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5-09-16 05:10曾靖张烈元李然黄永莲陈伯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大动脉脉搏肾脏病

曾靖 张烈元 李然 黄永莲 陈伯钧

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曾靖 张烈元 李然 黄永莲 陈伯钧

作者单位: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共247例,观察及记录其年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测定患者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加以分级并进行分析。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PP和HDL-C是影响患者CF-PWV的独立因素,所建立回归方程为CF-PWV(m/s)=2.981+0.025年龄(岁)+0.032SBP(mm Hg)+0.044PP(mm Hg)+0.230HDL-C(mmol/L),各偏回归系数 P<0.05。结论 伴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血管硬化的比例明显,CF-PWV与患者年龄、SBP、PP、HDL-C等具有相关性,提示相关客观指标可作为血管硬化程度评价依据。通过一定程度干预血压、血脂等相关因素可能对预防或延缓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硬化起作用。

慢性肾脏病; 代谢综合征; 大动脉僵硬度; 相关因素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是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人群,其CVD患病率及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且CVD是CK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其中重要原因是动脉硬化[1]。代谢综合征(MS)是由一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组成,对CVD风险及其死亡风险有强烈预警作用,以各种不同的代谢及心血管特性为表现,尤其是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脂质紊乱及糖耐量异常[2,3]。其大多组分均为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4]。对伴MS的CKD患者,通过评估动脉弹性功能,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恶化无疑显得十分重要[5]。对于CKD伴MS患者不少因素都可以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促进和加速动脉硬化,导致动脉弹性功能下降。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作为评估大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并观察及记录患者年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分析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上评估病情、预防及治疗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门诊患者,共247例,男性 120例,女性127例,平均年龄(61.36±15.06)岁,均符合纳入标准并按排除标准加以剔除。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纳入标准 年龄18~80岁;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①慢性肾脏病:依据2012年K/DOQI对慢性肾脏病的定义[6],即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时间>3个月,且这种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对健康有影响。②代谢综合征:参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诊断新标准[7],以中心性肥胖为基本条件(根据腰围判断,中国人腰围切点为男性≥90 cm,女性≥80 cm,合并以下4项指标中任意2项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7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男性<0.9 mmol/L,女性<1.1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血压升高,收缩压≥13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85 mm 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血糖(FBG)≥5.6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

1.1.2 排除标准 ①除外各种已经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肝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②除外肾小球滤过率 GFR(ml·min-1·1.73m-2)<15 或开始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疗法者;③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中、重度心律失常,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不能配合或者不同意进入该项研究者。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搜集 记录纳入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腹部最低肋缘处与髂脊间最小的周径)、臂围等,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

1.2.2 血压的测量 检测血压应在患者安静休息5 min后,取坐位,保持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使用标准的袖带血压计进行测量,每隔2 min测量1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

1.2.3 实验室检查 记录患者纳入研究后于门诊第一次空腹检测的血糖、血脂、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肌酐及对应餐后2 h血糖等。

1.2.4 CF-PWV测定 应用自动PWV分析仪(Complior SP,Colson,Garges les Gonesses,France)测定。受检者取去枕仰卧位,暴露颈动脉及股动脉,将压力感受器(Fukuda,Tokyo,Japan)置于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最明显的部位,测量这两点间体表的距离(D)输入计算机;再通过Complior分析仪计算出两点之间脉搏波传导时间(t)。PWV即是根据两个脉搏波之间的距离比去脉搏波传导的时间(PWV=D/t)计算得到。

1.2.5 脉搏波速度的分级 正常范围:CF-PWV≤9 m/s(<50 岁),CF-PWV≤10 m/s(≥50 岁),血管弹性良好,无硬化。轻度硬化:9 m/s<CF-PWV≤12 m/s(<50 岁),10 m/s<CF-PWV≤12 m/s(≥50岁),血管有一定硬化,预后较好,未来5~10年心脑血管等意外风险发生率较低。中度硬化:12 m/s<CF-PWV≤15 m/s,提示硬化已经比较严重,预后一般,未来5~10年心脑血管等意外风险发生率较高。重度硬化:CF-PWV>15 m/s,提示重度硬化,预后较差,未来5~10年易发生心脑血管等意外风险。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资料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对CF-PWV与各连续变量参数间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一步行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KD伴MS患者CF-PWV分级 共收集伴MS的CKD患者247例,根据脉搏波速度分级,血管正常的有79例(32.0%),轻度硬化81例(32.8%),中度硬化59例(23.9%),重度硬化28例(11.3%),存在血管硬化的共168例,所占比例为68.0%。

2.2 颈-股脉搏波速度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对CF-PWV与各因素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伴MS的CKD患者CF-PWV和年龄、SBP、PP、TG、hsCRP 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HDL-C、Alb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颈-股脉搏波速度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SBP、PP和HDLC是影响患者颈-股脉搏波速度的独立因素。建立回归方程为 CF-PWV(m/s)=2.981+0.025年龄(岁)+0.032SBP(mm Hg)+0.044PP(mm Hg)+0.230HDLC(mmol/L),各偏回归系数 P<0.05。见表 2。

3 讨论

CK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而CVD是CKD常见的严重并发症。CKD患者CVD发生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群CVD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1]。血管硬化作为CVD的重要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于CKD患者中,是CKD患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异常升高的重要原因。

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为主要特征,合并出现多种代谢性疾病的一组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8]。目前其发病机制[9]并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是其中的重要环节。MS由多种组分组成,但其发展主要后果为心血管的损害。不少相关研究[4]表明,MS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MS主要导致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纤维性硬化。前者病变主要在内膜层,引起管腔狭窄、组织缺血或坏死;后者病变累及动脉壁全层,引起动脉僵硬度增加。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表1 颈-股脉搏波速度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表2 颈-股脉搏波速度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因此,伴有MS的CKD人群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及程度较一般人群明显升高,且病变的进展亦相对较快。PWV是检测大动脉僵硬度简便易行、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10],可以作为CKD患者动脉硬化的早期预测指标[11],通过测量患者的CF-PWV,可以了解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水平,对评估预后及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有一定的价值[12]。分析大动脉僵硬度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对CKD伴MS患者防治CVD有一定的重要性。

本研究发现,在伴有MS的CKD人群中,其CF-PWV分级达轻度硬化程度以上占68.0%,说明对于合并MS的CKD患者,其动脉弹性受损比例较高;中度硬化程度以上比例达35.2%,超过1/3的患者预后不理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大大增加;动脉弹性功能下降,是CKD伴MS患者发生CV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对颈-股脉搏波速度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F-PWV 和年龄、SBP、PP、TG、hsCRP呈正相关(P<0.05),而与 HDL-C、Alb呈负相关(P<0.05)。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血管壁肌层发生退行性变,大动脉扩张性降低,动脉僵硬度升高。SBP升高考虑是由于大动脉僵硬度升高,弹性功能下降,导致心脏收缩期后负荷增大,从而造成SBP增高。此与布海霞等[13]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其亦提示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组的大动脉僵硬度升高。PP能反映大动脉的弹性,PP增大,常提示动脉顺应性降低,故与CF-PWV相关性高,临床上对于动脉僵硬度评价亦有一定价值。TG、hsCRP与CF-PWV呈正相关,而HDL-C、Alb与之呈负相关,其中TG、HDL-C考虑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相关。另有相关研究[14]提及TG对血管内皮有损伤作用,而hs-CRP则考虑在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中有炎症反应的参与[15],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增生、迁移及各类细胞因子的释放等,引起动脉内膜增厚而致动脉硬化[16,17]。有关Alb与CF-PWV的相关性,目前机制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营养状况相关,通过加重氧化应激反应及内皮功能异常等过程影响大动脉僵硬度。另外,通过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亦表明,年龄、SBP、PP和HDL-C是与大动脉僵硬度增加、顺应性减弱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MS是CVD的严重危险因素,而CKD亦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动脉硬化是其心血管病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通过对动脉僵硬度增高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心血管病变,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通过分析伴MS的CKD患者大动脉僵硬度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对相关因素进行积极干预,或许可以阻止或延缓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1]谢瑜,白云凯.确慢性肾脏病患者脉搏波传播速度与CVD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医学信息,2012,25:431.

[2]Eckel RH,Grundy SM,Zimmet PZ.The metabolic syndrome.Lancet,2005,365:1425-1428.

[3]张丽娟,闫朝丽.PPARs多态性在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中表达意义的研究进展.疑难病杂志,2013,12:404.

[4]朱俐俐,郭立新,孙明.代谢综合征、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进展.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02-105.

[5]郭卫东,白亚玲,张晓玲,等.超声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534-536.

[6]王晓菁,陈海平.慢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系统修订的进展——2012-KDIGO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实践指南解读.中华老年多器官杂志,2014,13:396-400.

[7]宋秀霞,纪立农.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解读.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178-181.

[8]陈刚,王莉.代谢综合征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158-160.

[9]吴南楠,李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95-98.

[10]胡大一,向小平.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的临床应用——大动脉僵硬度(弹性)和功能检查.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5:81-82.

[11]史均宝,史春迎,庄震,等.慢性肾脏病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5108-5112.

[12]赵新元,向定成,王峰.不同脉搏波速度的应用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56-157.

[13]布海霞,程李涛,张爱华,等.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不同高血压亚型大动脉僵硬度的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30:254-261.

[14]Miler M,Stone NJ,Ballantyne C,et al.Triglycerid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2011,123:2292-2333.

[15]韩玉龙,潘伟,鲍国萍,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7:488-490.

[16]黄鹤飞,程爱民,俞子东,等.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浙江医学,2013,35:1410-1412.

[17]任涛,李枚娟,王焱.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464-1467.

Analysis of arterial stiffness and associated factor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ZENG Jing,ZHANG Lie-yuan,LI Ran,et al.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CM,Guangzhou 51012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arterial stiffness,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analyze its correla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Methods 247 CKD patients with MS were recruited,their age,weight,blood pressure,blood glucose amd blood lipid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In addition,the carotid 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was graded and analyzed.Result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F-PWV was positively and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ge,SBP,PP,and HDL-C,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CF-PWV (m/s)=2.981+0.025age (years old)+0.032SBP (mm Hg)+0.044PP (mm Hg)+0.230HDL-C(mmol/L),the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P<0.05.Conclusion The proportion of arterial stiffness in CKD patients with MS increased markedly.CF-PWV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age,SBP, PP HDL-C and other factors.It provides a important basis for that the relevant objective index can be used as arterial stiffness degree.Through a certain degree of associated factor of blood pressure,blood lipid intervention may play a role in preventing or delaying arterial stiffness in CKD patients with M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etabolic syndrome; Aortic stiffness; Associated factor

CHEN Bo-jun,E-mail:gzcbj@163.com

2015-03-10)

陈伯钧,E-mail:gzcbj@163.com

10.3969/j.issn.1672-5301.2015.07.021

R692

A

1672-5301(2015)07-0655-04

猜你喜欢
大动脉脉搏肾脏病
汽车的大动脉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数字经济+中轴力量,广州未来十年发展大动脉在这!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六——中俄原油大动脉的曲折轮回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产前B超对胎儿大动脉转位诊断准确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