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照进现实

2015-09-10 07:22王雪花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学习兴趣

王雪花

摘 要: 高中生的课业非常沉重,学生大多重理轻文,加之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枯燥乏味,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历史时间、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影响等,学生觉得学得憋屈,没有学史的欲望和兴趣,总觉得学史没有什么用。然而,历史教育有重大意义,第一,是要让年青一代懂得做人的道理。第二,是要他们懂得历代的治乱兴衰,培养他们的政治兴趣,关心当前政治形势。第三,是历史前途教育,要引导他们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为此,高中历史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让死去的历史活过来,即历史教学要强调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达到历史教育目的。

关键词: 历史与现实 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

我们从历史中走来,生活在历史的天空下,我们在前人的双肩上打磨今天。雷蒙·阿隆说:“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习近平指出:“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摘自习近平:了解历史才能搞清未来的讲话)那么,历史教师该如何关注学生经验,增进历史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搭建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实现历史学科教育价值呢?改变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学而无用的学科的看法。

新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作了具体说明:“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理念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现代公民素养的“人”。那么,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该如何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在思想和智慧的碰撞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判断、养成公民意识呢?无疑是在历史课堂上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体现其时代精神。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做法。

一、在平常教学中做到专注课堂、心系社会、聚焦热点,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历史学、不与现实割裂的历史学,真正展示历史学科特有的时代性和人文性,重视价值引领,突出人文素养。如在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引用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而又感兴趣的实例,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1.赵本山、赵海燕在2005年辽宁电视台新年晚会上主演的小品《出名》,讲述的是耿老汉为救落水儿童而出名之后的事。就耿老汉救人这件事体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 )

A.孔子“仁者爱人”说 B.孟子“性善说”

C.荀子“性恶论”说 D.墨子“兼爱”说

2.“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你能找出以下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哪三家学派的精神呢?

当仁不让 塞翁失马 守株待兔

二、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写读史笔记和读后感,以增强学生的精神厚度感,提升学生的人生丰富度。让学生体悟和感受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完善自己。如:班上一位学生读了一篇“官位不能随便送”的历史小故事后,写道:人不能不讲情义,但切忌因情义逾越自己的为官底线,官员只有公私分明,才是维护情义的长久之策。做官公私分明才是为官之道,献身于人民才是为官之本。

三、在平常的测试卷中,选取和命制一些具有时代价值取向的题。即从历史角度引领学生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认清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提高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史学独特的社会功能。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通过材料与设问引导学生了解现实问题、培养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立意愈发明显。为此,在平常的测试卷中,可选用一些高考的典型试题,也可选择一些真正有效体现时代价值取向的材料题。

四、选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好莱坞电影,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引导学生分析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表现和原因。

五、引导学生写一些历史小论文,并做历史小课题研究。如:走在时尚前沿的古代中国服饰等。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如,让学生结合身边的重大事实讨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捡馅饼还是接飞刀?

六、利用一些重大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日等,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排一些历史课本剧等,让学生从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汲取历史的智慧。

总之,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联系现实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没有现实使命价值的历史教育教学缺乏生命感,不能让学生将历史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的历史教育教学也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摘自历史教学之要——郭富斌老师中学课堂教学研究之二)当历史与现实交融,历史课堂也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学习兴趣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