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认同视域下公民志愿精神的培养

2015-09-10 07:22杜希要吴新平
人民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公民

杜希要 吴新平

【摘要】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在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认同情况,以及公民志愿精神的培养状况,对于实现其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提升我国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价值认同理论 公民 志愿精神

【中图分类号】G91 【文献标识码】A

志愿精神起源于西方的宗教慈善观念,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而参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①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利他性和组织性等特点,通过实践总结,又上升为一种志愿精神,并凝聚成一种彰显社会文明的文化形态。以志愿精神来引导公民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取向,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探索,它能够促进社会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营造一个团结、互助、友善的社会氛围。

为了解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笔者选取上海、山东、河南、深圳、四川、新疆等地城市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计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0份,回收率达到92.20%。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的分析发现,我国公民在志愿精神的培养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民对志愿精神具有普遍的价值认同,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培养公民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路径提出建议。

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公民对志愿精神认知不全面。根据对所选取的各大城市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现状的调查显示,只有11.7%的公民系统学习并掌握了志愿精神,86.5%的公民对志愿精神的内涵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对志愿精神的内涵和特征认识很不充分。同时,有51.9%的公民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是助人自助的行为,有45.8%的公民认为志愿服务活动等同于学雷锋活动,是义务劳动。还有一些公民认为志愿精神就应该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只要有利己动机的存在就不是志愿精神,而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初期应该允许合理利己动机的存在,从而弘扬志愿精神,引导公民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都说明了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理解还有很大欠缺。

调查显示,91.8%的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理念,并表示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志愿精神。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公民能够便利地接触各类思想,其价值选择也日趋多样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的消减,有些公民会逐渐退出志愿者行列,为的只是一时的兴趣,没有真正的把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公民在面临现实生活和实际问题时,尤其是在工作压力面前,更容易忽视对志愿精神的坚守,说明了我国公民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选择上更趋务实,导致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认同更多的停留在情感认同上,从而产生了与行为认同的不一致性,没有达到知行合一。

志愿组织制度不健全,活动领域狭窄。青年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占到志愿者总数的59.7%,随着时间的增长,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骨干在工作压力面前,往往会选择退出志愿服务活動,造成工作断层现象,对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同时,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处于起步阶段,往往受到经验、经济能力等限制,志愿服务活动多集中于为大型赛事提供服务、服务社区孤寡老人、扶贫支教等。为大型赛事、会议提供志愿服务能够吸引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会随着赛事、会议的结束而降温,趋于平静,很难持续下去。我国公民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深入实际、长期有效的坚持下去,就必须改变志愿服务活动的事件化、形式化的呆板印象。

最后,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往往不能给予志愿者应有的反馈及帮助,公民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总是抱着一个热忱的心,不求物质回报,但是必要的激励措施不仅能够实现公民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净化,最终还能满足其个人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对我国公民志愿精神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主体地位缺失。调查显示,91.8%的公民愿意贡献自己的时间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志愿精神。但是,只有11.7%的公民系统地掌握了志愿精神,有86.5%的公民对志愿精神的掌握还有很大的空白,说明我国志愿精神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大欠缺,亟需加强学校关于志愿精神的培养,来实现对我国公民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导。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培养公民的志愿精神,树立优秀志愿者的榜样,能够促使公民积极的、主动的把志愿精神转化为道德实践,促进社会文化氛围的升华。

价值认同的一般过程主要分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具有过程性、动态性和认知主体的自主性等一般特点。②要培养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就要遵循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志愿服务源于西方,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培养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认同还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价值认同理论视域下志愿精神培养的路径

强化认知认同,巩固志愿精神培养的基础。认知认同是指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体系、产生价值认同之前,首先要对其有一些一般性的认识和了解,是价值感知阶段,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理性加工分析后,进行一定的评价和选择而形成认知认同。③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认知认同是志愿精神培养的基础和起点。

第一,提供免费的培训和合理的分工,满足我国公民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志愿者提供免费的专业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合理有效的培训不仅能使志愿者熟悉所要从事的活动,还能满足公民自我实现的需要。志愿者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能让他们从中获益,从而极大地激发公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公民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应主动了解中西方慈善文化,还要注重在志愿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以提供更好的志愿服务。

第二,营造志愿精神培养的良好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能够促进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认知认同,首先要使志愿精神走进社区,定期举办关于志愿精神的宣传讲座,把理论学习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唤起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要使志愿精神走进公民生活中去,定期开展网上学习交流,在媒体上开设志愿精神的宣传栏,使公民在参与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最后要使志愿精神走进公民头脑中去,结合本地区实际,利用先进志愿者事迹报告会、志愿服务活动、研究交流等形式创新学习方式,树立优秀志愿者榜样,从而激发公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着力探索培养我国公民志愿精神的有效途径。

第三,打造专业的教师指导队伍,加强学校在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一支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导师队伍在公民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要扎实推进志愿精神进校园的文化建设,把志愿精神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突出志愿服务文化的特色,增强社会影响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志愿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志愿精神对学生成长、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提升情感认同,促进公民对志愿精神认知认同的内化。情感认同是指在对某一客观事物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而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它形成以后会对认知认同有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作用④。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也是在对其认知认同的基础上,是对志愿精神内化吸收过程中的强化、巩固。情感认同是公民对志愿精神的内化阶段,还包括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成分。在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阶段,要建立起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来促进公民对志愿精神的内化吸收,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活动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第一,要建立起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我国公民志愿精神的有效载体,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个制度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应重视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要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培训工作、以及活动后期的总结工作。在宣传动员期间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使学生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方便报名,也能够为志愿精神的传播建立有效渠道。

在对公民志愿精神培养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志愿者的基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使公民能够在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承担起责任,提高服务质量;在活动后期的总结阶段,及时评选出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并进行表彰。

第二,要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公开、透明、合理的志愿服务评优机制,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激发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树立榜样,促进志愿者之间相互学习。

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志愿者也一样,希望自己提供的志愿服务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培养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发掘和树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必须对优秀的志愿者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树立榜样。新疆医科大学举办的“让爱传递正能量”志愿者颁奖典礼,宣传了青年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发挥志愿者的示范导向作用,引领高校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活动表彰激励制度,能够增强志愿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公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促使我国公民形成对志愿精神的肯定,增进情感认同。

第三,多方位宣传志愿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我国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形成品牌文化,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只有树立起标志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自己的品牌,公众的参与力度才会不断扩大。同时,形成象征志愿精神的纪念品,标志性的口号、手势等,作为向民众传递志愿精神的文化符号,它们能够表达我国志愿者的价值主张和理想诉求,是青年志愿者引以为豪、公众喜爱的时尚物品⑤。

引导行为认同,实现志愿精神培养的最终目标。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公民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都对志愿精神产生了认同,但更重要的是把志愿精神内化为公民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最终形成行为认同。

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不能停留在对志愿精神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實践中去,其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来宣传和践行志愿精神,只有通过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结合,志愿精神才能真正被我国公民所内化、吸收。

第一,引导公民积极践行志愿精神,知行合一。应建立便捷可行的志愿服务招募系统,在对我国公民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引导公民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志愿精神,实现知行合一。随着志愿服务活动领域的扩大,对我国志愿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促进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向他人、社会借鉴经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成长进步。

第二,重视家庭环境在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家庭环境也能对公民志愿精神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以身作则,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向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灌输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支持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样能对孩子的道德品质从小就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增进公民对志愿精神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

第三,政府应加强对公民志愿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在各地区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初期,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志愿精神的培养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做出指导,以“扶贫济困、服务社会”为主题,立足社区,关注社会所需、百姓所求,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项目化操作,团队化管理,形成合力,强力且持续的满足社会需求。

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增强现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青年志愿者来说,则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基层。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可以引导大企业来支持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传播正能量,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搭建新的平台。⑥

志愿精神的培养是知、情、意、行相协调统一的过程,认知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基础,是行为认同的先导,行为认同是认知认同的目的。引导公民从身边做起,从小微做起,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同时还能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由节日化、事件化向常态化转变,引导公民把志愿精神融入基层,为改变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工作是一项浩大而繁琐的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而学校又是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工作实施的主体,所以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文化的引进和输出保障体系。政府应根据公民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规律,着眼于教育,着眼于学生,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志愿精神培养模式,并不断使之优化。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新疆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养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XJGRI2013046)

【注释】

①穆青:“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内容与形式”,《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②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④孙秀玲,余东,张秀红:“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途径探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⑤徐步云,贺荟中:“西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⑥穆青:《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责编 /丰家卫(实习)

猜你喜欢
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我为《公民报》点赞
教师的公民教育素养及其提升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培养负责任的积极公民
“奇葩”证明
建构中国公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探索
“意义”的问题所在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