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控之微博、微信力量研究

2015-09-18 05:53苏鹏冲邢佳帅楼叶
现代计算机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双微舆情政务

苏鹏冲,邢佳帅,楼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保卫学院,北京102623)

网络舆情管控之微博、微信力量研究

苏鹏冲,邢佳帅,楼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保卫学院,北京102623)

无线网络和移动上网终端的快速发展带动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政府也在新媒体发展的信息大潮中逐渐重视“双微”在舆情事件中的影响。分析政务“双微”在加强政民沟通、政府形象宣传、群众监督、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服务民众、打击犯罪方面的作用,进而完成网络舆情管控巨大力量的汇集,同时针对于当前政务“双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微博;微信;网络舆情导控

0 引言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等移动上网终端的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影响力以爆发式的方式增长,网络舆论较以前出现更加空前的繁荣。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报道正在发生的现实场景,给政府的事件处置及舆情应对带来挑战,移动媒体携手微博、微信的力量改变社会舆情生成机制的同时也为舆情管控机制增加了新的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信息流的传播路径,重构信息传播格局。单一的“信息发布”功能已无法适应社交舆论环境下政府与民众互动与沟通的需要,社交媒体在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效率、推动官民对话和舆论引导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2014年9月,国家网信办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网信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积极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工作。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微博、微信及政务微博、微信发展现状

微博、微信是当下最受网民喜欢,也最为活跃的新型网络媒体。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49亿,中国网民每天发布和转发微博信息达2.5亿条;微信用户约6亿,每天发送微信消息超过200亿条。与其他社交工具相比,微博和微信具有用户数量庞大、发布即时快捷、裂变式传播等特点,这也使得微博和微信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参与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政务微博,主要指代表政府机构和官员因公共事务而设的官方微博账户。政务微信是指国家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发布行政性事务消息和回应民众关心事务的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双微”平台是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官方网络互动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搭建一个社会化参政、议政、问政的网络交流模式与平台,有利于政府、民众间全方位的良性沟通和互动。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30103个,腾讯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181524个,2014年中国政务微博年发布量达到1782.3万余条,累计覆盖43.9亿人次;同时全国有17217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推送内容超过300万次,推送微信文章达到1200余万次,累计阅读量超过15.3亿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例,2013年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新浪微博和微信开通,国务院重要政务信息将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发布。

中国政务微博账号数量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近三年政务微博增长情况

2 网络舆情管控之微博、微信力量

当前网络政务中“双微”融合对接,推进政务新媒体综合发展。微博是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的强媒体平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强服务平台,为政府便民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根据微博、微信的自身特点,实现“双微”联动,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1)政务“双微”开辟了政民沟通的新渠道

政务“双微”是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从其孕育之初就被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和较高的期望,构成了政府与民众间畅通交流沟通的新渠道。政务“双微”是汇集民声、表达民意的新平台,它保障了人们的话语权,调动了百姓参政议政、共商国事的积极性。通过政务“双微”,网民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政府工作,了解领导干部克服困难、为群众办实事的细节,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更方便地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诉求、发表观点和看法;政府可以通过政务“双微”平台对社会新事物保持敏感度,收集舆情、汇聚民意、征集看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民众意见得到有效的关注和采纳,以此拉近政府、民众的距离。

(2)政务“双微”开辟了政府形象宣传、信息发布的新媒介

政务“双微”开辟了政府形象宣传、信息发布的新媒介,“双微”改变了政府发布信息高高在上的说话方式,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以更亲民、友好的方式发布信息,加强政府政策的公开和透明。同时也开辟了一条政府处理紧急事件的信息公开通道,当政府部门遇到舆情问题时,政府通过政务“双微”可以及时发布准确客观的重要信息,抢占舆论制高点、扼杀流言蜚语,从起点就跑在了流言前面,变被动为主动。一次次成功化解舆情危机的事例也在不断认可“双微合璧”的全新应对模式。

(3)政务“双微”开辟了群众监督的新通道

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方法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政务“双微”的及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政府机构和官员要接受更为广泛的关注和监督。政府的工作在“双微”中发布,做与没做、做得好与坏在网民面前展现,而没有开通“双微”的政府重要机构更让人怀疑其脱离时代和不作为;政府和人员的行为在“双微”中迅速传播,尤其在“反腐”浪潮中,涉政、涉官等问题更易在网上发酵。

政务“双微”是推动阳光政务的催化剂。政务“双微”的开通,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垄断,提升了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政务“双微”为群众提供的一个监督政府依法行使权力的平台,政府的行政行为、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等置于广大网民的关注之下,促使政府及官员依法行政、勤力工作,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能;群众能够更便捷的将对政府行使权力过程中的意见、建议、监督、批评等发表出来,进行“问政”,促进民众更好地实行监督批评权。

(4)政务“双微”是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利器

政务“双微”是当舆情突发事件出现时,最好的平息舆论的利器。大量事实证明突发事件常常会伴随谣言产生,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如果能够驾驭作为信息汇聚中心的政务“双微”这一舆论利器,利用其强大的时效性、人际互动力、舆论聚合能力以及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完成社会动员,就可以为解决舆情事件赢得良好的舆论环境。相比传统媒体,“双微”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发言而不必受媒体发表时间的约束、不必走媒体发布流程,更加快速有效。以“抢盐”事件为例,舆情事件因政务“双微”信息发布、传播而迅速消亡。

(5)政务“双微”是服务人民的多功能平台

政务“双微”具备良好的客服特性,政府部门通过政务“双微”实现公众问答、网上调查、信息推送、业务办理等多项功能,做到“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忧,建立起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民众O2O(线上线下)互动机制。以微信为例,如今手机已经成为第一上网终端,作为当前无线移动通信中最热门的即时通信软件——微信,各地政府部门结合其开发了多项个性服务,完成政务的在线预约、在线申办、进度查询、在线咨询、投诉、评价、公共事业交费等多项“微服务”。运用“双微”服务民众,以更现代化和亲民的方式完成政府与民众交流,体现出政府的阳光开放。当政府通过政务“双微”将权威信息及时传递到群众中去,又可以帮助民众自主解决各种业务问题,为政府树立良好口碑、公信力,通过政府的为民众办实事的作为使得民众不用再奔波于各类办事大厅了,免除辛苦的同时也更加平息了民众对办事难的抱怨怨气,消除政府、民众间的现实矛盾来净化网络舆情空间。

(6)政务“双微”是打击犯罪的良好平台

当前社会仅仅依靠公安等力量去保障社会安全明显力量不足,在中国有6.49亿网民,他们有正义感、责任心和能力投身于保障社会稳定的工作当中,但缺少的是“全民保障”的平台。国外有不少利用社交平台,发布犯罪情况信息、犯罪分子照片,从而利用众多网民的力量获取犯罪线索,从而破案的例子。而政务“双微”同样可以构建这样的平台,充分汇聚网民的力量来打击犯罪、惩治犯罪分子、保障群众利益,更好地拉近与网民的距离,更好地平息因无力作为而导致的民众怨气。

3 我国政务微博、微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

政务微博、微信成为全民大热之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多”的同时掩盖不了部分“质量差”的特点。部分政府部门思想观念落后,对信息化发展对执政能力的影响缺乏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制度缺失、责任缺失,部分政务“双微”内容缺失、沟通缺失、官话连篇,没有在信息化大潮中经营好自己“弄潮”的重要手段。

(1)不勤于经营

技术平台能够提高效率,但前提是必须要“用心经营”,才能使其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庞大的政务“双微”中,“僵尸官微”并不少,据调查,一些政府机构的官方认证微博,开通至今一片空白,没一条微博,“面子工程”却打了自己部门的面子。官微要的不是数,而是质,经营政务“官微”需要政府从根本重视起来,对维持长期的“官微”运营,相关人、财、物的配备缺一不可。

(2)不善于经营

部分政务“双微”发布上信息陈旧、更新不规律、时效性差,内容上只是政绩的单向宣传,形式上“官样十足”、“官话连篇”,缺乏互动、忽视网友关切,有的甚至关闭评论功能。在网民眼中,这些网络政务平台成了一些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作风的镜子,恰恰反映了部门的不作为。只有善于经营“双微”,真正的利用好“双微”,用网络语言与民众交流,才能更好地宣传政府形象,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应对舆情问题,更好地打击犯罪,才能更好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政务“双微”是新生事物,在光明道路上前进、发展,同时也会遇到问题。要想改进政务微博、微信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正确认知信息时代下的政务“双微”,明确其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重视对政务“双微”的建设,建立政务“双微”开设、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和团队,必要时开展政务“双微”应用绩效评估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善于利用政务“双微”为人民服务,通过健全工作机制、管理机制,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功能,同时培养经营人才,以平等、善意、网络化的语言加强与民众沟通,充分运用“双微”力量来完成网络舆情管控。

4 结语

“双微”为政务公开信息及时、有效发布,加强政府、民众沟通,处理网民需求,最快发现舆情事件并将危机化解在萌芽之中的提供了强大而有效的力量,也是政务“双微”开通的最根本目的。充分重视“双微”力量,积极建设“双微”力量,善加利用“双微”力量,改进政务“双微”建设中的问题使其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完成政府和部门网络舆情管控的责任。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5.01

[2]姚春华,王效武,曾曦.基于微博的网络舆情管控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14,01:97~101

[3]基于微博的网络舆情管控技术研究[R/OL].2014政务微博报告,腾讯网.http://z.t.qq.com/zt2014/2014zhengwu/index.htm

[4]2014年舆情蓝皮书——舆情频道[R/OL].人民网.http://yuqing.people.com.cn/GB/392071/392072/index.htm l

[5]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J].新闻记者,2013,07:40~44

[6]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6:122~127

[7]许雯.基于双微服务的电子政务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电子世界,2014,10:461~462

Microblog;WeChat;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Research on the Microblog and WeChat Power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ontrol

SU Peng-chong,XING Jia-shuai,LOU Ye

(Network Security Institute,Peop 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2623)

Wireless networks and mobile Internet term inal rapid development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represented by micro-blog and WeChat,the government is also gradu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big ti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information,the influence of" doublemicro"in public opinion.Analyses the government"doublemicro"affairs in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government propaganda,supervision by the masses,public opinion emergency response,public service,fighting crime,and complete the collec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management power,while for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government affairs"doublemicro",proposes some improvementmethods.

1007-1423(2015)16-0028-04

10.3969/j.issn.1007-1423.2015.16.006

苏鹏冲(1980-),男,陕西府谷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邢佳帅(1994-),男,汉族,内蒙古人,在读学生,专业为网络安全与执法

楼叶(1993-),女,浙江人,在读学生,专业为网络安全与执法

2015-04-03

2015-5-11

猜你喜欢
双微舆情政务
“双微”教学法在除颤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协同创新视角下政务服务“双微”平台发展路径研究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双微”语言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影响分析
消费舆情
基于“双微”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