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我党好作风》书摘

2015-09-10 16:00
全国新书目 2015年8期
关键词:湘江草地战士

长征路上创史诗——红军将士信念的力量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五个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雩都出发,开始了战略大转移。

在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战胜了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历尽艰难险阻,保存了骨干力量,最终胜利会师陕北,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途中,历经重要战役、战斗约120次,共歼敌40个团,击溃敌军数百个团。其中,红一方面军行军2.5万里,跨越11个省;红二方面军行军1.8万里,途经8个省;红四方面军行军1.3万里,途经3个省。

红军将士在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支撑下,历尽艰辛,创造了无可比拟的辉煌业绩,谱写了一篇凝刻历史、激励人心的雄伟乐章。

血战湘江:红色长征是鲜血染成的

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成功地突破了国民党军在赣南、湘粤边、湘东南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走廊”。蒋介石为了消灭红军,调集大量兵力,构筑了第四道封锁线。

11月25日,中革军委下达了抢渡湘江的命令。但携带大量辎重的部队行军迟缓,到了27日,只有部分部队渡过了湘江,中央纵队和一些伤病员以及所有辎重都还没有渡江。蒋介石借着红军被分隔在湘江两岸的时机,下令一面夹击已经渡江的红军,一面堵击还未过江的红军。

许多战士在构筑工事的过程中,被炮弹、炸弹声震得耳鼻直流血,昏倒在地。在这场白热化的战斗中,红军战士没有先进的武器,用血肉之躯顽强地抵挡住了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打垮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终,中央红军成功渡过湘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湘江战役虽然取得了成功,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数红军将士牺牲在了湘江两岸。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师损失惨重,红八军团全军覆没,红三十四师大部分同志牺牲。湘江之战后, 中央红军人员折损过半,减至三万余人。

几十年之后,湘江边上李家村的一位老人回忆说:“我帮助掩埋红军遗体,埋了整整三天三夜……”

1986年,老红军战士、部队作家陈靖将军重走长征路时,在全州写下了“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鱼,河底遍尸体……”的悲壮诗句。

过草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都说:“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老百姓则说:“自古到今朝,看到有鸟儿进去了,还没有见风儿送出一片羽毛。”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说,红军过草地牺牲最大,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

1935年8月21日,红军分别从卓克基和毛儿盖两路出发进入草地。由于草地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的特殊位置,所以终日被迷雾覆盖,身在其中难以辨别方向,很容易迷路。草丛里到处都是积水和沼泽,很难看清道路。气候更是变幻莫测,恶劣异常。

经历过的老红军回忆说,在过草地的时候,由于天气阴冷,从衣服到脚都是湿漉漉的。好不容易到了宿营地,却发现地面和柴草也是湿的,根本没法睡觉,浑身上下都是冷冰冰的。

还有一些草甸特别不好分辨,看着挺厚的,结果下面却是个害人的陷阱,一旦战士掉进去,转眼工夫,救他的战士也会跟着掉下去……夜晚特别冷,露营时,落队的同志只能三五个人一起互相靠着休息。翌日,收容队的同志去叫醒他们时,却发现他们的身体早已变得冰冷僵硬,这些战士就这样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过草地最艰难的事莫过于粮食匮乏。由于没有食物,大家只能吃一些树皮和野菜。但走在前面的战士还能靠这些充饥,后面的战士就真的没有能吃的了,最后没有办法就吃皮带,甚至粪便里未消化的青稞粒都用来维持生命。很多战士因此牺牲在了草地上。

朱德发现掉队和牺牲的同志不断增多,就把自己的坐骑杀了分给大家当食物;贺龙专门组织党员开展“尝百草”活动,由党员首先尝吃不同的野草,然后把没有毒性的野草分给大家。不少党员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

面对不断增加的伤病员,贺龙命令各部队:“不管多么难,都不许丢掉伤病员。活着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抬着他们走!”很多倒下的战士为了不拖累战友们,就躺在地上用草盖住脸,主动放弃了被收容的机会,让走过身边的战友以为他们已经牺牲了。死亡人数愈来愈多,牺牲战士的尸体源源不断地连成线,标记出一条自然的行军路线。

在这样严酷的情况下,红军官兵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步步走出了草地,走向了辉煌。许多党员干部,不顾长途转战之苦,坚持写日记,字字句句都饱含了对明天的渴望和期许。

长征途中,谢觉哉带着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部”印章。谢老在过草地时不惜扔掉防寒的毯子,却始终把印章挂在脖子上,并把它完好无损地带到了陕北。他说,因为这印章就是红色政权的象征。

省委书记讲党课: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四个全面

任网轩

人民日报出版社

9787511532435

2015-07  48.00

本书紧随《方案》要求,以31省区市“一把手”开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贯穿全书,同时以图解方式图文并茂进行详述,通俗易懂,生动紧凑,对促进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起到良好引领作用。

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研究

郑贵斌 李广杰 主编

人民出版社

9787010147253

2015-04  62.00

这部著作在系统梳理了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开放新战略的大环境、意义及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重点省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做法及启示。对山东参与、融入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深入的SWOT分析,提出了山东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为未来建设探讨了方略。

新丝路、新梦想与能源大通道研究

王德华 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787313129581

2015-05  55.00

本书以丰富的内容、详实的史料,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源大通道、能源外交和中国石油储备等不同视角,在考证“一带一路”概念的来龙去脉之后,着重论述中国应打造东北、西北、东南(海上)和西南多条重要的能源战略要道,其要意义不亚于再次“人世”,作者还提出实行互联互通,共赢发展的新举措。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王义桅 著

人民出版社

9787010147888

2015-05  40.00

人民出版社推出国际问题专家王义桅教授对“一带一路”的权威解读。这也是国内首部从国际关系角度解读"一带一路"战略的著作。本书指出,“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还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伟大倡议和国际合作公共产品,既面临着全方位开放机遇、周边外交机遇、地区合作机遇、全球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地缘风险、安全风险、经济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本书对此做了辩证解读。

图说“一带一路”大战略

任宣 编

人民日报

9787511524614

2015-06  25.00

本书用图说的方式通俗、生动地阐释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什么,各地如何发挥优势参与,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进一步参与落实,等等。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领会国家“一带一路”的精神,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一带一路”。

猜你喜欢
湘江草地战士
湘江魂
Laughing song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湘江渡
草地
美丽岳麓,我的家
国际主义战士
一片草地的述说
湘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