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本质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2015-09-10 07:22王世珍刘忠昌
考试周刊 2015年103期
关键词:整合形式实践

王世珍 刘忠昌

摘 要: 用“热闹”二字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数学课上的“数学味”哪儿去了?作者认为应抓住本质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 味 形式 实践 整合

一、课堂要有“思考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的“数学味”之首,当然是“思考味”了.一节数学课缺少思考、缺乏智力挑战,就算不上一节好课.有些数学课让人感到索然无味,是因为没有思维含量.整节课在教师的精心铺垫与引导下,教学过程行云流水,学生发现结论轻轻松松,探索规律顺顺当当,几乎无需努力便唾手可得.而另一种数学课,虽然并不缺少问题的数量,但是问题缺乏挑战性.整个教学过程被一个个小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虽然“对答如流”,但就是激不起思考的热情,感悟不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体会不到思考的乐趣,思维得不到发展.这样的课从根本上失去了数学课应有的“思考味”,如同一杯白开水.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适当增加问题的挑战性,是增加“数学味”的要诀之一.

二、练习要有“实在味”

现今的数学课堂到处是“自主”、“探索”、“合作”的形式,似乎不如此就不是好的学习方式了.而“启发式”、“举一反三”、“变式训练”、“错误辨析”等却很少见到,即使出现,也是作为“传统”被谴责.新课改以来,“传统”与新理念、新方式充斥于课堂形成鲜明的对照是: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因背负着“传统”二字而逐渐远离我们的课堂.课堂练习可算是典型一例,与传统课堂练习质朴的形式、单一的功能相比,现在的课堂练习过于强调联系生活,淡化了练习的课堂巩固与训练功能;过于追求问题的开放性,答案的不唯一性;过于讲究练习形式的活动性,学生少有静心独立解答的时间.事实表明:课堂练习过于强调生活性,只会使数学失去其本义,沦落为生活的附庸;过于追求开放性,则容易冲淡练习的主旨,降低练习的针对性;过于讲究活动性,只会使练习浮于表面形式,而使学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训练.

三、评价要有“中肯味”

现今,有些数学课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变了味,一味褒奖,连中肯的批评也从课堂上消失得无影无踪。部分教师形成了这样的评价理念:评价就是表扬,对学生的表扬要不遗余力,小的优点要夸大,没有优点也要找出优点.于是,课堂上教师的赞赏声不绝于耳,仿佛给予学生的评价越高,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试想,在这种评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来如何经得起小小的挫折?

总之,要想找回数学课的“数学味”,就要剔除不必要的热闹,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凸显数学的本义.同时,要重新审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将新理念与传统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数学味”浓郁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四、来自形式的“活跃”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内容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小学生天性爱动喜变化,如果每次都用口算、笔算、板演的形式进行练习,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要学会调剂学生的胃口,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对话等形式,不断设计新颖的习题,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同时,我们也可以设计调查类、实践类、设计类的习题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小明说:“我满12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小明的话对不对,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设计这种对话形式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又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后,布置了学生到五年级各班进行人数调查,下面是学生进行调查完成的统计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学生调查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五、来自实践的“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严肃的、机械的,而重复的考题尤其令人乏味.因此,教师应转变考试和练习方式,把机械单调的测试题转变为有声有色的测试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让学生能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探索得到的结果.

如,在学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以后,给学生出过这样的题目:有一块长7分米,宽4分米的木板,现在要把它锯成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记分牌,一共可以做多少块?

学生计算结果:(7×4)÷(2×2)=7(块).

学生动手操作结果:6块.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是计算有问题还是操作不对?计算和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清了计算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区别.这样的题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来自整合的“综合”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命题时应注意进行学科整合,要涉及历史、地理、经济、计算机技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练习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命题策略很多,教师要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精心设计问题,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操练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给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整合形式实践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微群阅读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