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5-09-10 20:05郑秀波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郑秀波

摘 要: 化学方程式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目标,更是化学区别于其他科目的特殊语言。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运用离不开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及原理的掌握。本文就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能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原理的注意事项分析了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学策略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为化学的初学者和使用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明了的描述方法解释化学反应。因为在化学方程式中包含丰富的信息,它是学生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石,所以教师尤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高中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基本原理及其指导作用,对于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的认知水平、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学生化学成绩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虽只有简洁的公式,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它包含了化学反应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反应条件(通电、温度、点燃及催化剂等),以及用箭头表明了反应生成物质的不同状态。因此,化学符号和数字都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每一点的误差都会导致整个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发生变化甚至导致化学方程式的错误。

例如,碳酸氢钙的溶液在加热或者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水及碳酸钙,那么这个方程式则为:

2CaHCO■=CaCO■↓+H■O+CO■↑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加热是表示反应所处的状态,反应物前面的“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生成物中的CaCO■、H■O及CO■前面其实都有“1”只是为了方便书写而省略了。“↑”表示该种生成物是气体,“↓”表明该种生成物会在溶液中沉淀,没有符号的说明会让看到的人产生误解和困惑。因此,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学生学习化学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原理

所谓的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准确计量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过程满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但是,在化学反应的实际配平中,主要是利用反应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总数在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也是保持不变的,因为原子数和元素种类的不变标志着总质量不会变化。这样的化学规律对于学生学习化学,以及解答相应化学方程式的考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高中化学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类定理,这不但会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会让学生在应对化学方程式的考题时更得心应手。

以这样的规律为前提,即便是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学生也能单独完成;更能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对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学生才能够真正明白化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也能加强对于化学反应原理和现象的融会贯通。

例: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HCHO+[Ag(NH■)■]OH—(NH■)■CO■+Ag↓+NH■↑+H■O的反应配平中,( )是正确的。

A.HCHO+4[Ag(NH■)■]OH=(NH■)■CO■+4Ag↓+6NH■↑+4H■O

B.HCHO+4[Ag(NH■)■]OH=(NH■)■CO■+4Ag↓+3NH■↑+2H■O

C.HCHO+4[Ag(NH■)■]OH=(NH■)■CO■+4Ag↓+6NH■↑+2H■O

D.HCHO+4[Ag(NH■)■]OH=(NH■)■CO■+2Ag↓+6NH■↑+2H■O

该化学反应是常见的银镜反应,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若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质量守恒的规律进行分析,这道题目就十分简单。

首先,从Ag的原子总数守恒也进行分析,因为反应物中的Ag是4,所以生成物中的Ag也肯定是4。那么D选项被排除。

其次,N原子的数目是4×2=8,那么生成物中也应该是8=2+6,因此B不符合条件。

然后,氧原子的数目,反应前有1+4=5个,反应物中应该是5=3+2,因此A被排除;同理,可以根据H原子的数目来排除A。

最后可以得到答案是C。

例2:某同学在交上来的实验报告中,因为字迹模糊不清,导致该方程式中部分数字无法确定,假定其为X与Y,则该反应方程式如下:

2C■H■+YO■=XCO■+2H■O

若交由你来进行方程式的完善,这个X、Y应当分别是( ),( )

A.5 B.2 C.3 D.4

遇到这一类有两个未知数,无法进行确定的,就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方式。先对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进行求解,再根据多个条件求解第二个未知数。不难发现,Y所代表的氧原子的数量,其构成2Y=2X+2,所以不能先对Y进行求解。

再对X所代表的碳原子进行求解,则有:X=2×2=4,可以确定X=4.

从而可以得到2Y=(2X+2)则Y=X+1=5

所以,答案是D,A。

三、结语

在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方程式所代表的现象和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完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只有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独立运用知识完善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学方程式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常如正.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1:76.

[2]陈女婷,洪兹田.浅谈“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教学功能与价值[J].化学教与学,2014,06:53-54.

[3]卢宁.高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技巧[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12:69.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