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即生命

2015-09-10 07:22梁实秋
课外语文·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四史课余体力

梁实秋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地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么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能这样做。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为活得相当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史书也很重要。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无论做什么事,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侥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嬉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钱。

(选自《雅舍小品》, 浙江文艺出版社)

【赏析】

光阴易逝,生命看似漫长,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倏忽一瞬。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珍爱生命,就要学会珍惜时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作者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说明只有多读书,挤时间读,持之以恒地学习、运动,才会有一个健康、有意义的人生。

(于永生 王灵芝)

猜你喜欢
四史课余体力
丰富的课余生活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中国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体力活动意向及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影响
人类的收留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加油!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