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9-10 07:22莫玉音
中国远程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广东

【摘 要】

在分析2013年度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年检情况中,显示广东省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办学成绩显著,规模不断扩大,信息沟通渠道不断扩展、助学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步建立自身的特色。同时办学不规范、教学设施不完善、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应从加快办学标准的修订、加强学习资源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以及进一步合理布局校外学习中心(点)等方面来规范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4—0063—0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远程教育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自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各校外学习中心(点)在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以及试点高校的规范管理下,经过自身不断探索,逐步增强了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解,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旨在通过对2013年度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年报年检情况,对当前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点)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广东省校外学习中心(点)

发展现状

(一)校外学习中心(点)数量

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是全国各地人口的集中聚集地,具有非常广阔的成人教育市场。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在开展年报年检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规范办学,使远程教育的质量不断改善,社会声誉逐渐提升。截止2013年11月,在广东省教育厅审批、备案的试点高校共有56所,校外学习中心270个。从2007年到2013年,受经济以及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广东省校外学习中心(点)的数量基本呈现U型曲线发展趋势,其数量从2011年开始稳步增加,如图1所示。

图1 2007-2013年广东省审批备案的校外学习中心(点)情况

(二)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地域分布

在地域分布上,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省校外学习中心(点)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占校外学习中心(点)总数的73.33%,粤东粤西地区的校外学习中心(点)相对持平,分别占总数的12.22%和10%,而粤北地区的校外学习中心(点)的数量仅占学习中心(点)总数的4.81%。在珠三角城市中,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两市远远多于其他城市,如表1所示。

分别将各城市的人均 GDP、常住人口与校外学习中心的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人均GDP 与校外学习中心数量的相关系数为 0.969507374,常住人口数量与校外学习中心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938060308,结果表明,两者都与校外学习中心的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见表2。

表2 广东省校外学习中心的地域分布及所在城市的人均GDP及常住人口的相关性分析

[\&校外学习中心数量\&2013年

GDP(亿元)\&2012年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校外学习中心数量\&1\&\&\&\&2013年

GDP(亿元)\&0.99287508\&1\&\&\&2012年常住人口(万)\&0.938060308\&0.926868256\&1\&\&人均GDP(元)\&0.969507371\&0.972310652\&0.948669012\&1\&]

(三)在读学生数稳步增长

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经济的发展是牵动远程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是在由劳动密集型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科学文化素质也亟待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则为成人学习者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契机。

伴随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审批及规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各试点高校在粤招生数量保持在了一定水平,在读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05~2013年,招生数,从47,376人增长到87,091人,年增长率达到9.05%;在校生数,从70,791人增加到239,200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6.8%,平均每个校外学习中心约有在读学生886人;毕业生数,从42,234人增加到311,423人,年增长率为30.6%。具体增幅情况见图2所示。

(四)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

广东省各校外学习中心(点)凭借依托建设单位的人力资源优势,基本配备了较为完备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导教师。当前,广东省校外学习中心(点)教师总人数 5,353人,平均每个学习中心约有教师19人。校外学习中心(点)专职教师2,207人,兼职教师3,081人;已接受培训的教师有5,017人,占总人数的94%;拥有博士137人,硕士1,044人,本科3,033人,专科692人;正高级职称教师23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753人,中级职称教师1,792人,其他和初级工2,573人。总体来说,校外学习中心(点)的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相对合理。

(五)教学实施不断完善,资源平台更加丰富

各校外学习中心(点)普遍重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基础建设投入到位,教学设施不断完善。能够提供相对独立的场所和必备的教学服务设施、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及中心门户网站等条件,网络运行较顺畅,符合教学要求。各校外学习中心(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环节,逐步形成课程评价采取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部分校外学习中心(点)还开通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提供灵活、开放、便捷的网络教育服务。截至2013年11月,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已统计的270所在粤校外学习中心(点)共有实验基地482个,实习基地813个,实训基地1,610个,多媒体教室4,009个,可同时容纳347,303名学生上课,计算机课室1,649个,如图3所示。多媒体教室一直是校外学习中心点教学场地的主力。

图3 2013年广东省审批备案的校外学习中心(点)教学场地情况

从调查和统计的资料来看,广东省所有校外学习中心(点)都具备联网条件,网络带宽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网络学习的需求。在互联网接入方式上,采用ADSL的校外学习中心(点)共有122个,采用DDN的有78个,采用ISDN的14个,采用光纤接入的 10,844个,接入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校外学习中心(点)有209个,接入CERNET(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有72个,接入CHINAGBN(中国金桥信息网)的4个,接入CSTNET(中国科技网)的3个。

二、校外学习中心(点)

办学的成绩与不足

自教育部颁发《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试行)》(教高厅函〔2002〕1号)和《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教高厅函〔2003〕2号)以来,广东省教育厅按要求逐年开展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年报年检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总体规模稳步发展,各学习中心(点)通过不断探索,逐渐加强了对网络教育的理解,正日趋形成一套完整的办学管理体系。学生对网络教育的认可程度逐步提高,试点工作呈健康发展态势,为广东省加快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和加快广东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1. 办学活动不断规范

校外学习中心(点)在教育部及广东省教育厅有关现代远程教育方针、政策和各试点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下,依法规范助学,其办学行为受到约束和监控,乱收费、打虚假广告招生等不良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能够严格执行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依章办学。在每年的年报年检过程中,校外学习中心(点)以此为契机,从指导思想、网络设施、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和网络资源应用等方面全方位地对本学习中心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回顾,从而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政府监管部门聚集各位专家对校外学习中心(点)进行评估,专家能从理论指导的视角出发,发现问题,提出可供借鉴的方法,从而为学习中心(点)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

2. 办学特色突出

各校外学习中心(点)注重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主办高校以及本地区的特色资源,逐渐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例如,部分学习中心(点)注重服务细节,针对山区学员特点,提供“保姆式”服务,如刻录光盘供学员学习、组织较难课程的面授辅导等,取得较好效果。有的校外学习中心(点)非常重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培训、集体学习、编撰内部刊物等形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一批管理业务骨干。大多数校外学习中心(点)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尽可能多营造“回家团聚”的机会,举办“我爱我家”、送“智”到家活动,成立义工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粤港澳校友会,提升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

3. 服务和品牌意识加强

各校外学习中心(点)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职责、功能的认识不断提升,办学理念日益清晰,逐渐形成品牌意识。大多数校外学习中心(点)注重管理质量,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较高,训练有素,服务标准规范,能较好地满足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和服务需要。部分校外学习中心(点)能够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学习型社区和行业建设,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开展行业和企业招生,将行业优势与学校师资力量、优质资源、现代办学理念相结合,为满足本地区求学者接受多样化高等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各校外学习中心(点)利用如QQ、电子邮件、电话、微信以及微博等方式为学生和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

(二)存在不足

1. 办学规范问题

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对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加大力度进行规范管理的情况下,广东省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办学规范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校外学习中心(点)存在着违规合作办学,违规支付招生费,收费缴费方式过于单一,且缺乏相关的收费依据等现象;部分校外学习中心(点)在合作办学决策程序上存在漏洞,合作办学分成不合市场行情;在建设和管理方面,部分主办高校将办学权转移给校外学习中心(点),把招生和教务管理等工作交由教学点负责,严重违反了教育部相关规定。此外,还有部分校外学习中心(点)为吸引生源,提高毕业率,出现了在考试过程中找学生替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试点高校和整个现代远程教育在社会上的信誉度和认可度。[1]

2. 教学设施问题

部分校外学习中心(点)的招生数和其软硬件设施不相匹配,存在着资源过剩或紧张现象,网络平台资源及课件更新缓慢甚至不能正常运行。部分校外学习中心(点)缺少实践基地、场所,学生的实践、实习机会不足,实操能力无法提高;部分校外学习中心(点)在未加大投入的前提下,扩大规模,承办多所高校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造成资源设备短缺、师生比例失调、学习支持服务无法保证的局面。

3. 非学历教育问题

2013年度的年检报告显示,广东当前只有4个校外学习中心(点)开展了非学历教育,分布在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三个经济发达城市,涉及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4所,分别是:东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以上4所高校在2013年度共招收非学历教育学生138人,仅占2013年招生总数的0.16%。这反映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和校外学习中心(点)仍还是重视学历教育,忽视专业技能的培训及非学历教育的开展。

4. 分布不均衡问题

广东省的校外学习中心(点)布局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等边缘地区数量则相对欠缺。这种分布格局容易导致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当前校外学习中心(点)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利益相关,由于校外学习中心(点)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办学模式,因此试点高校往往将追求成本的平衡和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消费能力强,边缘地区学生的消费能力弱,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自然会首选经济发达地区办学。[2]

三、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尽快修订校外学习中心(点)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办学行为

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当前执行的是教育部颁布的《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试行)》、《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及广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这3个文件颁布至今已有10余年。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在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管理机构和学生在当前文件中无法寻求到解决的方式,大多时候只能按经验办事,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公信力,导致现代远程教育市场混 乱。[3]因此,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应加紧制定并出台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标准、管理标准、人员配置和业务操作标准等方面的规范,并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定期更新标准条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各校外学习中心(点)还应该在纸质档案的基础上,依托主办高校网络学院的管理平台,建立招生、学籍、教务、考务、教材、收费的电子档案资料库,从招生、入学、学习过程、毕业到申办学位等全程覆盖,统一管理,完善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

(二)加强学习资源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校外学习中心(点)应充分发挥主办高校的主导作用,在保持规模的前提下,注重质量建设,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不断增加投入,加大网络资源改造升级的力度和进度,及时加快课件的更新,增加实践基地、场所,锻炼、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尤其是增加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机会,保证教学的质量。其次,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加强业务培训,打造一支管理与学习支持服务的专业队伍。第三,主办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其教育服务向社区以及更大范围扩展,以加大区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以及对教育成本的有效控制,为满足地区人民的学习需求作出贡献。此外,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多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专业学习、技能锻炼的课外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实现远程教育多元化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国家不断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继续教育人群结构呈现多元化及需求多样化的局面,现代远程教育将呈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发展趋势,以满足社会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目前,国内非学历项目开展的主要对象是证书培训、行业培训和政府推动的一些培训项目。非学历教育市场虽然巨大,但目前主要是民办教育机构占有市场。由于高校缺乏为市场服务的意识,加上社会教育机构对市场的冲击,造成普通高等院校市场占有的份额相对较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面对广东非学历教育开展情况不理想,招生人数低下的情况,政府应当协同试点高校,不断拓展教育的服务范围,完善非学历教育的立法制度、经费保障等问题,使高校成为终身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促进公平,合理布局规划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

在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的设置上,应该把握统筹规划、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需求、人才需求,将现代远程教育从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辐射,建立校外学习中心(点),在积极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其他继续教育,为当地人员更新知识,增强技能,满足当地人民对教育文化的需求,促进其经济、教育、社会的持续平衡发展。

2014年“国务院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再取消下放70项审批事项”中提到,“取消和下放利用网络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网校审批”。[4]新政策的出台将促进我国远程教育的大发展,并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迈进,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以及办学秩序将会进一步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注。

[参考文献]

[1] 丁新,武丽志等. 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发展现状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8-9.

[2] 赵过渡,曾祥跃,文术发. 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9,(9):43-48.

[3] 金一强. 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网上年报年检数据的分析[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9-11.

[4] 网络学院招生网.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利用网络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网校审批”通知[EB/OL]. [2014-04-14].

收稿日期:2014-09-30

作者简介:莫玉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估室(510035)。

责任编辑 三 川

责任校对 三 川

猜你喜欢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广东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广东舆情
无线网络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探索
云计算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