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内“四风”问题根源与破解对策

2015-09-10 07:22美多卓玛
人民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四风根源

美多卓玛

【摘要】党的作风问题事关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对党内“四风”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应该探索党内“四风”问题之源,寻找解决“四风”问题之策,全面提升党的作风建设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密切干群、党群关系,将广大人民群众牢牢汇聚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四风问题 根源 破解思路

【中图分类号】D264 【文献标识码】A

在全党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解决“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为重中之重。“四风”问题本质是某些党员错误的权力意识与表现,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严重损害了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疏远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动摇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的危害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破解“四风”之弊,顺应群众之盼、稳固群众之基。

“四风”问题事关党的人心向背、生死存亡

“四风”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大腐蚀了社会的良好风气,严重背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是形式主义严重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动摇党执政的重要地位。“形式主义”的特点是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只是喜欢从表面来做文章,使用华而不实的口号,根本不关注下属的所作所为,只是喜欢阿谀奉承、搞政绩,不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严重损害党与政府形象,这将会导致更严重的腐败、贪污与受贿的現象,如果对其不加以制止,将会大大动摇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我党的党建工作也会受到挫折。二是官僚主义侵害党的形象,破坏我党执政的基础。官僚主义的存在,摆脱了社会实际,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做到从群众中来,也不能实现到群众中去,以高昂的姿态来对待群众,缺少宗旨、忧患、大局以及责任意识,损害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良好形象,疏离了党群之间的关系,严重削弱我党执政根基①。三是享乐主义侵犯党风、民风与政风,削弱党执政基本能力。享乐主义注重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在思想上不求进步,只是强调一时的刺激,追求安逸的生活,将个人利益置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上,并且享乐主义容易滋生腐败。四是奢靡之风将败坏社会风气,丧失党的公信力。奢靡之风不是科学的消费心理与生活方式,铺张浪费、奢靡、挥霍,讲排场、比阔气,为社会所深恶痛绝。奢靡之风还能引发多种乱象,腐蚀干部心灵与意志,损害了党群以及干群关系,严重腐蚀社会美好风尚,浪费国家、人民的财富。社会要实现发展进步,必须根治奢靡之风。

党内“四风”问题根源

在世情、党情与国情发生新的变化过程中,假如放松了思想作风建设,就会忘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现“四风”问题,而因为“四风”问题的出现,党会逐渐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失去执政之基。

首先,“形式主义”是政府工作人员将其形式作用夸大到不科学的地步,做事情时,只看重其过程,并不关心结果,或只关注表面的工作,只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但是这些在工作形式和内容方面容易出现脱节。“形式主义”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分看重名利。有的领导为实现一己之私,出政绩,总是喜欢搞一些规模大、影响大的工程,还有的领导只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赢得上级领导的认可,以牺牲单位的利益来满足一己之私。二是慵懒的作风。有的领导存在慵懒的作风,过分突出新式,但是在方法与内容上却不关注创新。三是群众意识降低。有的领导喜欢高高在上,并不能深入到实际工作中,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全面了解广大群众真正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在指导工作时,点不中主旨,找不到突破口,形式主义严重②。

其次,“官僚主义”曾被毛泽东比作“泥塑的神像”,主要是指脱离实际与广大群众,喜欢当官老爷的作风,比如不能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掌握实际情况,也不关心群众的冷暖,喜欢独断专行,不从客观规律出发来做事,喜欢“瞎指挥”。“官僚主义”之风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二是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侵蚀。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肃清。三是体制机制本身的缺陷。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权力相对集中以及法制建设不科学以及干部任用考核制度不完善等,这是导致官僚主义的重要因素。

再次,“享乐主义”是将享受与快乐作为一种理念,享受生活的舒适与安逸,其产生的根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获得革命胜利之后,有些人出现了享乐思想,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之后,认为可以不必再吃苦受累了,需要及时享乐。二是享乐主义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少数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权力,就渐渐产生了特权理念,利用公款进行吃喝,注重讲排场、摆阔气,出现玩物丧志,信念开始动摇,在工作中拈轻怕重,不愿再吃苦。三是金钱等的物质诱惑。享乐主义伴随市场经济发展逐渐蔓延,特别是现代社会快节奏与充满诱惑的生活,人的内心开始出现浮躁情绪,坐不住“冷板凳”,欲望逐渐吞噬思想,信念开始动摇,精神、信仰与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腐化,这时候享乐主义就会趁虚而入。有的领导干部长期沉浸在物欲的享受中,精神懈怠、玩物丧志,信念开始动摇,不思进取③。

最后,“奢靡之风”指奢侈浪费的作风,公务接待超标、公款旅游和沉迷声色等,最近几年来,在反对享乐主义同时,也在反对奢靡之风。奢靡之风与享乐主义是结合在一起的,享乐主义是社会上出现奢靡之风的重要基础。“奢靡之风”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在社会财富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人的价值理念出现了新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传统的义利观开始受到较大的冲击,金钱和权力崇拜成为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在该背景下,有部分公职人员开始追求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当社会的整体环境变得较为复杂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多种矛盾会交织在一起,这样奢靡之风的危害程度就会变大,逐渐消解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认可。同时,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弱点,在检举人进行举报后,才开展监督,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级监督也不到位。最近几年来,社会监督开始通过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是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往往是攀比心理,让奢靡之风变得更为强烈,有的官员看到别人比自己奢华,就会上行下效,不甘于物质上的落后。

破解党内“四风”的对策

创设破解“四风”的制度,扩大社会大众参与公权力。创设破解“四风”的制度。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对广大干部的监督机制。要结合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监督制度,建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约束机制,使用制度来有效规范广大干部的从政行为,并且让这一规范不因为领导人的更改而改变,不仅要做到领导干部的任前、任期内和离任之后展开监督,还要对领导干部的生活圈、工作圈以及社会圈予以监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要与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相互结合。二是坚持科学的用人导向,对干部的政绩进行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创建并完善相关的考核标准,让务实为民、勤政为民的人能担重任。三是确立调查研究制度。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带着问题到广大群众中去,与群众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群众来访接待日制度,亲自处理群众的来访,了解群众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四是要在坚持改革创新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与财政制度。进一步完善审批制度改革,采取重大项目审批会审制度。集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与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运用好电子监察与电子政务等相关手段,来对行政审批行为开展监督与控制。推动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并全面实施政府收支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好“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将政府非税收收入归入到财政预算管理内,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收付范围④。

扩大社会大众参与范围。一是解决“四风”问题的力量源自人民。当个体在经济、生活上并不是全部依靠手中权力时,才有力量来全面遏制“四风”问题。所以,需要积极营造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创业致富的政策与体制环境。二是继续扩大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保障广大人民参与权、监督权与知情权。积极动员群众,并充分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并开展监督,这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有效举措。所以,需要加强并发展党内民主,从制度层面全面保障广大党员基本权利,通过制度建设来积极调动广大党员反“四风”的问题。三是给予广大群众更大监督权与决策参与权。监督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有机组成部分,批评与监督政府是宪法赋予广大公民的基本权利。解决“四风”问题需要克服“官本位”的理念,不断提升广大百姓的法律意识与开展民主监督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决策的领域,提升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话语权,确保广大群众的决策权、参与权。要进一步完善广大群众化的监督回馈机制与回应机制,创建群众诉求办理责任机制,进一步畅通广大群众监督渠道,建立群众诉求办理责任制,全面畅通群众监督的路径,创新群众化监督、参与以及决策的路径。要将群众的意见、呼声等作为解决“四风”问题的有效依据,把群众参与决策当成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有效抓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完善巡视机制,确保反“四风”工作取得实效性⑤。

加强党性修养,重点抓好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全面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这是共产党员需要面对的终身课题,是党的建设常抓常新的重要任务。要将始终贯彻党章学习为抓手,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全面提升党性的修养水平。治理“四风”问题,需要全面提升人的道德觉悟,强化精神自律,离开了这一自律,“四风”问题就会再次显现;处理“四风”问题,不仅要加强制度与法律建设,还需要将道德与情操植入人的心里。但是与制度与法律相比,道德以及精神方面建设任务更重。因此,强化党性修养,对于永葆黨员干部为民服务本色,具有重要价值。

重点抓好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人民群众看党风的好坏,关键是看党能否代表群众的利益,最明显的是看领导干部,从领导干部的作风来进行选择与判断。在反对“四风”中,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具体来讲,需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正派、健康的生活作风。在生活上如果贪图享受、腐化堕落,就会在学风、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出问题。二是领导干部要放弃私心杂念。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权力观,坚持自省,遵守党纪国法,按制度办事,参照程序办事,管理好亲属以及身边的相关工作人员,不能以权谋私,也不能搞特殊化,确立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思想。三是要确立示范效应。树立在党的作风上所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揭露反面典型,以此来教育广大党员与干部,让其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上要向正面典型看齐。

加强学习教育机制与作风考评建设。加强学习教育机制建设。一是结合反“四风”问题实际,开展“三会一课”制度。要结合“四风”问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全面提升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与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廉洁自律意识,为反“四风”问题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学习机制。在做好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自觉开展实践学习,向广大群众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全面巩固理论素养,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三是全面落实好对党员干部学习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的学习档案,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广大领导干部也要做到以身作则,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净化作风与灵魂。四是建设作风教育的常态化体系。建立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制度,采取考察、教育报告和考核等形式,将作风教育纳入到理论学习中,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在教育中要强化纪律、道德以及法治理念教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教育实现有机结合,做好典型教育工作,坚持普通教育与专项教育相结合,形成浓郁的反“四风”的氛围⑥。

加强领导干部考评作风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干部作风考评机制。探索党员的作风评议、调研等形式,纳入作风建设的群众评判机制,开展作风建设满意度情况调查,推动干部作风实现持续性改进。对埋头苦干、心系百姓的领导干部需要加以提拔重用,反之要进行处理。二是完善领导干部作风问责机制。将广大领导干部的作风绩效评估和干部提拔任用以及内部激励有机配合,将作风建设的具体指标纳入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对由于失职所引发的事故和损失,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加强领导干部考评作风机制建设,有助于提升党员干部反“四风”的能力。

总之,反对“四风”问题事关党的人心向背、生死存亡,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大任务,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引起高度重视,并按照政策要求,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将整风精神贯穿其中,确保反“四风”出现实效。因此,破解党内“四风”问题,既要创设破解“四风”的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扎牢制度的笼子,用制度来对“四风”问题进行刚性约束,扩大社会大众参与范围,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公众参与权,有利于扩大党执政能力,还要通过教育培训,加强党性修养,重点抓好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最后,加强学习教育机制与作风考评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破解“四风”问题的水平。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注释】

①金伟:“中国共产党治理‘四风’的历史考察及其经验”,《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②袁秀,赵伟:“‘赶考’接力下遏制‘四风’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③钟国辉:“‘四风’顽疾如何根治”,《人民论坛》,2013年8月(下)。

④周荣,闫文涛:“‘四风’问题:根源、危害及解决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

⑤戴志明:“狠刹‘四风’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

⑥董文兵,焦芳捷:“建立整治‘四风’的长效机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责编 /张晓

猜你喜欢
四风根源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CBA和谐赛场环境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反对“四风”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国有老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及根源分析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