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9-16 05:10林小洁吴玉萍张敬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消融术消融射频

林小洁 吴玉萍 张敬文

应用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小洁 吴玉萍 张敬文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腰酸背痛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用药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1)。结论 对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施行舒适护理,比普通常规护理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舒适护理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异常病灶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是目前药物难治性房颤的有效治疗手段[1-4]。舒适护理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种护理方式,它强调通过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护理使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均达到愉快的状态[5]。尽管近10年来射频消融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正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但仍无法完全避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据统计,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本研究拟通过对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术后用药时间等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标准[7]:①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记录到房颤者;②合并心衰的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恢复到Ⅰ级或Ⅱ级;③同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能完成随访。排除标准[7]:①有房颤相关病因且病因未纠正;②心脏手术后房颤;③既往心房消融史;④有抗凝禁忌证;⑤左房血栓。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随机数字为奇数者为观察组,偶数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8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29例,合并糖尿病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教育宣讲;指导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严密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等变化;鼓励患者多饮水,一天2000 ml左右,嘱其术后2~6 h可进食易消化、少胀气的食物;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2.2 舒适护理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疼痛、症状等舒适护理。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术后用药时间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

1.2.2.1 生理舒适护理 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光线良好,通风条件好,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物品摆放整齐,床周边设置围帘,在实施各项治疗及护理时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尊重患者[8,9]。护理人员经常主动巡视患者,从交流中获取与患者有关的各种信息,多倾听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多换位思考,以便指导和安排工作,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使患者有安全感、亲切感,减轻患者的紧张感、焦虑感,缩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距离,使患者感到舒适,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2.2 心理舒适护理 由于对手术缺乏全面的认识,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对患者的了解和评估,因人而异制订个性化护理标准,使患者感到关爱和尊重,从而消除其焦虑、忧虑和抑郁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分析手术利弊,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家属术前不良心理,增强治疗信心[10,11]。此外,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其效果有一定的时限及复发率的现实,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2.2.3 社会舒适护理 生病时,患者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成了患者角色,患者常常会产生焦虑、恐惧、消极被动等心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态度要热情、友好、自信,举止大方,操作认真熟练,同时介绍科室有关制度、病室有关设施的使用方法等,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减轻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鼓励患者亲人多关心、支持患者,使其时刻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及周围人对他的关心和重视。

1.2.2.4 灵性舒适护理 宗教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了解患者是否有宗教信仰,尊重其人格和宗教信仰,只要对社会无危害性,尽量满足其对宗教信仰的要求。对所有患者平等对待,不因地位、权势而有所不同,相同病种患者尽量安排同一病房,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1.2.2.5 疼痛舒适护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鼓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的情绪易引起疼痛加深,引导其转移注意力,可看些小说、漫画等。及时解除患者疼痛,用红外线照射促进伤口愈合,另可视情况应用药物,用药前注意观察引起的原因,必须排除因外部压迫等原因引起的疼痛。轻微疼痛可口服去痛片、肌注强痛定等,疼痛剧烈者可用度冷丁、吗啡类镇痛剂,必要时可配合使用镇静剂,延长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1.2.2.6 症状舒适护理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静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 h,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 h,并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同时要亲切安慰患者。患者若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护理人员可主动按摩腰部肌肉或术侧下肢,或给予患者背部垫软枕或局部按摩,以缓解肌肉紧张,有效地减少不适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8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腰酸背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进行比较。对护理满意度行问卷调查,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太差等四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统计与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例数及百分率(%)]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例数及百分率(%)]

组别 例数 年龄(岁)性别 病程(年)男性 女性对照组 40 54.2±7.8 20(50.0) 20(50.0) 4.9±1.6试验组 40 55.6±7.6 18(45.0) 22(55.0) 5.0±1.5 t/χ2值 0.813 0.201 0.288 P值 0.419 0.654 0.774

2.2 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对比 试验组经过舒适护理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显著减少,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对比[例数及百分率(%)]

2.3 术后用药时间对比 试验组观察对象术后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对比[例数及百分率(%)]

2.4 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舒适护理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0%,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5.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数及百分率(%)]

3 讨论

关于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12,13]。心包填塞、血栓栓塞、膈神经呃逆均是其与消融术式无关的严重的并发症,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减少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当前工作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护患间缺少有效沟通,患者得不到系统的、全面的护理。而舒适护理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14],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给予患者最舒适的护理,体现出了护理的主动性、个体性和细节性,更多地关注患者的舒适感,使未能被关注到的护理细节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得到更佳的实现,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在舒适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有明确的目标,且目标一致,这样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能得到不断提高、完善,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按照舒适护理的原则,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舒适护理的试验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比较,表明试验组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感染、恶心呕吐、下肢麻木、腰酸背痛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术后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与经人性化护理后的试验组对比,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1)。结果提示,予以舒适护理后,心房颤动患者康复情况较好,护理满意度增加,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

李丽华等[15]和汪勤[16]的研究发现,舒适护理能够降低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陆克琴[17]和王莹燕[18]的报道也与本研究一致,舒适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舒适护理能够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耐心热情的服务态度使患者及家属满意,增加了对治疗疾病的信心。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按照医嘱进行被动护理,没有明确的护理目标,也没有根据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更没有提前进行护理干预;与患者沟通少,患者及家属缺乏对护理知识的了解;医护处于主导护理地位,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满足患者的舒适要求,更能提高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的恢复,为预防经导管射频消融房颤患者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缩短术后用药时间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模式借鉴作用。

[1]马南,姜兆磊,陈飞,等.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高龄房颤患者的结果.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870-873.

[2]杜昕,马长生.心房颤动的再认识(一).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5,3:725-727.

[3]刘心怡,黄卫斌,苏茂龙.心房纤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的影响研究进展.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585-1587.

[4]Boersma LVA,Castella M,van Boven WJ,et al.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Surgical Ablation Treatment(FAST)A 2-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Circulation,2012,125:23-30.

[5]高秀江,周长浩,杨艳超,等.瑞芬太尼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4,2:304-307.

[6]程慧,李国庆.影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相关因素.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4792-4795.

[7]周文杰,王晓红,刘华芬,等.Carto3磁电双导航系统进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护理配.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1883-1884.

[8]李剑萍,廖素清.重症监护病房中舒适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80-681.

[9]任红艳,郭春芳,华雨.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47-648.

[10]孙丽娟.对普外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9-301.

[11]缪格敏.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1,9:886-887.

[12]何鹏义,木胡牙提.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272-275.

[13]Apóstolo JLA,Kolcaba K.The effects of guided imagery on comfort,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of psychiatric in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s.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2009,23:403-411.

[14]张希风.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4-155.

[15]李丽华,肖丹.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162.

[16]汪勤.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8-191.

[17]陆克琴.舒适护理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安徽医药,2014,18:1388-1389.

[18]王莹燕.舒适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6-66.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fort care applying to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IN Xiao-jie,WU Yü-ping,ZHANG Jing-wen.Vasculocardiology Deparment,Hainan General Hospital,Haikou 57031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fort care in patients with ablation of auricular fibrillation.Methods 80 cases of auricular fibrillation patients underwent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3 to Jan 2014 were select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mfort care was implemented 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routine care on the control group.Adverse reaction and postoperative medic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By comparing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dverse rea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and the postoperative medication time were statistically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Applying comfort care in patients with ablation of auricular fibrillationcan reduce adverse effects and postoperative medication time.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Auricular fibrillation; Comfortable care

海南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重点课题: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前瞻性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琼卫2012 ZD-01)

作者单位: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0.3969/j.issn.1672-5301.2015.07.014

R541.7

A

1672-5301(2015)07-0628-04

2015-03-18)

猜你喜欢
消融术消融射频
消融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超声引导下囊内消融与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对比研究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