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让历史课堂更高效

2015-09-10 07:22顾迪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动静结合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顾迪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和普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逐渐深入课堂教学中,现阶段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步发展,这不仅顺应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更符合新课程对于实际课堂教学的理念。高中历史知识主要是以初中历史的学习作为基点进行的,以更广泛、更全面的中外历史为基础内容,实现学生以史为鉴,振兴中华的学习理念开展的教育课堂,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开展“动静结合”的高效课堂。所谓“动静结合”就是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中将静态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共同合作、竞争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动静结合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动静结合”教学方式需要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让学生通过体验教师开展的多样方法感受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在深入教师设定的课堂中实现动和静的学习目标。由于历史知识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教师要在端正的历史态度下进行教学,在学习和回顾历史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利用启发、串联和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启发动态思维,巧用静态知识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要积极促进学生实现学习过程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利用有限的“静态知识资源”设计动态的学习思维,让学生通过在动态课堂中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在活跃思维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活跃学生思维。首先,要想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需要教师引导,历史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源和报刊资源获得,让学生通过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和时事政策对历史学习进行全面了解。历史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人文学科需要教师利用学生的能动性共同开发图书馆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课下活动作业”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下节课需要了解的知识,然后推荐学生查阅哪些相关资料,例如在“开国大典”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解释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历史知识的“动态播放”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随着历史影视作品的逐渐增加,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视频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由于一些作品过于夸大事实,因此教师要谨慎选择与历史相贴近的影视作品,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剧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助于降低教师的课堂讲解的难度。视频作为动态的知识需要教师通过“划重点”的方式进行重复和回忆,再经过与课本知识进行对照启发学生的活跃思考,视频的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历史知识,在加深印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例如在“卢沟桥事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影中注重对战士们保家卫国的热情、奋勇抗敌的英勇进行体会,进而牢记民族耻辱为祖国伟大复兴努力学习。

二、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创建动态高效课堂

动态高效课堂的创建需要教师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并合理应用到历史课堂中,在学生经过“动态”的学习过程之后,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实现静态的“分析、记忆、总结”学习。

1.开设问题情境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进行高效学习。交流作为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通过对学生历史知识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进行具体合理的分析,从而明确问题情境教学的难度范围,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提问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经过问题情境的教学和学习结束之后,学生要根据本节内容的学习进行整理归纳达到静态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学“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通过对学生设计“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有什么?”“基本经济特点是什么?”“古代农历建设状况”等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完成课堂学习的过程。

2.开设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借助合作学习的力量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动态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通过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优势的了解将学生划分小组,教师通过小组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实现课堂内容的学习。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教师进行归纳和补充,在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交流、协商建立人际交往关系。在小组讨论、共同学习的动态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静态知识思考、总结,通过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多样趣味性。

三、重视课堂阅读,实现“动静”平衡

历史课堂中的“阅读”环节作为重要的静态学习需要得到教师重视,“阅读”作为重要的知识获取方式不仅是重要的学习手段,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静态”学习的乐趣所在。为了提高静态阅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阅读学习课堂设计“发言”环节,通过学生对历史课本、历史资料和历史史实了解谈谈对这一事件的认识,通过自身的认识谈谈对自己的感悟和影响等。教师还可以选取一部分学生经过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课堂“讲学”,以“临时教师”的身份向学生普及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实现“动静”的有效结合,从而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完成知识面的拓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讲课”进行评价,根据知识的系统性、正确性进行补充归纳,从而导入和引出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自然地融入课堂学习气氛当中。

根据“动静结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高效实行情况我们可以得知,只有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作为学习的催化剂,将课堂的“动态思维学习”和“静态记忆总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打造高效的、科学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侯晓琴.论音乐课堂中的“动”、“静”结合[J].音乐时空,2015,09:138.

[2]张健.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动静结合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动静结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研究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例谈“动静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