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判断题进行回归教材复习的实践

2015-09-10 19:47邵江樵王静晓
中学生物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考复习判断题

邵江樵 王静晓

摘 要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编制判断题在复习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判断题 回归教材 高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浙江卷·32)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 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 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参考答案:(3) 选择 纯合化 年限越长 高茎∶中茎∶矮茎=1∶6∶9

该小题的满分为8分。某校该小题的得分率为57.24,百分位为3.31(百分位是指在全体学生中的位置,例如,百分位为3.31,表示平均得分不低于该校的学校数量约占所有学校的3.31%)。

从百分位看,该校的本小题的得分率排在全省514所学校中的第18位,但从得分率实际看在第一、第二空中的错误率是相当高的,这反映了教学还没有让学生正真领悟杂交育种的方法与过程。

(2015·校模拟练习卷)某课题组为探究激素X对棉花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略)

请分析回答:

(1) 用14CO2喂饲叶片,在叶绿体内合成的放射性间接光合产物有 (写出三种),由叶片输出的放射性光合产物是 。

(2) 若激素X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

从阅卷结果看:第一小题回答三碳酸、三碳糖、RuBP的学生数超过回答淀粉、脂质、蛋白质(氨基酸)的人数;第二小题,回答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的学生占了1/3。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问题在于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过度关注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复习教学重教辅资料轻教材;重知识梳理和拓展,轻概念教学;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教辅资料收集和整理上,很少关注教材文本……如何解决复习过程中,尤其是一轮复习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文本,回归教材呢?不少同行都有自己的实践和建议,如划书、教材挖孔填空等,但这些操作的思维层次低,学生主动参与少,实际操作效果差,用久了还会降低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教师怎样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实效呢?笔者的实践是师生共同编制判断题。

2 应用应用判断题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必修3的识记点相对较多,笔者选择必修3由上课教师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分章节圈阅教材交流。如1503班,在课前一周先安排了两位学生进行准备带领全班圈阅教材;然后安排了3课时的时间由他们带领全班学生一页一页地进行圈阅,并在每一课时留出5 min左右,教师对领阅学生忽略的部分进行补充;课后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与本课时直接相关2~3个判断题,并注明相应的对错答案。

教师在第二天将学生提交的判断题进行汇总和修正,合并相同、相近内容,基本按教材内容顺序编排整理成练习,在每一个判断题后面注明提供者的班级和姓名,一方面提高供题者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也可会课后的交流提供咨询线索。汇总后的练习印发给学生做为作业,对少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阐述理由解释。

最后年级备课组老师之间相互交换分享,补充内容,形成本学年较为完整的必修内容的一套判断题。

如汇编中的教师修正的判断题:

做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模拟F1产生配子的操作是:信封1中装入10张“黄Y”和10张“绿y”卡片,信封2入中装入10张“园R”和10张“皱r”卡片,从信封1和信封2中各取一张卡片获得F1产生配子的情况。( )(1501郭诗佳供,邵江樵改编)

达尔文父子证明了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并引起细胞伸长。( )(1503杜若琪)

同一神经末梢通常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 )(1503王柠)

教师根据学生所出的题目,可以判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回归教材。

3 对使用效果的评价

3.1 教师的体会

首先,这种方法一改以往问题完全来自于教师的弊端,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责任心,很好地建构起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启发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智慧要远大与教师,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汇集信息远远超过了一个教师、一个备课组教师的预期。如学生提供的细菌结构图示判断和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图示判断有创新;另外,有一些学生还充分挖掘了课文后的实验和小资料,对内容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使练习具有更好的覆盖面,在加深对教材关键语句的理解的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带来更大的启发。

在汇编过程中,教师既要尽量地合并相同相近问题、减少重复,又要尽量尊重学生,减少改编,避免改变学生的初衷,同时也删除超出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要求的相关内容。另外,汇编过程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教师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入电脑,建议尽量不要一册教材做一次。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多供题的尽量采用。

3.2 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建议

学生甲:我一直都认为回归教材很重要,因为教材是本。回归教材不仅能加快做选择题的速度,对于填空题也是有百利的;在心态方面,我认为在书本细节上知道越多,就算没考到,考试前和考试时也会更加具有信心。对于学校用判断题的方式回归教材的方法的好处包括:① 通过大家集思广益,用多只眼睛发现书本上的细节来颠覆同学们的“生物世界观”,可以让我们关注细节,看透书本;② 对小资料部分的阅读和教材实验的设问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题目的出题背景,也是十分有好处的。我的建议有:① 看透书本≠读透书本。针对于判断题这种形式,同学们很多都注重于挖边边角角,甚至有些断章取义。有些判断题的质量不是很高。如何解决呢?老师要加以筛选和修改,并告诉学生这题目的问题在哪里,鼓励学生“思维转弯”。② 我个人认为我们班上的实施方式有点乱,没有条理性,希望像一二三四班那样能够按顺序,按章节来,分一下模块,让学生有点头绪去找。③ 我认为可以尝试一下增加判断题测试的方法。例如:给学生几天的时间看完必修一,告诉他们是这种“变态”的判断题考试,并规定错几道以上会怎么怎么样,然后他们都会仔细看书,然后考试。这样练习和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生乙:高三到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我们迎来了一种全新的复习方法:出、做判断题——看书→出题→对答案→讲解。首先是看书和出题。其实在这次布置下任务之前,我自己复习时已经将课本“扫荡”过几遍,但这次因为带着任务,自然有些不同。要仔仔细细地看课本其实是非常非常耗时间的,而且耐下性子地把已经看厌了的东西再好好检查有没有遗忘,所以我看得比平均水平要慢。老师的本意是让我们上课时间来专心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上课时间被用来讲解周末作业和答疑,所以鲜有时间,大多需要课余完成。有时一个章节就需要一个多小时,极大地挤压了其他做练习的时间。而且有时担心出题过细,就会尽挑角角落落的话题出题,记忆难免会有些走偏和浪费时间。所以就出题本身而言,自我感觉是收获不多。然后是做题、对答案和讲解。做题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知识点的巩固,作为复习的手段之一,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因为同学看考试说明不够仔细而略微有超纲或出题不妥;另有一些出得实在太细而不得不翻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对而失去了意义,还有些本来就不甚清晰的地方可能被搞得更模糊了,但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在对答案、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查漏补缺,发现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也可以在某些知识点上更略微深入一些。但鉴于高考中并无判断题这一题型,所以复习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总体来看,就我个人而言因为第一步所化时间太多,所以整体复习方法的性价比不是太高,这种方法不是特别适合我。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或适应的复习方法,譬如更偏好做题或看错题,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好或不好。

猜你喜欢
高考复习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题的常见应对方法
高考复习英语作文讲评策略和模式
2017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之我见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化整为散,条分缕析
以历史核心素养引领高考复习
作业太多了
还概念之真,奠知识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