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培养工程机械操作手的几点思考

2015-09-10 07:22张耀飞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教学思考

张耀飞

摘 要: 目前,虽然工程机械操作手已经相对饱和,但是普遍还存在能力素质偏低,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工程机械操作手的能力素质成为制约工程机械施工领域发展的关键一环,工程机械操作手的培养问题日益突出。

关键词: 工程机械操作手 培养措施 教学思考

一、当前工程机械操作手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

第一,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部分企业或者培训机构为了节省设备操作费和燃油费,过多地安排了理论授课,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限制了其实装操作技能的提高。

第二,重技能轻应用。很多工程机械专业职业技术学校都把提高机械操作技能作为主要目标,实际训练中往往局限于教室和训练场,结合施工任务的机会缺乏,以致操作手在真正上岗之后,对于复杂多样的施工工况和各种突发情况都措手不及。

2.缺少一套系统、完整、规范、高效的培训模式。

第一,培训流程不系统,知识传授不完善。这是造成操作手对工程机械相关知识学习不够系统、透彻、深入,制约工程机械操作手向高素质发展、工程机械操作手培训向全面化推进的重要原因。

第二,培训周期不完整,后续培养跟不上。企业一般都要求用有经验、成熟的操作手,大量的新生力量得不到锻炼,以致新生操作手很难得到锻炼,人才层次结构两级化严重。

第三,培训机构不规范,培训质量难保证。某些培训学校为节省燃油费和设备操作费,除过多的安排理论课外,还提供过于陈旧的设备给学生练习,或者假冒培训学校,骗取学费,以致学员毕业之后很难上岗就业。

第四,培训方法不高效,培训效率难提高。除培训学校外,目前“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仍是国内较为常见的工程机械操作手培养模式。在学习期间师傅和徒弟是师徒关系,但在徒弟工作之后,师徒关系就变成了竞争关系,这就势必导致部分师傅对于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倾囊相授。据了解一个新生操作手必须在师傅带领下至少一年才能独自承担施工任务,培养效率偏低。

3.考核机制不够系统完善。

第一,人才层次划分不明确,目前,所有操作手在通过学校考核之后统一颁发职业资格证书,随后判定一个操作手能力素质高低的仅仅就是依据工作经验,各层次人才划分不明确,没有相应的评定标准。

第二,考核标准不够明确,考核制度落实不规范。无证者可能技能纯熟,持证者可能并无实操能力,甚至有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考生不必参加考试,只需缴纳一定费用,便可以协助考生办理职业资格证书。

二、培养工程机械操作手的措施

1.针对培训对象特点实际,扎实搞好课程设计。

第一,分析对象特点,调定培训起点。分析培训对象特点是测定培训需求、准确把握培训起点的基础前提,其内容包括培训对象的认知基础、岗位业务和个性需求。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层次、分级别进行培训计划的安排,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计划。

第二,丰富训练方式,提高培训效率。一是以理论学习为起点,打牢训练基础。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培训、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提高理论学习效率。二是以“问题解决”培训方式为引导,增强训练实效。师傅提出问题、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积极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变成“会学”,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提高实际能力的培训目的。三是以案例培训为平台,突出操作手综合能力的提高。四是以施工任务为背景,锻炼操作手的实际作业能力。

2.立足现有条件,形成专业配套培训机制。

第一,总结经验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工程机械操作手培养中的培训师傅在专业方面各有特长,能力素质各有高低。因此,通过经验交流,规范统一培训的知识点,更有助于全面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师傅的能力。

第二,统一规范知识点,形成配套教材。所有培训师傅集思广益,将操作手要学的知识点归纳统一,总结规范,编入教材,除此之外教材还应包括学生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依据。

第三,规范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率。选拔具有出色的机械操作技能、深刻的安全操作理念和熟练维修保养能力的操作手作为培训师傅,并且培训师傅所带学生通过考核的合格率和每月的工资、奖金挂钩,可很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率。

第四,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整体素质。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液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工程机械中的广泛应用,工程机械更新换代的频率变快。各企业可定期组织操作手对新机械的各项技术进行学习,保证操作手的能力素质跟上机械换代的步伐。

3.健全考核和后续监管制度。

第一,建立分层次考核制度。对于工程机械专业职业技术考核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通过相应的考核之后分别发给初级证书、中级证书、高级证书,保证整个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富有层次性。

第二,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工程机械都是一些笨重的“大家伙”,操作危险性较高,如果操作手能力素质不高或者安全意识不够,那么不但会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隐患,甚至也会威胁到自身安全。因此,在工程机械操作手走上机械操作岗位,进入施工工地和作业现场之前,必须通过严格考核。

第三,设置后续的监理制度。在操作手走上施工岗位后,后续还应进行长期的监管,包括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要求,操作手的操作技能是否合格,可借鉴“汽车驾驶证”的扣分、年审等制度。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于操作手的要求必将越来越严格,只有不断优化完善操作手培养模式、提高操作手自身的能力素质,操作手的未来才会美好。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教学思考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