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权重在为民

2015-09-10 20:40胡忠雄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用权老百姓权力

胡忠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進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严以用权”要注重做到“三个把握”。

把握权力的本源,做到为民用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只有一个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真正做到摆正位子、俯下身子、挑起担子,一门心思造福广大群众。所谓“摆正位子”,就是要给自己准确定位,即自己本来就是百姓,不能“当官做老爷”。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把自己摆在与老百姓平等的位置,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到老百姓当中去,这样才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支持。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手中权力欺压群众,就是对共产党的背叛。”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和位置来思考问题,行使权力。所谓“俯下身子”,就是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实实在在地帮助老百姓做一些实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时刻心里想着百姓、装着百姓,以深切的民本关怀赢得百姓的支持。所谓“挑起担子”,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给予极大的信任和期望,我们必须把加快发展的担子挑起来,始终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扎扎实实为百姓干实事。严以用权和干事创业不是对立的,“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遵守规矩不能无所作为,要用权敢担当、积极主动作为。

把握权力的本质,做到秉公用权。“公生明,廉生威。”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我们的权力姓“公”不姓“私”,必须公正用权、廉洁用权、按规矩用权、自觉接受监督来用权。要始终做到“公”字当头。习总书记强调,“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作为领导干部,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为民不为己,始终把“公”字摆在首位,在思想上划清楚公与私的界限,在行动上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任何时候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真正做到公正用权、公平处事、公私分明。选人用人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权力,要坚持公道正派,严格按照程序选人用人,不以个人好恶、亲疏远近划线,不搞团团伙伙、任人唯亲,要以公心提高公信。要始终做到清廉自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心有戒尺,干净做事,从严律己、廉洁用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管得住自己,也管得住身边人。面对金钱,要牢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的告诫,绝不起贪恋之心;面对亲友,要把握分寸,不能因亲情而违背原则;面对美色,要洁身自好,不能自甘堕落。

把握权力的本性,做到依法用权。习总书记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依法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权力的边界就是法治,对领导干部来说,坚持依法用权,前提是把握好权力边界,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自觉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用制度管住权力运行,切实从制度机制上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一方面,“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行使公权力时,必须符合权限,符合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符合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要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努力使政府及政府部门按照“权力清单”履行职能、行使权力,依照法律流程运行权力,坚决防止乱作为、滥作为。另一方面,“法定职责必须为”。按照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加快建立“责任清单”,让各级各部门依照“责任清单”,切实履行分内职责,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尽最大可能发挥公权力的职能作用。

(作者系中共益阳市委书记)

猜你喜欢
用权老百姓权力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立足岗位 严以用权
严以律已筑防线 严以用权促发展
用权先拧紧法治“发条”
严以用权必须做好“加减乘除”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