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2015-09-10 07:22陈国君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标

陈国君

摘 要: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反映国家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下,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可以苦中作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化学 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间和谐友爱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价值观的要求,国家制订了统一的课程计划,将化学作为初中三年级的学习目标。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一门中学阶段的必修课,它是长期以来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化学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学習的最终目的便是可以更好地生存。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能源、医疗、环保等问题息息相关,若更多的将化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世界的变化将不可小觑,所以化学知识的普及刻不容缓,初中作为化学学科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师生相互沟通交流是活跃课堂的核心要求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好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意志、情感,让人积极向上,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相反,不好的环境会消磨人的意志、情感,使人的思想价值观进入恶性循环,我们应该创造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环境,从而不断前进。良好的环境需要师生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化学虽与物理属同一范畴,均为理科,却与物理有很大区别,物理即物出其中的道理,这个需要大脑深刻的思考后才可以领悟到其中道理,而化学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很多知识是记忆性的,比如化学物质的各种性质、化学化学实验等。在记忆过程中,如果死记硬背,效果就肯定不会很好,如果是在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记忆则效果可能会很好。

比如,在做制氧气的实验时,学生可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则可在一旁进行监督指导,实验做完之后学生可将自己试验的心得与体会与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特殊个体,他们身上既体现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基础、思维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统一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承认、尊重并善待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么课堂氛围定将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有不少人对一门课程的喜爱和其代课老师有一定关系,所以培养老师的亲和力,或多或少地会消除学生的抵抗情绪,尤其是对于这些正处于逆反期的初中生,强硬的态度,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二、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活跃课堂的原动力

2001年《中国教育报》曾报道,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教育工作者之所以出色主要是因为他们比普通教育工作者拥有更超前的教育观念,他们总能在不同的时代拥有超前的教育观念。魏书生老师的“商量,商量,再商量”;丁榕老师的“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卢仲衡教授的“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等等,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教师的真正本领并不在于他有多少知识,会讲述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师者,想要教育出优秀的学生,真正应该教育的是自己,只要自己走对道儿了,学生才会跟着走向正确的方向,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在保持统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差异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教育注重的不再仅仅是表面知识,更注重的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心理教育。摒弃教师以往的“画地为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工作弊端,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化学课本里有诸多化学物的化学性质,如果光凭老师的说教,那么学生很容易混淆,老师要制定一套先进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记忆。例如,讲授NaoH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讨,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探讨结果给予验证。

三、学生的积极性是活跃课堂的催化剂

学生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必然与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学生入手。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特殊个体,他们身上既体现出发展的共同特点,又表现出基础、思维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统一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善待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正确的学习方法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学习很刻苦,平常不怎么说话只知道埋头苦学,但其学习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还没有平常看似不爱学习的学生的成绩好,这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何为正确的学习方法呢?成功者的学习方法就是正确的方法吗?不是的,有些方法适合别人,但不一定会适合你,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别人的学习方法可以借鉴,但是不可以照抄照搬,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性。想要走得远,先要找对方向和方法。

只要找对方法,作业按时完成,从本质出发,就已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肖忠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深[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2]谭丽仪.构建探究型初中化学课堂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17).

[3]朱德全,张家琼,桂平.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0(04).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