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初探

2015-09-10 07:22孙晓艳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初中政治新课改教学方法

孙晓艳

摘 要: 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综合运用交流表达法、媒体演示法、专题讨论法、典型警示法、案例分析法及观察研究法,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方法 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初中各学科积极响应课改要求,立足教学实际进行了充分改革与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思品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强化了教学方法的指导,本文作简要论述。

一、运用交流表达法组织政治教学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并不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搭建一定的平台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从而交流讨论、辨析筛选,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和思想发展水平。例如在《我是中学生了》一课教学中,笔者运用交流表达法让学生踊跃走上讲台,讲述自己成为中学生之后的感受。既要从中学生的角色定位、初中生活的特点、肩负的职责使命等方面着手,又要从学生内心的感受等个性化角度出发,讲述自己成为中学生之后的想法,有哪些决心和打算,等等。交流表达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大家都踊跃发言谈谈自己成为初中生之后的感受,表达出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要怎么做。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对初中生的权利义务和自己将要如何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加明确的思想认识,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媒体演示法组织政治教学

多媒体手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具有较好的促进辅助功能,和其他学科一样,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演示灵活形象的显著特征,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政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生命只有一次》时,笔者从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珍惜生命,一方面从生命孕育的过程切入,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给予了自己生命,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吃苦才发展到今天,让学生明白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珍贵的。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演示了一些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惨烈场景,让学生明白生命也是脆弱的,经不住各种危险,通过演示让学生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多媒体的辅助让教学工作拥有了更多信息量,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有了新颖的演示手段和丰富的信息作为基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会更加活跃。

三、运用专题讨论法组织政治教学

在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要拘泥于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参与。对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是对学生成长有价值的内容,可以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针对其中某一方面或是某一段进行教育,这对学生加深理解、接受教育会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让人三尺又何妨》一课教学之后,笔者为了培养学生宽容之心,和学生进行了专题讨论一些矛盾纠纷,实际上是案例中当事人之间缺乏宽容之心,缺乏肚量,缺乏豁达的态度,这些才是问题的根源。对人宽容谦让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对待,让学生从这些典型案例中受到教育,明白人与人之间应当建立相互宽容、相互礼让的关系。经过这样的专题讨论,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能够受到思想的强烈熏陶,宽容之心在学生内心扎根并蓬勃成长。

四、运用典型警示法组织政治教学

初中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又有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内容。针对学生思想或行为上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警示提醒,让他们不以恶小而为之,特别是要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使学生从思想上牢固建起防护墙,让行为习惯、言行举止都更加有规矩。例如在《筑起“防火墙”》一课教学中,笔者精心选择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四个案例,从这些案例着手让学生深入分析,分析犯罪行为的起源、思想根源,让学生树立遵章守纪守法意识,同时要培养他们及时反思自我、认真寻找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习惯。知不足然后能改,鼓励他们从自我反省中发现问题,体现对自身成长的约束自律功能。

五、运用案例分析法组织政治教学

初中生学习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只要是代表性的共性问题,就可以选取案例分析法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更加接近生活化情境的案例分析受到教育引导,对自身的思想成长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例如在《成长不烦恼》一课教学中,笔者选取了两个案例,讲述的是初中生在学习成绩下降、与人交往困难的案例,他们的烦恼是什么,造成烦恼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破解这些烦恼,这是笔者交给学生分组研究的三个问题。所选取的案例在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更加接近他们的生活,从案例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更是对学生生活态度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烦恼,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巧妙的措施予以化解。有了生活化情境的分析与引导,学生在思品中所探讨的内容,某种程度上更是内心的思路想法,对生活中出现类似问题的解决能够起到较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六、运用观察研究法组织政治教学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要,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研究,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研究。例如《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浏览、向父母咨询等方式,搜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本地区发展的差异,从经济总量、工业产值、财政税收等大的经济指标,到基础公共设施、学校医院建设水平、群众收入水平、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变化等方面,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资料搜集法与对比分析法相结合,进一步感受改革开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通过观察分析所研究出来的结论能够入脑入心、记忆深刻,是建立在理解分析基础上的答案,同时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深入分析的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内在需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广大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改革,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加适应学生身心特点与教学改革需要,成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张万古.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J].网络财富,2010(18).

[2]李淑敏.浅谈初中政治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魅力中国,2009(11).

猜你喜欢
初中政治新课改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