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沪科版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5-09-10 07:22缑乐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章节物理教材

缑乐

沪科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重视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科渗透,科技新成果的纳入。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上体现了《标准》改革的理念和创新。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图文新颖,知识面宽广,文字浅显。每章节开始都安插一幅反映章节主题的醒目图片,以引起学生注意,突出教材的物理特性。在章节首页下方还用小正方形符号标明本章节核心知识与要点,有利于学生了解章节的知识重点。每章节下面又划分为节。节内每个知识问题尽可能用图画阐述和说明,或通过图画反映物理问题,文字浅显,不过分依赖于文字阐述,有利于学生理解。节内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安排了“讨论与交流”栏目。这个栏目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介绍和深化一些节内基本的物理概念,并且在栏目内十分注意与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融合,留有许多填充和空白,让学生完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节末还安排了“请提问”栏目,着力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与学会猜想。另外,节后也安排了一些作业题,主要是专门的实践性、活动类题目和定量计算型题目,题量不多,题数在1—4题不等,题目难度很小,重在实践与体验,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强化。

1.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因此“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是新课标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开发实验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学好物理知识又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将来学习各门专业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中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学,以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是很难满足新课标的实验要求的。因此,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每堂课前都要多动动脑筋,多从日常生活中开发实验课程资源。如学习连通器的应用时,我们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锅炉的“水位计”,建筑工地的“水平管”等;学习电路的连接时,发动学生用木板、图钉、回形针等制作开关、小灯座、电池盒等;学习电路元件时,让学生从家庭废旧电器中收集各种电阻器、开关等观察其结构、型号及工作原理,并自制亮度可调的台灯;学习了杠杆原理后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杆秤,等等。要重视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迷你实验”“实践活动”“交流与讨论”等内容,并要结合本地实际,作适当增减和调节。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认知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表述时逻辑混乱,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变“讲”为“问”,在“问”上下工夫。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加以组织,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主题展开,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成一个个递进式的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一步步深入。通过提问、启发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方法,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化、提高。

3.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

新课改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因为想让他们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实验的时候,连最不愿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地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调动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故事

教学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故事在教学环节中起到了调味品和润滑剂的作用,使课堂更鲜活、生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把全体学生的心都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设法编写一些切合教学和学生实际的内容,但要了解学生,因人制宜进行编写,还要注意故事的生动形象,也要注意德育渗透。如在讲授《压强》一节内容时,引课的内容很多,但要是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为什么用扁担当滑板就不会不陷到深雪里?为什么用较大的板铺放在必经的沼泽草地上,就能顺利通过?作为引课材料更好,给学生一个悬念,使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完这一课,还能感受前辈的不屈不挠的革命作风。物理课堂中的小故事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课堂情境的创新,体现出创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知识的铺垫、台阶,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帮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章节物理教材
只因是物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