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5-09-10 00:12王晓蕾
考试周刊 2015年87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王晓蕾

摘 要: 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鲜明的主题。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创业 原因 存在问题 对策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因分析

促使一些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而非作为雇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整个全球经济恢复缓慢,中国经济难免受此影响,大量企业受到波及。此外,中国经济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当前面临瓶颈,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保持高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企业生存、利润,很多企业采取了减薪裁员的政策,对新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降低。在无法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就选择自主创业。

2.家庭的影响。不同家庭中,父母的职业、身份、经济收入、人际交往、对子女的期待等对高校在读学生的创业影响很大。有些大学生家境优越,根本不用为生计担忧,所以可以选择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子女,其父母对其创业更容易提供支持与帮助,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创业相对而言更为容易一些。特别是一些南方父母是经商的大学生,从小就对创业有浓厚兴趣,同时有一定资本。

3.受创业教育的影响。创新精神与能力是创业的重要品质,现在中国高校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思想的培育,很多学校专门设立创业学院帮助大学生创业,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与资金扶持,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条件。

4.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大学生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对未来有美好向往,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其次,大学生在高校里学习了大量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功底,特别是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更容易进行创业。再次,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很多不愿意被传统观点所束缚,有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强烈愿望,构成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最后,创业对大学生最大的吸引之处在于,能提高能力、增长经验,获取可观的收入,实现人生理想。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仍不完善。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和高校开始逐步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业教育开展较晚,仍不完善,形式化严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整体上仍偏弱,与长期缺乏创业教育有关。一方面,很多高校将创业教育当成一种观念而非指导思想,尚未真正纳入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甚至有的高校对创业教育十分排斥。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形式化严重,更多的是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举行创业讲座等活动进行,内容有限且缺乏系统性,没有从整体上实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

2.创业资源有限。目前,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和大多数高校将创业教育的对象设定为全体学生,但真正能够得到创业支持的人数却很少,大部分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的创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只有少部分创业团队或个人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创业培训及资金支持,导致创业资源的受惠者大多是少数学业成绩优秀、创新意识比较强的学生。

3.大学生创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盲目性强。一些大学生对创业理解不足,将开个咖啡店、小吃店、花店、家教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称之为创业。这种创业产品相对层次较低,没有技术含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获得一席之地,所以大量学生创业活动失败。一些大学生空有一身热情,由于缺乏必要指导,大学生创业时往往没有相关经验管理经验,市场观念较为淡薄,对战略制定、市场营销等一头雾水,对于创业往往是一哄而上,出现问题时又一哄而散。

4.创业资金缺乏。对于大多数创业大学生而言,最难的就是资金不足。由于刚刚步入社会,大学生很难从银行贷款,即使有风险投资,也仅是一小部分人可以得到。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旨在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广大小微企业仍然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为了急需的资金,以很低的价格出售股权或者是技术,当企业步入正轨,开始盈利时,对之前的协议又有所不满,要求修改或毁约,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声誉。

5.市场壁垒较高。我国对很多市场实施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要想成立一个企业,要耗费足够的时间、精力、耐心“跑”各种各样的相关手续,耗费大量前期成本,其中很多属于沉淀成本,无法挽回,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严重阻碍。

三、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

1.大力发展高校创业教育。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学生不同的创业需求,从课程的总体规划、分科要求和具体内容开设多种多样的创业课程,教会大学生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的程序和筹措资金的渠道,了解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原则,防止违规操作,帮助其少走弯路。建立大学生创业跟踪机制,对毕业后创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情况及时跟进,建立起后期的咨询服务平台,让其成为创业者与有创业意愿大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平台。加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创业实习机会、地点及设施,加大创业经费的投入,更新教学实验设备,创建创业实验基地,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业便利。广纳贤士,建设高素质的创业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专职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注重吸纳社会中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创业导师。

2.加强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支持。一方面,坚决有效落实已有相关政策,保证大学生创业从中受惠。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供给更多优惠措施。对大学生创业进行信用管理,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创立更多的创业基金,发放更多创业贷款,使更多大学生获得创业资金。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保护创业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有效的创业激励制度,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创业者进行表彰,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创业者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脚踏实地,明确创业动机,树立坚定信念,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努力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为创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创业活动提供启示。培育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学会广交朋友,积累各方面的人脉资源。

参考文献:

[1]郑磊.创业型经济视角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J].中国商贸,2015,(5).

[2]王珍.探究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

[3]黄莉.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轻工科技,2015,(4).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