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历史的回眸与惊叹

2015-09-14 09:07辛荣祯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划界土块卡伦

辛荣祯

上篇

提到中国近代史,边塞是绕不开的话题。如果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海防之门,那么,列强就是用魔掌推倒中国的边塞之墙,蚕食掉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当我们徘徊于北草原丝绸之路的古道,回眸被积雪掩盖的历史遗存,一个挺立而已成残垣的建筑跳入眼帘:卡伦。

因为卡伦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所以只能通过历史资料来复原这个历史名词和历史建筑了。卡伦是满语,意为台、站,所谓卡路、喀伦、喀龙等,一物异名。我国最早设立卡伦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初,当初为加强东北和蒙古边境管理,清政府在边境一线建立卡伦,派兵驻守。在西北设立卡伦的时间则稍晚于东北和蒙古。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在国势强盛时一举平定准噶尔部和南疆大小和卓叛乱,消灭了分据势力,统一了西北。于是,沿边设置卡伦,作为维护治安、加强边防的重要举措,提到了议事日程。

翻开《清实录》,梳理塔城沿边建造卡伦的历史,大致情形是这样的———在平定准噶尔部封建贵族叛乱的过程中,清政府开始在斋桑湖以北驻兵设卡。1763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在塔尔巴哈台地区选好设卡地点,从塔尔巴哈台向北到斋桑湖设夏季卡伦13座,自塔尔巴哈台往东北设冬季卡伦8座,另在塔尔巴哈台与伊犁之间重要防区设大卡伦3处,分别位于额敏河岸、巴尔鲁克等地,主要是巩固塔尔巴哈台与伊犁之间的边防及通信行文,是边防重要区域特殊地段防守兼驿站性质的卡伦。1765年所有卡伦建成。随后根据守边任务需要,又增设卡伦27处,具体情况为:以绥靖城为中心,设南部卡伦24处(常年驻军5处,冬夏挪移19处),塔布图2处(常年驻军),西卡伦1处(冬夏挪移)。这样就形成了塔尔巴哈台防区南、北路卡伦的基本格局,建立起完备的对外守防体系。

志得意满的清王朝,躺在帝国温床上度过了100多年。正当其昏朽日暮之时,西方列强合围而来,在枪炮隆隆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众多帝国侵略者中,沙俄最为贪婪、阴险、无耻,通过中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约记》等,割占中国西北领土50多万平方公里。在划界问题上,沙俄外交部“训令”划界谈判全权代表巴布科夫:“必须以中国常驻卡伦作为两国划界的基础,这一点必须加以特别的注意和坚持。”沙俄提出的按常驻卡伦划界根本不符我国实际情况,中国西北疆域远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沙俄提出仅按常驻卡伦划界,无疑要在中国境内纵深地带划界。然而,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之下,昏庸无能的清政府在条约上签了字。这样中国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被沙俄侵吞而去,多数卡伦变成了沙俄的“境内遗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领土和国家尊严,与前苏联先后在陆防边境发生多次战斗。由于中苏综合国力、军事力量对比悬殊,前苏联不断扩张领土并挑起事端,两国关系在对峙中,因此边界问题久拖未决。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对比发生变化。由中国倡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和中亚各国开始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边界问题。经过中哈两国和平谈判,1994年4月26日中哈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协定》,又于1997年9月24日双方签署《补充协定》,这两个协定以法律形式解决了中哈边界领土争议问题。新的协议生效后,中哈双方边界各有划出划进的领土。在裕民境内塔斯提新防区,哈方将前苏联控制的布尔干河桥以东纵深约6公里的土地划归中方(中哈原以布尔干河中心为控制界线),部分卡伦又划归中国领土。这些卡伦,经历了100多年的屈辱和流离,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篇

时间又过去了10多年,在重振“丝绸之路”的战略格局中,我们再次将目光落在这些卡伦上。这些卡伦除巴尔鲁克卡伦、察汗托辉卡伦保存较完好外,其余只剩基础轮廓,有的甚至连轮廓都找不到了。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卡伦,其意义远在卡伦本身之外,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历史边防变迁的见证,是中国综合国力强盛收复领土的见证,是中苏军事实力对比逆转的见证,也是“落后就要挨打,强大就有尊严”的见证。

2014年年底和2015年年初,塔城地区组织考古、建筑、测量、摄影、绘图等专业人士,对塔斯提边防线至丘尔丘边防线沿途卡伦进行了三次考察,对沿边卡伦,重点是巴尔鲁克卡伦、察汗托辉卡伦进行了考察论证,并就保护、维修提出了实质性的方案。

在考察中,笔者有幸参加了首次实地测量和历史资料的查阅工作。今天回顾,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

大雪掩盖了世间沧桑,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这个时令虽然寒冷,但寒冷却让人沉静和深思。

考察队长党彤猛吸两口“利群”,大手一挥:出发!

车队在边防公路上飞驰,大约2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小白杨哨所,从哨所西南斜插下去,到了布尔干边河。顺布尔干河南下12公里,在铁丝网左侧约1 000米处,有一组土形建筑映入眼帘。党彤一脚刹车,从皮卡车里跳出,大手一挥:下车!

专家纷纷从车中爬出,伸胳膊展腿一番。

察汗托辉卡伦局部图

老党集合大家围成一圈,安排部署了任务,大家分头行动。

小郭和小贾冲锋陷阵,开着皮卡车冲开一道雪路,将翻越铁丝网的铁手架搭好,专家互相搀扶着,颤颤悠悠地翻越过去。

每个人都背着重型装备,喘着粗气,翻过两个大沟,最后沿一个大坡爬上去。终于来到了巴尔鲁克卡伦前!

小郭难掩心中激动,情不自禁地扯开嗓门来了两句秦腔:三尺宝剑不留情,号炮三响人马动,不灭白龙不收兵……

雪野一时活跃起来。

我负责绘图,站在山坡高处对整个建筑群进行了总体绘图,尔后对每处建筑逐个进行了绘制。

拿着草图细看,巴尔鲁克卡伦东依巴尔鲁克山,南、西、北三面环沟,视野开阔,便于观察瞭望。整个建筑群坐落在山坡平台上,呈东西走向,占地面积约7 200平方米。遗址建筑均坐北朝南,土块垒砌而成,土块长36厘米、宽23厘米、厚7厘米,圆锥体是卡伦的主体建筑形态,除马厩、烽火台和一处营房建筑呈长方体形外,其他建筑均为圆锥体形。

建筑除烽火台保存较为完好外(墙体内有残存火烧痕迹),其余建设已坍塌,4处卡伦北侧遗存有高1米左右的残墙,2处卡伦只遗存建筑轮廓。

从《塔尔巴哈台事宜》的记载中看,巴尔鲁克卡伦是南卡伦中最大的一处卡伦,当年驻防满营兵31人,是清朝的常设卡伦,除戍边守防外,还兼有驿站的功能。

大家一起忙活了2小时,基本完成了初步考察任务。这时老党站在烽火台上,说:同志们,革命尚未完成,等到明年雪化时,我们再来!下一站,向察汗托辉进军!

沿原路返回,来到边防公路,大家饱餐一顿,开拔,向察汗托辉急驰而去。

下篇

察汗托辉卡伦保存相对完好,主体建筑基本存在。在未划归中国之前,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圆锥体的建筑是什么,远看好似一个高高的坟堆,所以就见形起名,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公主坟。随行的张教授是考古专家,尤其对塔城古迹了如指掌,当年对这种歪说进行过批判,这次随队考察,也是为取得更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遗址进行正本清源,算是了却多年前的心愿吧。

察汗托辉卡伦在多拉特沟南600米处,距哈方多拉特边防站(现驻军)直线距离约500米。地形东高西低,南有多拉特沟,北有四季河水沿沟流过,两河沟自东向西合围,遗址占地面积约5 000平方米,处于三角形高地平台,视野开阔。建筑位于三角平台西侧,坐北朝南,呈圆锥体,由58层土块垒砌而成,土块长33厘米(比巴尔鲁克卡伦的土块短3厘米)、宽23厘米、厚7厘米。墙外径7.5米,内径6.3米。墙基由两层石块垒成,高约0.4米。建筑门朝南,高1.7米。东侧离地面约3.5米处有一通气口,宽0.3米,高0.4米。建筑西北侧离地2.5米处坍塌,塌方处呈椭圆形,宽约2米,高约2.5米。在主体建筑西侧10米处还有一个圆形台基,据考察,应是另一座卡伦。

就卡伦的有关修建问题,我请教随行的古建筑专家成教授,他说:卡伦是中原建筑和草原建筑的结合物,它的外形像牧民的毡帐,而建筑材料却是当时中原农村普遍使用的土块。当时的清朝绿营兵都是从内地来的,他们依当地牧民毡帐之形、采用内地土建之质而创造了这一独特的建筑,堪称一绝!卡伦的好处太多:一是空间大,卡伦无柱无梁,所有建材只有一种:土块,所以内部空间较大,适合集体居住。二是冬暖夏凉,卡伦墙厚,封闭性好,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三是防风,卡伦之墙是由一圈一圈的土块垒圆围成的,不论风从哪方刮来,都会环墙而逝,这样不易被巨风掀翻。四是利雨雪,卡伦整体造型呈圆锥体,雨雪皆不积存,这样延长了自身寿命。如果不受人为破坏,一个卡伦挺立300多年是不成问题的。

我不知其他各地的卡伦保存如何,但从网络搜索到的图片来看,没有比察汗托辉卡伦更为完善的了。

整个考察将要结束时,成教授从小郭手里接过相机,对察汗托辉卡伦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拍摄,然后若有所思地说:卡伦,你撑起的是200多年的沧桑,千万别倒下!

考察车队在冬日余晖下穿过布尔干河,离开了那座古老的卡伦,从小白杨哨所旁斜插而下,向繁华的都市奔去……endprint

猜你喜欢
划界土块卡伦
贼的藏身术
贼的藏身术
成语故事杞人忧天
“小默克尔”之路不会平坦
难忘新年窑鸡乐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中韩启动海域划界谈判
我国大陆架划界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
摄影师的怪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