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言的温度与力量

2015-09-17 11:59孔维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鞋匠参议员林肯

孔维清

《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出自台湾作家林清玄之手。作家用生动精准的笔墨再现了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面对参议员无礼羞辱时的不卑不亢,用机智感人的演讲打动了大家,征服了全体参议员的场景。这篇文章在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中都被选为第三学段使用,可见这篇文章有着极高的价值。一篇文章一旦进入了课本,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其中必然要更多地凸显出应用于课堂,服务于学生的教学价值。那么,在面对这篇充满激情同时又文辞精巧的文学作品时,我们该关注哪些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重点呢?同时,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并让学生掌握呢?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对于一篇课文,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学习文本语言的表达与运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篇课文,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文中骄横无礼的参议员、谦逊睿智的林肯等形象呼之欲出,学生能很好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一味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纠缠于人物的道德形象显然是低层次的。对这些学生能够读懂的内容,在课堂上我们要少教甚至不教。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课文的学习更应重视学习文本的语言价值,发现文本的语言之美,借鉴与领会文本中语言运用的方法,并从语言运用的实践中获得思维的启迪。那么,本课中哪些特有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表达方式是我们应多加关注并学以致用的呢?

来自社会底层的林肯最终征服了在座的所有参议员,那么林肯的话语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我们又该从中发现和学习到一些什么呢?在对文本进行几个来回的阅读后,我们会被这篇课文中林肯的一番言辞恳切、处处透露出智慧与力量的演讲所折服,更被林肯言行一致、善始善终的伟大人格所震撼。林肯的演讲艺术、做人品行不就是学生借助文本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借助文本进行思想道德熏陶的极好范例吗?

一、 触摸语言的温度

语言有温度,入境始与亲。林肯的三段演讲情真意切,打动人心。正是这三段具有温度的演讲融化了参议员们冰冷与傲慢的心,这些温度都源于文字背后那颗炽热而又高尚的心。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面对别人的羞辱,林肯不但没有表现出咬牙切齿的愤怒,而是用宽容予以谅解,面对羞辱却充满感激,把羞辱看成是忠告,甚至愿意帮他修鞋。“一份感激,两个永远”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林肯的真诚与宽容,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啊!

“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样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被参议员瞧不起的鞋匠在林肯看来并不是耻辱,他还要大声说出自己就是鞋匠的儿子,因为他知道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他要赞美父亲,这是他对一切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的尊重,是对不同职业的尊重。

“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和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林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怎样的思想?平等。贵为总统,并不高高在上。总统、参议员、鞋匠每个人职业不同,分工不同,大家都在自己的角色中尽着自己的义务,但他们的人格与尊严是平等的。林肯要对父亲修的鞋负责到底,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在林肯的演讲中,他用这些充满了温度而又洋溢着真挚情感的话语敲醒了每一位参议员,也让大家看到了这位新当选的总统的高尚人品。朴实的话语中蕴藏着林肯自己待人处世的思想与操守,正是这些充满温度的话语让大家愿意丢下成见去接纳这位来自底层的总统。引导学生触摸这些语言文字的温度,可以更好地体会只有拥有高尚品格的语言才会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 感知语言的力量

林肯的演讲征服了全体参议员,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大的力量,不仅因为其中蕴含着的人格魅力,更有他演讲的语言智慧。

(1)以柔克刚。“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

面对羞辱,林肯把它当成感激、忠告,用宽容来感化对手,让对方的拳头就像打在棉花上一样,这种以柔克刚的语言形式本身就充满了力量。

(2)顺水推舟。“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就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你瞧不起鞋匠的儿子,我就大胆地承认是鞋匠的儿子。顺着你的话去说,不管你怎么看,我永远对父亲很尊敬。这不正是顺水推舟吗?“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和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如果没有鞋匠,你们哪来鞋穿?鞋子坏了、不合脚,谁帮你们修理、改善。可你们却瞧不起鞋匠,这是不应该的。 这不也是对参议员们进行了一次顺水推舟的教育吗?

(3)借力打力。“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在参议员眼里,鞋匠地位卑微,让人瞧不起,这是因为参议员眼里人与人是不平等的。而在林肯眼里,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应当是平等的。通过自己对父亲的赞美来回击参议员的羞辱,来回击他们人与人的不平等思想。恰如其分地运用借力打力,让参议员们无地自容。

林肯的演讲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小段,但是充满智慧与力量的见招拆招,精准巧妙的语言表达使得这些话语犹如千钧之石,直击参议员的内心深处,这不就是语言智慧的最高境界吗?

课文最后还举出林肯在南北战争中为美国统一、黑人解放做出的贡献,更进一步展示了这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伟大总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重要的做人操守:言必行,行必果。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感知语言文字的力量,不仅仅是要理解话语的意思,更要让学生能从简单的语句之中抽离出表达的规律与技巧,初步体会举重若轻的演讲辩论艺术。或许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这种充满智慧的语言还不能完全掌握,但是能够发现和体验到语言带来的巨大力量,不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增添了一份兴趣和期待吗??

猜你喜欢
鞋匠参议员林肯
林肯的自嘲
林肯的幽默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四颗补鞋钉
小巫见大巫
平安夜的擦鞋匠
安静从容 林肯MKX
33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
鞋匠阿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