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2015-09-10 07:22徐琴
考试周刊 2015年95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徐琴

摘 要: 古代诗歌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学习古诗的目的是让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教学方法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语言凝炼,含义深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的目的是让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联系旧知,展开想象

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诗歌《瀑布》,展开想象,训练说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磅礴雄伟的气势呢?在学生欣赏意境、感受美景时,我设法让学生联系《瀑布》,巧妙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铺垫。在学生感受“瀑布挂前川”时,让他们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在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让他们想象发出的巨大声响“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冲到潭下,溅起一团团水雾,随风扬起,“如烟、如雾、如尘”。这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感受得深,理解得透。

二、创设情境,感受古诗意境美

古诗的表达往往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诗文思想感情升华的结局,古诗中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美丽的风光图片、教师优美的诵读,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

例如,执教《绝句》(杜甫)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意境:黄鹂各自占据一株青青杨柳的梢头,一行白鹭的身影映着碧蓝的晴空,显得十分潇洒,优美。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一幅多么明媚秀丽的天然画,动情的配乐诗朗读在耳畔响起……

这样美的诵读、美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表达诗作者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使其置身于诗句描绘的美景中,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感受到诗的意境美。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获得真正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享受。

再如,执教《悯农》一课时,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粮食来之不易,这一主题思想对现在的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来说极具教育意义,在初读古诗之后,出示古诗插图,画面展示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烈日当空,农民在田里辛勤耕种,滴滴汗水流入禾苗下面的泥土里,高粱、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在农民的手中收获了。

通过看图、看视频,使学生对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有更深认识,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三、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对于处在审美能力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好材料。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提高艺术修养。

如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需简单疏通字词,在反复吟咏之间即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

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落日黄河,景象苍茫阔大,绝无常人日薄西山的消沉之气。后两句写眼前实事,平易通俗,却表现出勃发的进取精神。通过大声吟诵,学生即可心领神会。

四、入情入境,体验情感

对古诗教学,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诗歌都充满诗情画意,它们就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射着独特光辉。古诗教学中,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意地教古诗,细细领略古诗的韵味。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獐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獐,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描绘出而生活中又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完这首古诗,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外把学过的《村居》诵一诵、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再现中,再次体会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教好古诗,可使青少年了解祖国悠久的灿烂文化,陶冶学生情操,使之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一定要精心准备,仔细研究分析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古诗教学,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能读懂古诗,喜欢古诗,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如此才能事倍功半。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