用激光近炸引信,重3千克,杀伤威力大;攻击离地数米悬停的直升机时可有效切断桨叶,单发杀伤概率为80%。“天燕”90也能有效对付低空飞行的攻击机。

071型船坞登陆舰

据国内媒体报道,一艘新建的071型船坞登陆舰在某船厂成功下水,距离2011年9月下水的3号舰“长白山”号相隔了三年多,为中国海军建造的第四艘071系列船坞登陆舰,也是中国建造的第二批该型舰的首舰,其装备标志着中国海军船坞登陆舰数量和两栖兵力投送能力又将进一步增强。071型登陆舰主要使命是遂行立体登陆作战,也执行低烈度护航、海外撤侨、抢险救灾、医疗救援、物资运输等任务。

99改坦克高原测试照

继在8月底举行的“和平使命”2014多国联合军事演习中震撼亮相,网络上近日又曝光了99改坦克在高原测试的照片。据称99改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改进动力系统采用国产150HB型1500马力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和新型高效传动系统,最大公路速度达80千米/小时:在原有复合主装甲的基础上,炮塔正面和侧面加装了新的楔形附加双防反应装甲,具备了优异的防弹外形,并且车体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大幅提高,车体和炮塔的防护能力相当于800和10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猜你喜欢
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航空装备体系研究
对美国陆军体能战备训练教范的建议
浅析美国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美国陆军士兵正在进行实战演练
对美国陆军指挥官指挥能力培养策略之探讨
美国陆军侦察直升机选型受阻 国会质疑有人直升机时代结束
美国陆军军事理论转型浅析
朝鲜战争中美国陆军战场轮换制度浅析
美国陆军将换装新型迷彩服
2019年的美国陆军规模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