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课堂:向学科教学的本真回归

2015-09-17 19:51唐开权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涵泳魅力建模

唐开权

有专家指出,学科课程文化指师生在以教学活动为根本的学科课程建设中,经过持续积累并形成的相关的特质、知识、行为、规则和精神等要素的总和。近年来,我校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致力课程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魅力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努力提升学校发展的品牌与内涵。

一、魅力课堂的核心理念

教与学的根本在于师生内在的动机与动力,是对知识及其运用的最大化追求。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我校旗帜鲜明地亮出“魅力课堂”教学主张,力求达成三个维度:有引力,但不媚俗;有个性,但不怪诞;有效益,但不背离。这就构成了魅力课堂的三个原则——

1.吸引力原则

魅力课堂是学生们的乐园。

学生以在课堂上学习为乐事,有兴趣是魅力课堂的第一要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这是求学的三层境界:知、好、乐。魅力课堂力求让学生以在课堂上学习为乐事,需教师课前下足工夫。乐园非俗园,反对没有品质的,一味迎合学生的媚俗课堂。

2.个性化原则

魅力课堂是师生成长的家园。

人的个性潜能是无限的,如果不被唤醒就会萎缩乃至泯灭。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唤醒、发掘个体的潜能。我们将努力把魅力课堂打造成教师、学生个性张扬的家园,一方面,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实施富有个性的魅力课堂教学,不夸张,不怪诞。

3.效益性原则

魅力课堂是学生们的学园。

“轻负高效”是魅力课堂的追求。打造高效课堂,是教育人从未停止过的努力与追求。学生的发展是魅力课堂建设的目标与核心。它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的兴趣培养、方法指导、思维开发、创新合作、情感积淀等。魅力课堂更多关注过程,强调“行走在路上”。我校以学生为中心,不偏废学科的功能,既彰显每门学科的特色,又不背离学科的特征,注意到位而不越位,着手建设具有东关气质的课堂文化。

二、魅力课堂的校本化探索

学科课程的落实,是建立在校本化的改造施行的基础上的。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实施水平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学科课程只有与先进教学主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课程文化核心——学科课程文化。学校对现有学科的课程进行了梳理、思考和归纳,提出并探索涵泳语文、数学建模、体验英语和雅趣体艺课程文化项目。

1.魅力课堂之涵泳语文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识其字,读其文,品其意,感其情,立其德,最终获其能。学习语文的过程,学生学法,教师教法,百花齐放,不可一概而论。但无论什么学法、教法,都有其共性,均为字、词、句、段、篇,由文字到内容进而情感的一种升华,是一个酝酿、积累、感悟、吸收、使用的内省式过程。语文学习这个内省吸纳的过程,就是“涵泳”,这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出于对语文学习这一本质特性的认识,我们提出了“涵泳语文”的主张,我校的语文课堂也因“涵泳”而异彩纷呈,独具魅力。

涵泳语文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创造性继承,是基于课堂探究学习、课外广泛阅读、读写并举的语文学习活动。它体现了对汉语母语的敬畏,对经典文章的深入研读,对教材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领悟及创造性学习的接受。将“涵泳”的概念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表明语文学习是一项关乎心灵的活动,必须达到心与书的融合,要让书本上死的文字化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养分。涵泳语文强调“读、思、品、用”:“读”是涵泳语文学习的外像,“思”是涵泳语文学习的过程,“品”是涵泳语文学习的内核,“用”是涵泳语文学习的目的。

2.魅力课堂之数学建模

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校市级课题《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顺利开展,省级重点课题《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应用性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最近几年我校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实践,都紧密围绕着模型思想有序展开。

数学建模作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途径,已经成为不同层次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容。其实,数学建模及教学研究在大学开展得较多,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我校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指导数学教学,涉及具体的年级、丰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就教学策略的一般步骤来看,我们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课堂结构板块,即精选问题,创设情境,培育建模意识;组织跃进,抽象本质,体验建模过程;提炼方法,变换情境,运用建模求解。

3.魅力课堂之体验英语

英语学习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体验活动。体验英语就是关注言语体验的教学,言语体验既是一种言语活动,也是言语活动的结果。学习,更是一种体验。体验,既指向学习结果,更指向学习过程。我们从关注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到关注学生认知情感体验的转变,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在用语言做事中感受到自信和乐趣,形成“以言成事”的课程文化。“以言成事”重在关注学生的言语体验,学习是学生对言语魅力的体验,对文化的体验,对文本的体验,是言语实践的体验,是在使用语言做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体验英语既指向语言运用,建构言语体验,又着力于生活体验和文本体验共生的契合点。

体验英语课堂的特质之一是情景组块教学。情景组块的关键是找到学生生活体验和文本体验的共生点,即主线情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搭起学生生活体验和文本体验之间的桥梁。活动串联是体验英语的第二个课堂特质,这里所指活动不是零散的一个个活动,而是主题情景下的串联活动,环环相扣,前一个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的延伸,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体验英语的课堂特质之三是具有言语思辨活动。英语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更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思维点,在个性化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讨论主题。

体验贴士是体验英语的第四个课堂特质,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的学科性规律总结、点拨和感悟。体验贴士在揭示英语学科学习中一些必要的规律时呈现,学生可以从贴士中简洁明了地了解学科规律。同时,教师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予以点拨。这种提示既是学习策略的小提示,也是智慧的启迪,人生的感悟。

4.魅力课堂之雅趣体艺

雅包含典雅、美的概念。儿童体艺教育是注重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运动员和艺术家。美感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美感就没有艺术。因此,儿童体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美感。雅,就是在体艺教学中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趣,就是兴趣,是体艺学习的基本动力。体艺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时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体艺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美好、健康、丰富的感情上,让他们懂得爱,富有同情心,用人类各种各样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魅力课堂的实施举措

魅力课堂,是回归教育本真的课堂,是师生找到自我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归属,教师体验职业自觉的幸福,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洋溢成长的快乐。魅力课堂还是回归学科本位的课堂,理解学科规律,遵循学科规律,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性之美。

1.聚焦课题,统领魅力课堂实施管理

我校以课题研究为主抓手,开展课程文化建设。以“人文东关”“七彩课程”“魅力课堂”为学校课程文化研究的主线,以“小学魅力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为框架,形成学校课程体系,并以这个课题的研究来统领学校课程的发展和管理、指导魅力课堂的实施。

2.聚力课堂,加强魅力课堂并实践研究

我校开展常态课、研讨课、展示课、样板课四级课堂教学研究机制。常态课的质量是实施魅力课堂的保证,学校加强常态课的备课指导和督导,改革常态课的备课模式,对“二次备课”提出明确要求,开展备课指导和研讨活动,以魅力课堂的核心原则作为衡量标准。加强同创共享课、年级展示课、魅力课堂竞赛课等多层次课型的研讨,真正理解魅力课堂的三个原则的精髓,从魅力课堂的评价标准出发,打造出有引力、有个性、有效益的东关魅力课堂特色。

3.聚合教研,提升魅力课堂研讨质态

在这方面,我校深化“辩课沙龙”为主的教研方式,以专题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改变以往“上课、说课、评课”的常规顺序,改为有准备地说课(说出教学设计、重点、难点、困惑)、有目的地听课(上课)、有准备地研讨(议学)。专题教研以魅力课堂学科课程文化项目为中心,确定每次大组教研的主题和相关要求,提前将研讨的主题告知教师。教师在参加教研前了解主题,带着目的、思考和自己的期待去参加教研活动,教研时生成新的思考和启发,做到研有所得。

4.聚汇活动,搭建魅力课堂的展示平台

我校曾结合序列化教研活动,彰显课程特色,突出“魅力”课堂的主题,开展魅力课堂之教学研讨周活动。又以东关讲坛为载体,结合研讨周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从学科入手,将魅力课堂和学科课程文化的发展相结合,探索出符合各个学科特点的“魅力课堂”学科特质。以网络为平台,以论坛的形式交流“魅力课堂”实施中的情况,每位教师可以提出自己实施中的体会、感悟和困惑,大家可以跟帖相互切磋,形成交流群,改进实施的方法和路径。我校还以小记者为主体,用学生习作的方式展示魅力课堂,让学生从他们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眼中的魅力课堂,突出课堂的变化和学生们的感受。

5.聚集师资,探索魅力课堂的保障机制

教师的发展是实施魅力课堂的有效保障,在着力打造魅力课堂的课程文化体系之时,我校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发挥教师的特长和潜能,培养学习型教师。我校为教师业务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成立了以骨干教师牵头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做到分学科分类别小型化,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携手共进。同时我校积极探索名师成长之路,分析教师专业成长的特长和短板,实行“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差异互补”策略,从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两方面,对有需求、有潜力、肯努力的教师进行培养。通过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分散培训、自主学习、共同提高,重点突破的教师培养路径,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

一所学校,只有厚积底蕴、彰显特色、亮出品牌,才能永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前列。在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征途中,全体东关人将全力以赴,不懈追求,打造魅力课堂,抒写课程文化的崭新诗篇。?

猜你喜欢
涵泳魅力建模
涵泳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具象思维”的实践探索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东方欲晓》的魅力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涵泳: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例谈古诗词涵泳教学的三个层面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