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视域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

2015-09-10 07:22王娟孔亮
中国远程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信息传播慕课

王娟  孔亮

【摘 要】

随着慕课(MOOCS)研究的普及和发展,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课程成为推动和实现在线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开放课程的一种,其发展程度如何,未来该如何发展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此,研究借鉴信息传播理论,在梳理信息传播概念,辨析信息传播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关系基础上,从传播者统筹、传播内容创新、传播环境保障、传播渠道融合、受众需求满足的信息扩散出发,构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系统。意在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质量,为开放课程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信息传播;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4—0049—07

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互联网交互平台、电子书包、3D打印等新型交互媒介的出现,在线学习和大数据的兴起,MOOCs(慕课)研究如火如荼,出现了SPOC(私播课)、MobiMOOC(移动公播课)、DOCC(分布式开放协作课)等教学新模式,有学者称之为“后MOOCs”时期。[1]MOOCs与我国正在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下文简称共享课)在建设目的和形式上极为相似,都是通过建设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开放式的在线教育系统,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2]截至2014年12月,已在爱课程网推出1,766门共享课,其中本科课程1,116门、高职高专550门,网络教育课程100门,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在线教育的蓬勃生机。但“后MOOCs”时期,如何建设共享课,增强高校竞争力,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的重要课题。本文意在MOOCs建设背景下,提高共享课的建设质量和辐射范围,构建学习型社会,从战略高度加快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速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

一、关于信息传播

(一)信息传播概念及特征

信息时代,传播是信息得以和物质与能量一起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的运动形式;简言之,“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3]《大英百科全书》将信息传播界定为:“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它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交换信息的方法。”也有学者定义为:用任何方法或形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传递、交换或分享任何种类的信息的任何过程。笔者将其定义为:信息的发布和扩散,即信息从信源发出,以物质和能量为媒介,跨越时空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信息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传播过程的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二是传播过程的序列性。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信息的流向依次实现各自的功能。三是传播过程的结构性。即该过程的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信息传播的研究范围包括传播本体、传播过程和模式、传播内容、传播通道与媒体、传者与受众、传播环境及传播效果。

(二)信息传播与教育传播

从教育广播到教育电视,传播理论一直占据着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主导地位;从Shannon和Weaver(Shannon,1949)的信息理论,到Wiener(Wiener,1950)的控制论及Berlo的传播过程模式,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一直将教学/学习问题看成是传播问题。[4]作为教育技术学信息论理论基础的教育传播学是研究教学中信息知识的传递与接收的理论学科。从信息论角度看,教学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从信息传输机制来看,教学信息通过传播者采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应用信息传播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学习者,并在传播者和学习者之间产生双向交流的过程。

因此,信息传播和教育传播的本体都是信息,都是传播者借助媒介开展的信息传播活动,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紧密相连。目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为特征的信息化和信息泛化,极大地冲击了信息传播的原有规则和运作方式,使得网络教育环境下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受传者和传播效果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教育进入了泛信息化时代。Simens认为,网络时代知识形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个体、群体和组织之间不断流动循环的,学习是沟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过程。[5]

二、信息传播与精品资源

共享课的关系辨析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可以看做是“用于探究、交流、建构、表达的媒体技术”,其本质是创新,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理念实现教育信息化。用传播学理论来研究媒体与教学过程,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途径之一。共享课借助信息技术,以网络为载体,形成了一个意识(主体)对另一个意识(客体)的关系,这构成了传播关系,其本质上是一种教育传播活动,具有信源动态性、非线性、多元化,信息组织局部有序性和整体无序性的网络传播新特征,它改变了传播的结构方式,形成了以多向交互为特征的无中心(多中心)信息传播结构,必将开创社会信息传递的新方式。

(一)在发展历程上,共享课与传播媒体的发展密不可分

网络使得学习者从庞杂无序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利用有用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从一定程度上营造出自由、平等、兼容、共享的话语环境,可以方便地对信息进行聚类、整合、延伸和拓展,其信息流动呈现出多级性、连通性与非线性特点。随着“传统媒体技术”逐渐走向“数字媒体技术”,共享课应运而生,它突破了人际传播的局限,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开创了新的信息接收方式,具有主体多元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过程开放性等优势。

(二)在传播过程上,共享课与社会信息传播高度相似

信息传播必须遵守相应的文化属性和政治规则,共享课建设也必然要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两者在这点上具有高相似性。网络是一个社会再生产的环境,传播是为了共享某种信息资源。[6]网络传播由传播者之间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流组成。从信息来源看,共享课呈现出“面”乃至“立体网络”的特征;从信息传输机制看,共享课突出表现为传受双方平等互动的信息化教学活动,且已建课程的弱交互和反馈延迟与信息传播的单向传播较相似。

(三)在传播特点上,共享课属于“非在场传播”

在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中,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使得每个“节点”之间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进行信息传递。媒体间的“施——受”过程(推传播)在网络传播中变成了“施受统一”(推拉传播)。现代传播学的研究重点是非感官所及范围内进行的传播,即非在场传播。[7]共享课是在网络环境下建立的一种教与学关系,其传播者多是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传受之间的角色可以相互替代,从这个层面来说,它是一种非在场传播。

三、信息传播视域下精品资源

共享课建设系统构建

一般来说,考察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有三种观点:传媒观、工具观和环境观。传媒观是教育技术的经典思想,它将教学过程看做是信息传递过程。[8]研究依据传媒观,将共享课建设看做是置身于信息空间、信息环境中的信息扩散过程。从信息学角度看,共享课信息随着时间推移,在一定条件下,从信源逐级逐层地传播至信宿并被信宿接受、采纳和利用,使得信息覆盖面由一点弥漫至整个空间,随着采纳应用的扩大,范围也逐渐扩大。[9]只要信息势差存在,只要“低位势”的信宿处于这个扩散域中,就会受到信源的作用。

目前,有学者提出资源建设者应明确资源包含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优质资源的开发;[10]还有学者提出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环境、受众是共享课共享应用的影响因素。[11]要保证共享课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关注外部动力及内部动力,其中内部动力来源于传播系统内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外部动力来源于外部环境对传播系统的作用,二者共同推动着共享课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12]因此,共享课建设可视为由许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包括传播者、受众、信息、通道、环境等要素;这个传播过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没有中心,没有边际,见图1。

图1 信息传播视域下共享课建设系统架构图

通过设计科学、合理、实用的信息扩散系统,展示出共享课建设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传播者是网络空间信息输出方,解决传播什么及如何传播的问题,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发展及传播内容的质量、数量和流向;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收方,以其接受和采纳行为影响传播过程,决定着信息的传播速度、质量和范围;信息是连接传播过程的桥梁,只有当信息传播出去并被受众接受,传受双方的需求获得满足,传播才有效。

四、信息传播视域下精品资源

共享课建设系统解析

(一)以传播者“顶层设计、区域协作、高校结盟、教师支持”为动力

共享课传播者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宏观决策机构如教育部,处于结构的最上层,其影响力是通过各个层次向下渗透;二是中间传达机构如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上对下的文件传达和政策解读;三是高校等组织机构,负责落实任务;四是主持教师,负责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资源的组织与安排等。这几种传播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主持教师是最主要的传播者,决定了课程的传播内容和方式,见图2。

1. 国家顶层设计

对于共享课建设,高层应实行“以规划带建设”的形式,制定课程建设标准、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形成完善的资源服务体系与版权保护机制,促进资源在高等教育系统、学历教育系统、终身学习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定期召开课程建设、评估会议,发挥监督作用,积极吸纳社会各界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和支持,增进校企合作、“政产学”合作,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实现优质资源生产、运营的合理规划,促进知识的创新和转化。

2. 区域协调合作

积极推动共享课建设,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推动区域整合,制定共建共享机制,通过联合办学、捆绑共同发展等多元联动方式实现资源跨校、跨区共享,最终以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建设、管理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13]如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织的“西部地区研究生精品课程大讲堂”,对优质资源共享进行了深度探索,取得了预期效果,走上了典型高校辐射和带动的联盟发展战略。

3. 高校战略结盟

优质资源应加强校际之间的协作,以促进不同高校间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的传播共享。[14]因此,各高校应发挥地缘优势和学校特色,逐步建立共享机制,采用“协同培养”的方式,加强与周边高校、社会各界力量的联系,实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和高校联盟。如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的“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八年来在国内9个省、20所高校进行创新推广,对于优质资源的区域合作、校际合作有着重要启示意义。[15]

4. 教师高效投入

教育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共享课的宏观把关,最终会以某种方式融入微观的课程主持教师对内容的把关建设中。共享课建设需要信息化的师资,以实现新型学习环境构建、多元学习方法践行、全面学习内容创新、智能评价手段应用。[16]共享课建设涉及课程需求分析、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媒体设计、资源设计、网站平台开发与管理、课程宣传推广、经费落实、部门考评及学生评价。因此,新媒体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投入决定了我国开放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17]

总之,共享课建设应明确政府、高校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形成横向上各级省市、高校平行共建共享,纵向上以教育部统筹为主的全国范围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服务体系。这样既维护了广大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又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最终将共享课建设成为国家支持、非盈利部门推动、全民参与的教育服务体系,以实现知识的传播、共享及转化。[18]

(二)以传播内容“实用性、标准化、模块化、微型化”为核心

现代大学承担着知识生产和创造的重任,也是集中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优质智力资源的场所,国际上很多知名大学都把开放课程看做是大学回报社会使命的知识资产。[19]共享课借助网络平台完成符号和信息的传播,其信息资源具有可拆分、重组,标准化、实用性、理解性及可获取性等特征(详见下图)。

1. 教学内容实用性

共享课的传播内容应是层次结构良好、系统完整的学科内容,符合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采用情景化、活动化的设计理念,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各类媒体信息特征,恰当选择知识点表征形式。如暨南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针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实践及国家文化强国理论而开设的,该课程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普遍喜爱和重视,其它类似的课程如长安大学的“水与人类”、华中科技大学的“环境卫生学”等。

2. 教学内容标准化

在科学哲学的信息域理论看来,知识、理论结构发展的本质是特定信息域项目中的增减、变化、扩大、重组、分化而进化的过程,任意无组织的信息堆积,不能构建理性的知识体系。因此,共享课建设内容需要适度标准化,需要良好的结构方式。如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采用了教学样式的设计理念,整体风格统一,该课程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普遍欢迎,教学效果好,设计理念已深入人心。

3. 资源组织模块化

共享课资源应具有较好的表现形态和合理的颗粒度,有学者提出了“课程-学习单元-学习模块-知识点(学习活动)”的资源组织结构,并以知识点作为资源建设的重心。[20]如华中师范大学刘清堂教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按照“教学单元、模块、知识点”来架构资源;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的“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基本资源划分为5大模块,结构清晰,易重组和改造,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其它教学平台中。

4. 知识点微型化

共享课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强调整个学习过程包含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自我评价等环节,可以呈现语义网、思维导图等概念网络结构。通过打通不同知识点间的壁垒,建立多重学习通道和立体化学习空间,可用于多种学习终端,为无缝学习提供了保证。如江苏师范大学陈琳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其中“虚拟实验”采用了单个知识点动画呈现方式,讲授清晰明了,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及问题解决。

(三)以传播渠道“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为基础

共享课借助网络媒介,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中,信息由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需要借助媒介来进行,通过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网络,最终形成一个循环连通的网状结构,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的流通和互通。

共享课建设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传播情境及传播过程。共享课建设不应在封闭的空间中单形态、单平台的进行,而应借助线上和线下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移动媒体、多终端设备都应是其传播的共同组成部分。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融合,综合利用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信息互换和优势互补,共同构成立体、复合型的网络信息传播系统,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效益最大化,这也将成为支持共享课创新学习模式的新途径(见下图)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的“学与教的基本理论”,将个人博客和课堂结合起来,这种沟通方式不仅传播了课程内容,还传播了教师的智慧、想法、态度和观点,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新的表达方式。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采用了“虚拟实验的技术交流平台”,该平台自创建以来,历史最高纪录是413人同时在线。天津师范大学王志军教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及插件,这些独立的知识点可以轻松地下载到多种媒体终端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

(四)以传播环境“软硬件环境营造”为保障

共享课建设需要提供服务平台,遵循开放的标准和协议,秉承“开放、共享、精品”的理念,为此研究构建了以“传播环境营造为保障”的支持策略,

1. 提供开放的标准和规范

共享课建设需要提供技术标准、资源建设和共享发布的技术方案,做到内容、标准和技术工具的全面开放。在技术方面,共享课建设需要内容管理系统(CMS)的支持,课程平台开发应采用开源软件或在此基础上二次研发;在标准方面,应遵循国际通用资源建设许可协议,如开放共享协议(CC)、互操作标准(CELTSC、IMS、SCORM)等;在互操作层面,可提供相关的数据输与交换标准,如在线出版的C2C和B2C模式。

2. 提供统一的共享平台

为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应建立“大统一”的平台,以实现重用、移植、镜像及统一管理。通过开放接口、数据交换和无缝链接,通过嵌入不同系统和扩展服务,将使得资源与学习者之间的会话更加容易,这也是优质资源共享的必然需求和战略选择。如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参与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采用以短视频、强交互为特点的慕课基本教学模式,支持学生的作业自评与互评。[22]

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目前教育部对共享课建设采用了精品导向、结构调整、总量控制、优化、机制布局引入等措施,但共享课建设的关键在于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即在共享课提供者、使用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形成利益平衡,使三者都有动力去推动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可以借鉴慕课的教育运行机制和商业模式,实行技术模式互通,完善共享保障机制,促进资源的融合和创新。

4. 深化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包括教学空间活动的延伸、资源服务和媒体技术支持、学习环境营造及海量资源库等。共享课建设需要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需要有学习者认识活动、心理活动的软技术支持,如在线答疑、学习进程的监控和评价。如华中师范大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电子笔记本等学习支持工具,方便学习者对内容的分类、整理、记录和理解;华南师范大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的虚拟演播室可代替多种现代传媒设备。

(五)以受众“需求获得满足”为关键

Web2.0带来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用户参与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变革的重要趋势。[23]共享课应树立为学习者建资源及建好资源的观念,需要明确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并在信息组织原理上纳入人的认知机制和心理学进程。既往的精品课程未能够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导致学习者的作用未完全发挥,造成网络学习环境构建中人的“异化”、“人的缺席”和“人的不在场”,即忽略了学习者的需求、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使得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泛滥,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因此,共享课建设应将学习者作为出发点和终结点及衡量一切的尺度,并根据其学习愿望和需求设计资源,创建支持学习者思维和行动的学习环境,同时关注学习者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诉求,重视交互设计,考虑学习者的文化水平、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学习类型、学习方式及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大数据技术、学习分析技术、聚合技术等对信息进行分类,使学习者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实现传受双方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以受众需求满足为目的”的策略,如图6所示。

华东师范大学的“异常心理学”课程,其受众是远程学习者,他们的需求、性格、行为、年龄、信息素养等都不同,因此课程建设采用了“以受众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在职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特点,突出导学和学习活动的设计,突出学习支持服务与互动讨论环节。目前学习者对该课程在师资配备、教学内容组织安排、页面风格、易用性与适用性、媒体表现、活动设计、互动反馈及评价等方面都较满意。

五、总结和展望

共享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对具体问题不断分析、探索、修正和完善。[24]作为审视共享课的新视角,本研究借助信息传播理论,通过传播者统筹、传播内容创新、传播环境保障、传播媒介推送、受众需求满足等策略以推进共享课的建设。通过探讨共享课及其作用机理,一方面将为课程的建设、发展和完善注入新的元素,有利于学界尝试运用新的思维模式与方法探讨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将使共享课研究从静态的媒体论走向动态的过程论,对于促进课程建设,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扩大共享范围,保证课程的示范性和延续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总之,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践行“三通两平台”建设之际,将共享课建设作为教育应用创新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精品资源,将有助于从战略高度促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普及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高校国际竞争力,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 “后慕课”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N]. 中国教育报,2014-05-21(11).

[2] 郑旭东,陈琳等. 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76-81.

[3] 张国良. 传播学原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J.Michael Spector, M.David Merrill , Jeroen van Merrienboer, Marcy P.Driscoll, 任友群,焦建利, 刘美凤, 汪琼(译),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3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G·西蒙斯,詹青龙译. 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英] 马克斯·H·博伊索特,张群群,陈北译. 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优势[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李庆林. 从传播学的分类看传播学的研究重点[J]. 国际新闻界,2008,(3):23-27.

[8][美] E·莫洛根,詹青龙等译. 21世纪的专业:信息架构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 邓忆瑞. 网络环境下信息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J]. 情报杂志,2008,(4):61-63.

[10] 杨现民,余胜泉.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0,(9):72-78.

[11] 王娟,孔亮. 传播学视域下高校精品课程应用与发展的调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3,(12):29-36.

[12] Sinan Sinanovic,Don H.Johnson.Tow ard a Theory of Informat ion Processing[J]. Signal Processing, 2007,87(6):1326-1344

[13] 胡小勇,赖露媚. 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均衡发展研究:案例比较与优化策略[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58-61

[14]王珠珠. 架起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桥梁[N]. 中国教育报,2008-11-07(7).

[15] 梁林梅,桑新民. 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推广特性及策略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1,(4):47-51.

[16] 杨宗凯. 呼唤信息时代的未来教师[N]. 中国教育报,2014-06-05(7).

[17] 潘淳.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5):85-88.

[18][24] 王娟,孔亮. 精品课程研究主题衍变及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95-99.

[19] 肖美丹. 知识资产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0] 刘名卓,赵娜. 网络教学设计样式的研究与实践[J]. 远程教育杂志,2013,(3):78-84

[21] 胡来林.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22] 董少校. 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将互认慕课学分[N]. 中国教育报,2014-04-17(1).

[23] 何向阳等. 超循环理论视角下的信息资源再生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2):54-59.

收稿日期:2014-11-30

作者简介:王娟,副教授,博士,硕导,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21116)。

孔亮,讲师,硕士,徐州工程学院 数理学院 (221110)。

责任编辑 三 川

责任校对 三 川

猜你喜欢
精品资源共享课信息传播慕课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初步探索与实践
发电厂水处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基于制作流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容建设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