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抗战学术经典

2015-09-10 21:29徐来张晶刘培锦
全国新书目 2015年8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日抗战

徐来+张晶+刘培锦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临近,根据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显示: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的“百种经典抗战图书”24种学术研究类图书也相继重印再版,促进抗战主题出版热潮进一步形成。

总体来看,学术研究类抗战图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的以文献档案重现客观史实,有的讲求历史研究理论深度,有的着眼总结抗战文艺成绩,是近年来我国关于抗日战争学术研究辉煌成果的集中展现。

史实图书可分为抗战通史、抗战局部史两大类,入选图书共16种,其中通史类入选图书5种,分别为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共党史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1931―1945)》,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以及中央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特点是全面、准确、系统。《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1931―1945)》基于作者对关于1931年至1945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史料的积累,记述了中华民族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战史研究学者集体创作完成,是一部较全面的论述在外敌侵入之时,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奋勇抗敌的史学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重要特点是把二战史作为综合性历史而不是单纯的军事史来写,系统阐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论述了欧洲、非洲、亚洲以及太平洋地区各个战场,特别是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1931年到1945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抗战局部史可进一步细分为地区史、类型史和军队史。抗战地区史入选3种图书,部分图书是该领域首次系统研究出版,填补了有关空白。解放军出版社的《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第一次全面、完整地记述了1942年至1945年间,在中、缅、印战场上,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美、英盟军及缅甸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军队侵略的历史,全书配有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作战示意图。台海出版社的《台湾民众抗日史》系统地介绍台湾民众多年来与日本侵略者斗争历程的书,内容丰满、史料扎实,填补了台湾抗战史研究空白。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南京大屠杀全史》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制造的大规模惨案的真相,驳斥了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谬论,适合大众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

抗战类型史中,正面战场、根据地、游击战以及细菌战成为本次经典再版的4个关键词,分别对应下述四种图书。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在查阅大量国家和地方档案馆抗战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参考日、美、英、中方出版的300多种图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战场上的抗日历史,帮助读者了解日本侵华战争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史实原貌。北京出版社的《中国抗日根据地发展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抗战八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抗日团体、抗日民众战斗在敌后的史绩,再现了遍及19个省区的广大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前前后后、方方面面的史实。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史》收入珍贵历史照片93幅,历史作战地图10幅,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日本侵华细菌战史》运用大量国内外史料,对日本细菌战史事进行一系列新考证,提出一些前沿性新观点,如“日本细菌战理论”问题、“日本细菌武器最终水平”问题等等,构建了研究和认识日本细菌战史的新体系。

抗战军队史入选图书4种,3种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八路军战史》以作战、建军为主线,反映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导方针、作战原则,以及八路军与抗日根据地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支援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新四军战史》采取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在同一历史阶段中问题相对集中的写法,反映了新四军的抗日斗争史。《东江纵队志》是纪念东江纵队成立70周年之作,完整记录了东江纵队的战斗历程。中央文献出版社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作者冯仲云是东北十四年抗日斗争的幸存者,他以亲身经历和感悟,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发生、发展和抗争的进程,详实地记述了杨靖宇、赵一曼、冷云、梁树林、李升等人事迹。

历史研究类6种著作入选。研究对抗战时期对外关系与国共关系方面著作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以及中共党史出版社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纪事(1931.9—1945.9)》,供读者全面了解抗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事件及各方关系。研究抗战理论的有《激流勇进:毛泽东抗战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前者从毛泽东抗战实践和军事理论两方面,从史与论的结合上,比较全面反映出延安时期毛泽东深邃的军事思想和超群的军事谋略、战争指挥艺术;后者是一部汲收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集体编写出来的著作,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由衰败走向复兴的枢纽,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中国革命理论是这个枢纽在思想理论认识上的反映。值得推荐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该书为东京审判研究系列图书之一,收录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在东京审判期间往来国内的函电和所作的日记、审判结束之后就东京审判进行回顾和反思的重要著述,揭露了东京审判存在的缺陷。另,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专题地图集,由200余幅大小地图、350余帧照片、100个战斗系列和统计表、20万字图说及大事记组成,涉及1931年到1945年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方面面,是一部系统的颇具学术价值的读史地图集。

抗战文艺史主题图书入选2种,分别对抗战时期美术以及音乐进行了总结式研究。江西美术出版社的《怒吼的黄河——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美术》再现了抗战时期美术家的作品,三大板块编排独具匠心:第一板块以“怒吼的黄河”为主线,配以老照片、老杂志,全面展现出当时的历史轮廓,第二板块以300余幅美术作品组合成一幅全民抗战图,第三板块选取了5篇文章钩沉抗战记忆。黄河出版社的《抗战音乐史》对于抗战音乐的重点作者与重点作品作了突出介绍与充分论述,对一向被人忽略的音乐现象,特别是山东解放区的音乐创作等给予了应有评价,是一部全面反映抗战音乐历史进程,系统总结一代音乐创作实践的学术专著。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9月历史大事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