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2015-09-15 02:07刘芳
化学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化学学习问卷调查学习动机

刘芳

摘要:通过调查法研究了江苏省6000多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处于中等水平;在化学学习动机中,认知动机最强。

关键词:化学学习;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问卷调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6–0022–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2005年全面进入高中课程改革,2008年实施新高考方案。在该高考方案中,所有考生除必考语、数、外3个科目外,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和地理等6个科目中,需选择两个科目(理科倾向考生选择物理加任意另一科目,文科倾向考生选择历史加任意另一科目)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获取相应等级。高校自主提出对这些科目的等级要求并进行招生。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施中,在江苏2008高考方案背景下,江苏高中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如何?化学学习动机水平如何?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笔者对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进行了调查,期望对进一步深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有启迪意义。

2 研究过程与方法

2.1 调查问卷编制

本研究所采用的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动机调查问卷,由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量表和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量表两部分组成。

参照心理测量学自我陈述量表的编制原则[1]和胡象岭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编制方法[2],设计了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量表。该量表由化学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和问卷效度量表两部分构成。兴趣水平量表包括20个陈述性判断题,每题描述一种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典型行为和特征,表示对化学学习感兴趣的得1分,表示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得0分,最高分为20分。问卷效度量表包括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10个陈述性判断题,主要用于判断参与者完成调查问卷的认真程度,若参与者有5题以上(包括5题)选择了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答案,则该调查问卷被视为无效卷。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结合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参照刘克文初中化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设计方法[3],主要围绕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中的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依附动机和受迫动机等4种动机类型设计量表进行调查。认知动机是由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而产生的动机;自我实现动机是学生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所期望的化学学习效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努力学习化学的一种心理倾向;依附动机虽起源并不指向化学学习,但其结果却能达到化学学习目的,依附动机将化学学习当作获得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或接纳的手段,是学生为获取认可而产生的一种化学学习动力倾向;受迫动机是指学生迫于父母、教师、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化学学习心理倾向,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学生也可能短时间内表现为努力学习化学,但往往是应付的、肤浅的,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放弃。调查问卷共26题,其中调查学生化学学习的认知动机(6题)、自我实现动机(8题)、依附动机(6题)和受迫动机(6题),采取5级记分制,根据其选择的“很符合、符合、不清楚、不符合、很不符合”,分别赋5、4、3、2、1分。

“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动机调查问卷”设计过程中经过了预先小样本调查、征询部分学科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修改和完善调查问卷等过程,以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2.2 化学学习兴趣和动机的调查对象和过程

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动机调查研究的主体对象为江苏省13个大市(将其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36所学校的6857名高中在校学生(统计情况见表1,其中高二、高三均为选修化学的学生)。为使研究具有代表性,选择的学校兼顾了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男生约占63%,女生约占37%,且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人数相当。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116份,有效率89.2%,调查结果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3 化学学习兴趣和动机的调查结果与讨论

3.1 化学学习兴趣水平分析

调查发现,江苏省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处于中等水平(满分20分,调查对象的平均得分率为56.05%)。我们将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问卷得分按1~5、6~10、11~15、16~20四个分数段,分别对应对化学学习很不感兴趣、不感兴趣、感兴趣、很感兴趣四类学生群体。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高中生中,9.4%的学生表现出对化学很感兴趣,50.7%的学生对化学感兴趣,31.7%的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还有8.2%的学生对化学很不感兴趣。

调查也发现,高中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主要源于化学学科自身特征。化学实验和化学学科的应用性是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而化学课堂作业过多和化学考试频繁是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见表2)。

为进一步了解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笔者分别从性别、年级和学校所属地区等方面对江苏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

统计结果表明:

(1)在被调查的江苏省高中生中,男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平均水平略高于女生,但不存在统计意义的差异。这与文献研究的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4]、化学学习兴趣[5]的结论相一致,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男生比女生更喜爱理化学习。

(2)江苏省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究其原因可能与化学课程的内容有关。高一的学生所学习的是化学必修1、2的内容,化学必修模块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化学实验的内容较多,与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认知的困难也不大,因而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比其他年级的强烈;高二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相对于必修内容而言,认知难度大、能通过实验获取感性认识的内容和机会相对减少,抽象思维要求高,学科性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如高一学生的强烈;高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复习迎接高考,在江苏高考方案中,语、数、外的复习重要性比化学复习的重要性要大得多,加之化学复习中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多,需要完成的习题量大且综合性强,使得高三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最弱。

(3)江苏省不同地区的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差异,苏中地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比苏南、苏北地区的高。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存在的地区差异可能与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化学学科重视的程度有关。从江苏近几年学生选择的高考科目看,苏中地区选择化学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人数明显高于苏北和苏南地区,江苏省选择化学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人数的地区差异与江苏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地区差异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化学学科越重视,越倾向于鼓励学生高考选考化学,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越浓,选考化学的学生人数越多。

3.2 化学学习动机水平分析

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的整体情况统计见表4,表中动机强度是指被试化学学习动机量表中某类动机的平均得分与该类动机的满分的比值。从表4可以看出,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认知动机、受迫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依附动机。已有研究表明[6],学生由于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知动机成了学生学习动机中最重要、最稳定的一种动机。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的认知动机强烈,说明江苏化学课程实施中非常重视对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动机的激发,促进了学生化学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表现出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张宏等[7]曾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较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动机不是非常明确,很多中学生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学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动机也不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望,而是由于外部的其他原因促使他们进行学习,如有学生将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江苏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受迫动机处于较高位,这就启迪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能够持续地、自主地进行学习。

表5给出了江苏省不同地区、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差异性分析。统计结果表明:

(1)高中生化学学习的3种动机强度在性别上不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差异。化学学习动机中认知动机和受迫动机女生略高于男生,而自我实现动机和依附动机则男生略高于女生。

(2)不同地区的高中生化学学习的3种动机强度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差异。苏中地区高中生的化学认知动机最强,相对强度78.9%(见图1)。苏南地区高中生的自我实现动机和受迫动机最强,相对强度分别为63.6%和65.5%(见图1)。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也很多。导致江苏省不同地区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几种动机强度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与区域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江苏的苏中地区(南京、南通、扬州和泰州)具有社会尊师重教、学生勤奋好学的传统,该地区的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在江苏处于较高水平,这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特别是对化学学习认知动机一定产生较大的影响。江苏的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家长对教育、对学生的期望普遍较高,学生的自主和独立意识也相对较强。当这些意识影响到化学学习动机,就会表现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动机和受迫动机比较强烈。

(3)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受迫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弱,高二、高三学生的化学学习的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依附动机都高于高一学生,且高二学生的最高。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紧密联系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动机尤其是学习认知动机也会更强烈。本文前面的研究已经发现,江苏省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弱。而江苏省高一学生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却比高二、高三学生都要来得低。笔者分析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调查学生群体的差异。江苏省高一学生没有实施文理分科,被调查的高一学生群体中将有60%以上的学生不选择化学作为高考科目,他们对化学学习的认知动机是相对比较低的。而被调查的高二、高三的学生都是选择化学作为高考科目的,与被调查的高一学生群体相比,相当于从调查学生群体中剔除了化学学习动机比较低的学生,这就使得高二、高三学生在该项上的均分反而有所增加。因此表现出高一学生的认知动机偏低的统计结果。

为了进一步探查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笔者从被调查的学校中选取了苏州、镇江两所重点中学进行分析比较(调查学生人数共401人,其中高一、高二均为134人,高三133人)。该两所学校均为江苏省重点高中,被调查的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是理科重点实验班的学生,其中高一学生进入高二后也会选择化学选修模块学习,这样消除了调查对象的群体差异。其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动机统计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①苏州、镇江两所重点中学高中所有年级被调查的学生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平均水平均高于江苏省被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的平均水平。②苏州、镇江两所重点中学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表5出现的江苏省“高二、高三学生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比高一学生的高”的现象是由于调查学生群体的差异所导致的。

笔者认为,随着年级的上升,江苏省化学课程的实验和学科的趣味性、应用性越来越弱,学科的系统性则越来越强,化学教学的目标越来瞄准高考,学生对化学学习在江苏高考中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些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江苏高中生化学学习认知动机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

3.3 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相关性分析

表6给出了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与其化学学习的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正相关,而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与其化学学习的依附动机相关性不显著,与受迫动机负相关,但也不显著。

张铁城等[8]在研究初中生兴趣动机和理想发展特点时发现,初中生的理想、动机、兴趣是紧密相关的。学习兴趣层次高低制约着其学习动机的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此外,本文研究还表明,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水平越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受迫动机就越弱,说明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受迫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4 研究结果对化学教学的启迪

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表明,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被调查的江苏省高中生群体中,有40%的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这与当前化学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倾向具有一定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激发和发展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放到重要位置上,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形式多样的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等,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是真实的、有用的、有趣的、大众的化学,是能提高个人未来生活质量的化学,进而产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表明,化学教学中调节和发展学生化学学习的动机水平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在被调查的江苏省高中生群体中,其化学动机水平不是很低,但存在着地区和年级的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化学教学中因地、因时制宜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化学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的提升,特别是要从化学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化学学科知识的应用、化学学科观念的转变和化学实验探究等多个方面,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内在学习动机,同时应适当减轻学生的依附动机和受迫动机,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广文.心理学概论[M].青岛: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259.

[2]胡象岭.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试测[J].课程·教材·教法,1992,(2):31~33.

[3][4]刘克文等.初中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与评价[J].教育研究,1994,(2):70~73.

[5]相佃国等.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J].化学教育,2000,(12):20~21.

[6]胡正娟,李芳,李洋.学习动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综述[J].北京教育(德育),2013,(3):30~32.

[7]张宏等.中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评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25~30.

[8]张铁城等.初中生兴趣动机、理想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9):19~26.

猜你喜欢
化学学习问卷调查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中职化学学习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