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化教学模式浅探

2015-09-10 07:22魏香芝
考试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魏香芝

摘    要: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探究、尝试”。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只有这样,教学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脚点,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化教学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重视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集中体现自主教育的思想。因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自然需要自主,提倡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开放型、自主化的教学模式。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自主化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主动灵活地驾驭课堂,是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基础和前提。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主探究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中。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才能自主探究。

教师的自主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教师必须用全面的素质教育思想,落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教法,把教材知识固有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顺序有机统一起来,设计科学合理的过程。如在一堂研究市场营销的数学应用课中,引出这样一段开场白:今天这节课,大家都是商场经理,商场里现在有10元的1200毫升的可乐和2元的200毫升可乐,你能推出优惠措施进行促销吗?学生异常活跃,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展示三条措施:买大送小,一律九折,满30元一律八折。然后推出:班级野炊班委准备为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可口,该怎么买?转变角色,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境不仅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教师自主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是否达到最佳效果。应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与积极性,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媒体,让学生主动观察、讨论、探索知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口、脑、眼、手)参与教学,坚持启发教学,在知识衔接处、转折处巧妙设疑,显示出高超的课堂调控水平。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重要条件。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设计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劳。有人说: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再说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个性发展的教育,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只有这样,教学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脚点,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在教学“四则运算的顺序”时可以进行如下设计:为了满足班级活动需要,班委决定购一些器材:35元的足球,12元的羽毛球拍,20元的小篮球,2元的跳绳,15元的乒乓球板,2元的象棋……请你帮助班委计划一下,该怎么买?并算出总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得到自主探究的机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并且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能够得出结论。教师再板书出几种方案,如有的学生说买足球2只、跳绳20根,就列式35×2+2×20,教师稍加点拨: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此时学生已完全明白此种四则运算的顺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仅享受到乐趣,而且探究到规律。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提供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机会,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自主性。

三、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体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核心和关键。

数学的本质是思维,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指标是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落实素质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力是核心,也是课堂教学自主化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第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设计合理的过程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思维训练材料,在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多方感知获得较丰富的感性认识;第二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与策略;第三要提供创设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思维,并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问题的意识;第四要不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为学生创设发挥创造力的情境,发展和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与方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上黑板画两个长方形,想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为什么?再在长方形演示器上演示这两个长方形,再在学生推导出长方形面积公式后,提问: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再出示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想:怎么求面积?又出示已知周长和长的长方形,思考:如何求面积?还可以出示已知面积和长(宽)想:怎么求周长或宽(长)?最后出示:怎么才能用最小的篱笆墙围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面积?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深入,认知冲突不断,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尝到自主探究的乐趣,而且开启自主探究的源泉,始终保持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化的有力保证。

学生在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即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设定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组,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同进抓好“两头“,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敢于提出新的想法,使全体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积极引导,互动互助,动脑动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自主与创新中形成发展性、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谢文秋.把小学数学课堂还给孩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