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考试后的反馈课

2015-09-10 07:22刘月顺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刘月顺

摘 要: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内的重点课程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邏辑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考试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考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文章对上好数学考试后期反馈课程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数学测试 反馈课 问题解析

数学测试是对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测试,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数学测试中的出题方式更新颖灵活.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接下来教学工作的方向,教师需要对试卷进行全面分析.

一、自主修改

自主修改就是学生参照讲解答案进行自主修改,对照答案,学生可以快速明确解题思路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比如:(1)m?摇 ?摇?摇?摇时,方程(m-2)x|m|+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的学生回答是m=±2,没考虑二次项系数.

(2)2cos45°-3(1-sin30°)°+1.学生把cos45°和tan45°的值记混,造成结果错误.

(3)相切的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形,圆心距为8cm,现已知一个圆半径为5cm,求解另一个圆的半径.但是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直接回答3厘米,导致答案错误.

自主修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加深学生对错误问题的印象,今后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学生会吸取之前错误的教训.从主观层面出发积极地规避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方案.这种强烈的自我提示和反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规避一些由于马虎、不认真等出现的问题.教学实验表明,自主修改所起到的作用明显比教师讲解更加优越.因此,在测试反馈课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求成,而是应该为学生留出较多的自我修改时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和可避免性.如果试卷刚刚下发,教师就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快速、连续的讲解,一时之间学生可能还没有对自己的错误形成准确的认知.对于教师的指正和批评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反感和排斥.所以,给学生留下自主修改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在修改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学生仍旧没有能力解答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巩固并强化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讲解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教师应该明白,纯粹的讲解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长久记忆.因此,教师的讲解一定要抓住重点,提高讲解的有效性.

(一)分析正确题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经过大量的测试经验总结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答方式也灵活多变,而且其中包含许多非常精彩的解题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给不同学生带来更多的解题灵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解,并让学生选择和学习比较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对于部分解题方式比较新颖、独到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对于一些非典型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到更多的解题方法,强化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促使他们将数学作为一种长期的爱好.

(二)解析错误

错题的解析是测试后反馈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错题主要可以分为共性问题及个别问题两种基本类型.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析方法.共性问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统一进行解答,但是个别问题可以留到课后单独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解答.但是,无论哪种问题,教师都必须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了解学生对题目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掌握得是否合理得当.如果掌握得不准确或者存在理解上的误差,教师就应该重新进行讲解,并通过题型扩充、知识点扩展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相关练习,保证学生牢固掌握并拥有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三、总结错误

反馈课程之后,让学生对本次测验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总结,并对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具体说明,避免下次测试中出现同种类型的错误.

四、再次测试

反馈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总结,找到学生经常出现的共性问题,形成新的试卷,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测试.

综上所述,只有提高测试后反馈课程的教学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进一步提高.但是反馈课程必须运用合理准确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小华.浅析初中数学示范性教学的几个注意点.数学教学通讯,2013,(28):12-14.

[2]刘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课新课教学的复习小结.新课程·中旬,2013,5(3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