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015-09-17 11:50王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效率教材数学

王燕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课堂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这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在“师说生听”中有了“畅所欲言”,“课堂练习”中有了“自由活动”,“独立思考”中有了“合作探索”,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结合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是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

一、吃透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众多专家心血的结晶,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提炼,是我们备课、上好课的指引“航标”。“吃透教材”意味着教师必须通过反复钻研,查阅资料,深入研究,对教材了如指掌。如果教师不能“吃透教材”,我们的数学教学就缺乏灵感,就无法举一反三,就不能利用教材、整合教材,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相互照应,融为新的知识;也谈不上在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下,深挖、调整、补充教材,成为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与教育智慧的老师;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怎样吃透教材呢?通常拿到教材的时候,我会先浏览一遍,结合课标,先把握教材的总体三维教学目标,然后落实到单元中,最后落实到课文上,一步步理解教材。只有充分挖掘了教材,才能对教材的内容了如指掌,知道教材的重难点在哪里,知道教案应该怎样设计更合理,知道值得学生关注的地方在哪里,知道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知道如何引导学生,等等。同样,在充分认识教材以后,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例如:在教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让学生猜测长方形卡片的面积,然后用画面积单位的方法进行验证,再推理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交流、归纳,找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规律,让学生在获得计算面积的同时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那么,如何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呢?

1.巧妙引入,建立直观感觉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出发,设计巧妙的问题,引入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利用粉笔盒、墨水盒、柜子、文具盒等引入长方体;可利用硬币、钟面、车轮等事物引入圆的概念。在初教乘法时,可列出下面问题:(1)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多少个手指?(2)四年级每组有9个同学,5组共有多少个同学?特别是在低段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知,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逐渐认识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特征。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来理解、运用知识。例如在“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中,已知4个杯子高度分别是6厘米、4厘米、3厘米、3厘米,怎样求杯中水的平均高度?我依照题意,出示装水的4个杯子,引导学生先把4个杯中的水倒在一起(即先求出总数),再平均分成四份(总数÷份数=平均数),就是杯中的平均高度。这样可让学生实际操作,理解要求平均数,必须先求出总数。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兴奋状态,以最佳的精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动手、动口、动脑有机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动手、动口、动脑三结合,在小学低段教学中经常运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容易感知事物、喜欢生动活泼教学形式的特点,提供足够、典型、科学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三动”进行认知活动。例如,在“10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就可让学生边摆红花边数数。先摆9朵红花,再加1朵是10朵,从而出现“10”。用这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10,理解9在10前面,10在9后面。在数的认识,数的组成,几何形体的认识中都可以运用三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手到、眼到、口到、心到,主动进入教学中,从而也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意味着师生间建立起了一个温暖的、彼此间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意味着师生间人人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意味着师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解放。同样,和谐的课堂教学不再只是教师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也不只有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大家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寻求真理,从而达到效率最大化。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应该是吃透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有机的整体组合。为了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做到积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实践,不断借鉴与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从而不断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效率教材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