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9-10 07:22王静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初中体育

王静

摘 要: 初中体育的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最好方式。初中学校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条件和体育教育的程度各不相同且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重视每个体差异性发展。合理的教学应当从分层导学的概念入手,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局限在一部分学生身上,这不仅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而且是现在广大教育在教学中应当抓住的教学重点。分层导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要加强对分层次教学法的研究。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法 初中体育 教学应用

分层教学主要是将学生按照学生能力、学习情况和学习表现的不同划分为不同学习层次,教师再根据各个层次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范围内不断进步,从而实现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的过程。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因为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过多而进行统一教学内容产生的“参差不齐”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划分学生主体

为了更好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法,教师要充分调查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确定主体的层次划分,实现结构优化。针对初中生而言,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学生在小学及初中入校以来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学习特点、性格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要做具体分析,然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多元化发展,教师要在综合考察学生性格特点、身体素质及对体育项目的热爱程度等基础上对课堂主体进行“分类”合理组合。这里我们所说的合理分组,并不是指按照体育成绩将学生区分开来,而是要保证划分的每一个小组里面都有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其他人投入体育训练中,也就是说,每个小组都要涵盖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划分,教师要进行相对应的学习训练,使分层教学不仅仅是深入某些教学环节而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二、分层划分体育项目

初中体育课堂丰富多样,因此课上学习的锻炼项目要多式多样,教师需要对一些学生的运动项目进行划分类,然后组织更系统的教学内容。例如在球类的相关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球类,调查学生对各种球类的喜爱程度,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喜好合理分配。而在进行跑步训练时,以短跑训练为例,教师可以将“50米”、“100米”和“200米”列入跑步分组训练中,分层训练,讲究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跑步能力。此外,教师要明确体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互补等条件为学生挑选出能够体现体育课堂延伸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中得到锻炼,从而更热爱学习这个项目,最后在这堂课里找回自信心。

三、分类划分课堂阶段

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课堂内容根据课堂性质“分类”划分课堂阶段,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体育课堂中设计各个可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首先要灵活运用体育课堂的导入方式,可以采取游戏导入法,以规则性项目开始作为学习内容的连接,以回顾课堂内容作为结束,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动态流动的眼光对待层次的划分和学生的层次对换,时刻注意学生的进步,及时将学生换到自己应在的分组接受适合自己的教学,课后进行回顾和巩固训练。具体来说,教师在各个阶段的内容设计可以在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地让学生更自由地接受课堂内容的学习,层层递进,分层分类地划分课堂阶段,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体育内容的学习,这是衡量初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

四、确定课堂层次目标

确定课堂层次目标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和保障。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这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课堂指导的效果。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进而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学生体育训练项目的传授上。确定课堂层次目标的基本原则是尊学教学总目标分步骤讲解,针对不同层次教学选取不同教学方法。教师要对个别学生做具体指导,因材施教,通过分层辅导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合理设置训练难易程度,避免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此外,教师可挑选“高层次”的学生对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更高效。

五、完善层次学习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映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展现的合作精神、运动完成情况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表现,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学习评价。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在不同训练项目中的成绩,然后在学习成果小结时进行最后成绩的展现,并通过先后成绩对比得出分层联系的科学性,从而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作合理的分层次评价,并依据学习评价制订更适合学生体育能力全面发展的方案,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制订好的目标方案进行自我突破,并通过学习评价完善自己是教师教学的重点。

六、结语

体育作为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教学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进而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时要不断创新,更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分层次教学法的优势并不断推广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促进学的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优化课堂结构。

参考文献:

[1]耿杰.浅谈分层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4).

[2]魏飞.浅析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J].学周刊,2013(05).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初中体育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