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无”到“四有”

2015-09-17 16:21黄晓敏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三无四有中职教育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的变革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诸如自卑、焦虑、失落、恐惧、逆反乃至厌世轻生等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而中职生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问题更加突出。

关键词:中职教育;心理健康;“三无”;“四有”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041-03

收稿日期:2015-06-30

作者简介:黄晓敏(1981-),女,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广东 揭阳/522021)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的变革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诸如自卑、焦虑、失落、恐惧、逆反乃至厌世轻生等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外心理学者指出:在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而中职生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问题更加突出。这也从某个侧面体现了中职生心理的不健康。一个人活在世上“无情、无力、无心”,无异于一个木头人。可以说,“人而‘三无,不知其可。”更何况还是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学生。怎么办呢?就是必须从“三无”变为“四有”,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才能成为有用之人。

一、“三无”的根源何在

(一)名落孙山,悲观消极

从目前来看,因为中职生基本上来自于初中学校被普高筛选了的落榜生,经历了中考的失利之后,加之绝大部分原来就属于受家长和老师冷落的差生,许多学生可以说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走进职校的大门,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和歧视,家长对职高的浅薄和盲目,致使学生心理严重不平衡,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一般高中生的特殊心态,很多中职生悲观消极。

(二)前途迷茫,自暴自弃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从而造成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紧张。竞争的日益强烈致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分配两极化等,对于职高生来说就更难适应,所以不少学生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认为学好与不学一个样,反正毕业后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对前景感到迷茫、忧郁甚至恐惧,对学习毫无兴趣,有的甚至厌学、逃课甚至离家出走。部分学生则是坐等学校给找一份工作,认为学校总应该想办法,从而不学无术、消极逆反,不思进取。

(三)空虚无聊,寻求解脱

在经受了中考的失利和对前途的无望之后,许多学生内心空洞,再加上基础差,学习上困难重重,许多学生便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于是把时间和精力用于“谈情说爱”——早恋。部分学生则迷恋于“网络世界”,网上游戏玩得天昏地转,网上聊天以致网恋,有的通宵达旦白天精神不振,有的经常旷课逃学,甚至离家出走。

(四)缺乏沟通,内心孤独

现在的中职生,有的家长都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年迈体衰的爷爷奶奶,“隔代教育”的不少,因为生活方式和思想的“代沟”致使两代人之间很难沟通;有的家长工作繁忙,无暇关顾孩子,放任自流;而现在城乡多为“单家独户”缺乏邻里交往,许多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这些学生一旦走进职高的大门,加上社会对职高的偏见和自身对前途的迷茫,从而更加深了这种心理,部分学生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有问题和困难从不向老师和同学吐露,也不听从老师和他人意见,一意孤行,人际关系冷淡,难以沟通。

(五)不能吃苦,懒惰成性

对于职高生来说,基本上都是初中学校的学困生,但是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差,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意志薄弱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特别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从小就在家中受到宠爱和娇惯,有的甚至上高中时连碗筷都不想洗,被子都不会折,更不说扫地和劳动了,在学习上自然也不能吃苦,意志不坚定,缺乏耐挫力,作业交差了事,有的甚至请别人帮忙。不能吃苦,懒惰成性成了一部分中职生的“通病”。

二、怎样做到“四有”

“四有”,笔者认为是有健康、有追求、有知识、有价值。这是符合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健全人格教育”的观点的。

蔡先生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认为教育是实施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他曾明确指出,“所谓健全人格,分为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项。”强调这四育是处于一样重要的地位,不可放松任意一项。因此,作为当代青年尤其是心态较特殊的中职生要健康成长就必须具有与蔡先生观点一脉相承的“四有”。

从“三无”到“四有”(一)有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基石,心理健康是幸福感的源泉。只有拥有阳光心态的人,才能积极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困惑,才能处理好生活中的黑暗和悲伤。中职生面对学习上、生活上的种种困惑,要使其身心健康就须注意以下几方面:(1)做好新生入学工作。这一点作用不可低估,俗话说“先入为主”,新生都是15、16岁的少年,刚迈出初中学校,有的是刚开始独立生活,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又加上是中职学校,免不了会产生失落、彷徨的心理,如果迎接他们时在各方面都做得细心一点,多一点温情、多一点关怀,给新生以亲切感,就能消除他们的失落、彷徨心理。为此,在新生入学之前,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校园环境的整洁不在话下,包括把课室搞整洁并布置得温馨一点,以及做好引导接待工作准备等。在迎接新生时,各班的班主任都展现了亲切、和蔼的一面,并细心做好座位安排、姓名核实等工作,给新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2)召开“迎新座谈会”“迎新联谊会” 等,使学生尽快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开展“认识自我”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切合自己生活实际的目标。(4)组织学生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公益活动等。(5)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利用讲座、心理健康热线电话或信箱、不良情绪宣泄场所等,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二)有追求

有梦想更须有追求,追求是进取的心态。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追求不仅是对现状的不满足,更是不断超越自我的积极人生态度。追求是执着的信念。追求的过程永无止境,只要心中拥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只要拥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就可以摆脱任何迷茫走向成功。追求是付出的过程。追求之路,布满艰辛,只有不畏劳苦、努力付出,才可能到达光明的顶点、理想的彼岸。追求是成功的基石。如果说,拥有梦想是踏入成功大门的起点,那么,始终追求才是登堂入室的关键。须让学生们认识到:不管成就的大小、成果的多少,虽然成功的标准不同,但从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即便取得的成绩再微不足道,也必定源于不懈的追求。没有努力追求作为牢固的根基,成功的梦想只能成为空想,永远无法照进现实。

然而,问问如今的中职生,学习是为了什么,上学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梦想……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答案,不知道自己学什么,怎样学,学了干什么!更不用谈会考虑到择业和就业问题。一句话,有部分中职生是父母命难违抗,迫不得已来读中职学校的,到校后纯粹是茫茫然无所适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虚度年华、碌碌无为,根本谈不上什么追求。我们通过开展如下活动加强对他们的教育:(1)开展励志教育,如演讲比赛,参观展览,观看励志影片等。(2)发挥榜样作用,开展传、帮、带活动,让学校学兄学姐中的优秀生(在校的以及毕业后有所建树的学生)当引路人。

(三)有知识

知识能使人获得财富,知识能使人变得高尚,知识能使人的生活充满阳光,知识能使人获得强大力量,冲破重重困境,最终走向成功的大门;知识能使一个民族变得优秀,变得强大起来;知识能使一个国家变得繁荣昌盛。爱默生说过:“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药。”托尔斯泰也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是常人所理解的中职生所须掌握的专业文化知识,更是他们待人接物的知识,为终身发展作准备的知识,特别是学会学习的知识。这里侧重谈学会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有关生长的方法。如果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学习,即使是那些经过选择的知识,也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谓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会自动实现的,所以必须学会学习。一个人学会了怎样学习,他的智力就相应地发展到了较高的境界,他将更加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我们业已身置其中的世界里,教育的目标务必是培养对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人。”这正是现代教育面临的巨大问题,亟需解决。指导中职生学会学习,可以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即在“学中教”“做中教”“做中学”,总之就是重实践,重能力培养,改“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四)有价值

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歌德说:“白活等于早死。”什么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中职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1)做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德才兼备的人才方为社会所须,反之有才无德,有时不但不能对社会作贡献,反而成为祸害,正如网上所说的“坏人并不怕,就怕坏人有文化”。(2)明确目标,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就是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社会,能凭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罗丹说过:“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3)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你扮演什么角色,你就须尽相关的责任。梁启超也说过:“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有未尽的责任”“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有健康,有追求,有知识,有价值——“四有”(笔者观点)。追求此“四有”,本“三无”的学生将变得阳光、变得积极向上、人际关系也将变得融洽、对人对事也将满腔热情。一句话,“人而‘三无,不知其可。拥有‘四有,利己利人!”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等校欢迎会的演说词[R/OL].2008[2015-05-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7018c010081z5.html.

[2]田香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EB/OL].2013[2015-05-01].http://www.psy525.cn/special/12407-52947.html.

[3]谢和平.有梦想,更要有追求[R/OL].2011[2015-05-01].http://blog.renren.com/share/327623348/8549376199.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三无四有中职教育
“三无”小区楼顶漏水 社区可出面申请维修金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