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 07:22郑洁
考试周刊 2015年4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郑洁

摘 要: 信息技术应用是当前时代的主流,用于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更是相得益彰。本文就目前学生面对课本学习古诗文兴趣不浓厚这一现象提出把它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这一建议,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于古诗文教学的可行性和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借此丰富古诗文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古诗文教学 教学策略

1.引言

据笔者三年教学实践观察,初中生对古文学习兴趣不浓厚,古文教学处于低谷阶段,一个来自语文论坛的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随着年级升高逐渐递减,“初一年级喜欢古文的高达66%,初二和初三分别为44%和43%,不喜欢的则由初一的25%上升到初三的55%,学习古文的兴趣同学习基础有明显关系,学习成绩越差,越不喜欢古文”①。学生认为古文枯燥乏味、词句难懂,内容离他们的时代较远,没有品读的欲望,甚至还有学生认为学古文对当前社会实用性不大,更失去学习古文的兴趣。因此,笔者提出把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应用于古诗文学习中,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

2.信息技术应用于古诗文教学的可行性

2.1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很大,据笔者对当地农村学校的调查,基本都有多媒体教室,甚至有的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为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硬件设施基础。

2.2新课标指出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2.3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多媒体融入学校教育中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2.4信息技术能承担起课堂教学任务,比教师用手、用口教学更能拓宽课堂的空间和内容,使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信息技术应用于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要完善古诗文教学,多媒体是不可或缺的。

3.1创设情境,穿越时空。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弥补传统古诗教学枯燥和乏味的不足,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学生在短短几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意境,倾听古人的情思,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入景,学生的听觉、视觉得到充分调动。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播放一段“赤壁之战”的视频,让学生深切体会那种英雄豪情。另外,配乐示范朗读,创设意境。古文有一些字词之音不同于现在,还有些长的绕口的不同于现今语法规范的句子,需要示范朗读,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文的节奏和韵律,再加上配乐,能体会其中的意蕴,更好地把握古诗文基调。如学习《〈论语〉十则》时,配上古筝伴奏读论语,感受古人的精气神。

3.2加大教学密度,提高效率。

3.2.1多媒体把古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前人评论等提供给学生,把口授难以讲清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正确、生动地反映出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如学习《春望》时,首先由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大多只能了解并搜集到有关作者杜甫的生活朝代,如他的字、号等简单内容,而对于杜甫的诗歌地位及诗风了解甚少,这时出示如下幻灯片:写作背景,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作者,而且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更深刻地理解诗词作品。

3.2.2展示古文翻译,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节省时间。学生译文时只是略通内容,不能做到翻译要求的“信”、“达”、“雅”,更不能把握重点字词,如古文常出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重点字词释义等,这些都能通过多媒体承载,幻灯片还能通过不同颜色标绘使重点突出。

3.2.3呈现习题训练,反馈巩固。把之前提到的内容用习题在幻灯片上展现,让学生自主检测,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能把本课知识和课外知识放在一起展示让学生比较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3.2.4补充链接资料,拓展学生阅读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如在《天净沙·秋思》课堂后用多媒体展示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进而深刻体会思乡情。

结语

多媒体对古诗文教学有很大作用。但要注意忌用多媒体完全代替黑板,课堂被多媒体控制,否则,语文教学将被多媒体遮蔽。

注释:

①张翔,庞宝文.关于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EB/OL].http://bbs.ruiwen.com/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696, 2004,8.

参考文献:

[1]张翔,庞宝文.关于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EB/ OL].http://bbs.ruiwen.com/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696, 200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