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5-09-10 07:22
上海人大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协商体制民主

2015年8月11日 《红旗文稿》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这三个方面。首先,党对法治建设的思想领导。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法治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其次,党对法治建设的政治领导。党的政治领导的根本途径,就是用政策来指引立法方向,把党的政策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最后,党对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党依法推荐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的领导人选,使事关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职位始终由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人担任。为保证和发挥党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党在各级司法机关的组织建设,保证党的意志、人民的利益在法治领域得到充分的体现。

2015年8月21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协商民主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一直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人民民主不仅强调民众权利,而且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是国家发展与治理的主体,是民主与进步的逻辑起点。可以说,我国的国体决定了人民能够广泛参与社会利益协调、公共事务安排以及国家政策制定过程。协商民主符合这种国体要求,是这种国体要求的必然产物。因此,协商民主能够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应运而生。实践表明,它也是人民民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一个国家的民主建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现代化进程。基于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协商民主一定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独特而有效的形态屹立于现代人类政治文明体系。

2015年8月24日 《北京日报》

需要长期保持体制的可改革性

对经济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哪种体制是最佳的,脱离了经济发展的阶段,谈论最佳的体制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可能让我们的体制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而变化,让我们的体制去适应不同的和变化了的经济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重要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可改革的体制至关重要。一个体制声称再优越,一旦不可改革,就不能为其长期的增长提供支持。可改革性比改革本身更重要,唯有体制的可改革性才能确保改革体制的成功。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体制中那些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部分(特别是涉及公共部门、收入分配、土地和户籍制度以及金融等领域)变得十分迫切。换句话说,中国需要长期保持体制的可改革性,唯有如此,适应未来发展阶段升级的重大改革的成功方可期待。

猜你喜欢
协商体制民主
中国式民主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
人大协商研究综述
尼日利亚 民主日
经典来信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