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分析研究

2015-09-10 00:12李明
考试周刊 2015年87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分析研究

李明

摘 要: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建设事关多个环节与因素,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对教学模式进行充分改革,体现学以致用原则,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及强化家庭生活的联系,全力推动教学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建设 分析研究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着眼于高效课堂建设,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益,以及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笔者多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究,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必须体现差异要求

初中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差异客观存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各地各学校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各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从师资力量到教学课程执行的严谨程度及教学拓展效果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城市学校好于农村学校,中心学校好于边缘学校,这就导致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着眼于这样的差异,可以在接收一个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之后,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进行摸底,为每一位学生画像定格,从而体现在教学中设置不同的目标要求。许多教师在购置差异性目标要求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无论哪一个层面都对应相应的一批学生。设置分层目标最大的优势在于让学生寻找到与能力发展基础相适应的目标体系,而且教师在课后要加大中级、初级层面学生的巩固提升力度,借助于各类课外拓展活动帮助他们夯实信息学习基础,为下一步跟上全班的步伐节奏奠定良好基础,这也是设置差异性目标要求的出发点。

二、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必须创新教学模式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的模式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如果墨守成规,死守老一套,还是以自己的讲解灌输为主,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实际学习成效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开展教学模式创新是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深入的重要抓手,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工夫。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将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全面参与、有效互动的活跃过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例如在Word内容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走上讲台代替教师讲解,这一模式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目光。担任教学任务的学生事先经过认真的学习研究,也掌握了操作要点,特别是在指导其他学生开展页面设置、字体变换、行间距与字间距设置及一些其他操作的环节,坐在台下的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同步操作,担任讲解任务的学生也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感,这样的氛围有效增强了学生之间互动的成效,对操作要点的掌握更加牢固。除了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担任教学任务之外,笔者还发挥竞赛作用,让课堂充满竞争氛围。在图文混排内容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按照要求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对每个小组完成的作品在全班进行评价评比,推选出最具特色的优质作品,这样的竞争氛围让学生更加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必须体现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学科的一大特点是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细化到学生的生活圈也有许多运用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立足教材开展操作要点讲解示范,更要运用生活化的素材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在学以致用中提高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了Word文档及图文混排等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学小报的编辑设计,怎样安排版面,怎样穿插图案,以及怎样进行文字的编排,可以将教学中相关的要点融合进去,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当学习的操作要点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自己的作文成为文学小报中的一部分,而且版面设计得非常精美,对学生来讲是美的享受,成功的收获,会充分激发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头像、图片制作电子贺卡,图像的剪切调整、电子贺卡的设计都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在掌握操作要点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投入程度,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更加充满兴趣,更加投入。

四、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必须营造和谐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初中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信息技术学科如此,对各学科都具有同样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温和的语气可以使学生消除学习的紧张情绪,与教师能够有效互动。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对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取得的进步予以充分肯定,无论是中级、初级还是高级基础的学生,都应当确定他们横向纵向评价的标准,多给予他们激励性评价,使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成功幸福,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动力的目标。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基础好的要积极帮助基础差的,同一个小组里面掌握较好的要帮助掌握迟缓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营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既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五、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必须强化家庭联系

高效课堂的建设离不开家长与家庭的配合,广大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强化与家庭家长的联系,借助于信息技术平台,如校讯通等,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要求家长能够为学生在家庭中学习信息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鼓励家长购置电脑、开通网络,同时要求他们对学生的上网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和有效监督,上网浏览科学文明、进步积极的信息,搜集与学习活动相关的资料,为学生健康上网绿色上网营造一道坚强的屏障。另外,家长要和学生一起积极探究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尝试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例如运用电子表格记录分析家庭开支的变化,帮助父母制定家庭开支预算表,进行科学理财。再比如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qq群,便于平时便捷地开展沟通交流等,这些方面对学生与家庭拓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特点和学科特色,整合各类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斯庆和,钟小勇.信息技术能为学校做些什么[J].人民教育,2012,(06).

[2]莫佳妮.上好信息技术课,推进信息素质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2,(10).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分析研究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新时期企业员工执行力培训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