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与环境保护

2015-09-18 02:50
建筑施工 2015年2期
关键词:深井护筒型钢

上海奉贤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1401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奉贤区南桥镇城区,由一幢新建地上15 层(局部16 层)办公楼、地下2 层停车库组成,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占地面积1 792 m2,建筑面积23 495 m2,地下面积为7 385.3 m2。采用桩筏基础,基坑面积约为4 132 m2,周长约265 m,总挖土量约为40 000 m3。普遍区域底板面标高为-9.40 m,底板厚800 mm,开挖深9.7 m;塔楼区域底板面标高为-9.40 m,底板厚1 500 mm,开挖深10.4 m。基坑东侧为南桥路,下有市政管线,与基坑边线最近距离为5.50 m;南侧有2 栋3 层砖混结构的居民楼,与基坑边线最近距离为13.00 m;西侧为空地;北侧为农贸市场,与基坑边线最近距离为13.00 m。

2 基坑围护方案

2.1 围护支撑体系

以钻孔灌注桩结合φ850 mm@600 mm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水灰比0.55,水泥掺量13%)挡土;采用2 道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及加打钻孔灌注桩内插钢立柱的竖向支撑[1-3]。

2.2 止水体系

选用φ850 mm@600 mm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三轴搅拌桩入土深度为17.5 m,插入坑底以下7.8 m,以满足坑内深井降水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2.3 挡土结构体系

1)在一般区域,采用φ850 mm@1 050 mm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挡土结构,钻孔桩入土深度20.5 m及21.0 m,以确保围护体的墙底抗隆起安全系数满足二级基坑的要求。

2)在深坑区域,采用φ950 mm@1 150 mm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挡土结构,钻孔桩入土深度增至25.0 m左右。

2.4 支撑结构体系

1)水平支撑。基坑内设置2 道钢混凝土支撑,根据基坑实际,支撑平面布置主要采用集中角撑+对撑的形式,其中,第1道圈梁截面尺寸1 100 mm×700 mm,标高-1.85 m,对撑900 mm×700 mm,第2道圈梁截面尺寸1 300 mm×800 mm,标高-6.95 m,对撑900 mm×800 mm。

2)钢立柱桩。土方开挖期间需要设置竖向构件来承受水平支撑的竖向力,本工程中采用临时型钢立柱作为水平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构件。临时钢立柱由等边角钢和缀板焊接而成,截面尺寸为480 mm×480 mm,插入φ800 mm的钻孔灌注桩内,灌注桩长25 m。钢立柱在穿越底板的范围内需设置止水片。

2.5 坑底加固墩

基坑内被动区和高差大于1.5 m的区域采用φ700 mm@500 mm的双轴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加固,以控制因长边效应可能引起的坝体附加变形量。

3 施工重点

1)本工程周边环境除北侧相对较好外,其余边界条件相对复杂,为了基坑开挖的安全及更好地保护周围的建筑物、管线,故对基坑围护、支撑、地下水位及南侧楼房、东侧南桥路、北侧农贸市场的建筑进行全过程监测。

2)开挖过程中降水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土方开挖的安全及质量,故降水质量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3)本工程基坑占地面积大、基坑深、现场施工场地狭小、周边管线复杂、工期紧,因此,分区、分层、抽条、对称是开挖必须执行的原则。

4 施工关键点的技术措施

4.1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1)施工前,须先进行场地平整,路基以能行走120 t履带式桩架为准。

2)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经复核验收签证、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搅拌桩施工。

3)在三轴搅拌桩施工前,采用挖机开挖导向沟,导向沟尺寸必须与专家审核的方案一致,以保证三轴搅拌桩正常施工及便于放置型钢定位架。开挖导向沟的余土应及时处理。

(12)前瞻性考核:将步骤(1)~(8)所产生的数据按7∶3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训练集用于建立判定亚组的模型,另一部分作为考核数据集用于前瞻性考核,按步骤(10)~(11)分别计算出符合率和模型判对率。

4)垂直导向沟方向放置2 根定位型钢,长约2.5 m,再在平行导向沟方向放置2 根定位型钢,长约9 m,H型钢的定位采用型钢定位卡。

5)φ850 mm三轴搅拌桩的二轴中心间距为600 mm,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以保桩距精准。

4.2 钻孔灌注桩

1)放桩位线:开工前,从各轴线引出桩位中心线,并加以保护桩位线及标志。

2)埋设护筒:定好桩位后,开挖围护坑,按图纸位置埋设护筒并回填密实;本工程护筒采用φ950 mm和φ1 050 mm,高1.2 m,埋设护筒时,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0 mm,且护筒应高于地坪面20 cm,周围用黏土回填夯实。

3)钻机就位:钻进成孔中心必须保证钻机垂直度符合要求,钻机就位后,底座必须用水平尺打好水平,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偏差应小于20 mm,垂直度小于1/150,以防开挖后桩位偏差过大。

4)正循环成孔:开孔时应遵循小水量、轻压力、慢转速原则,以防扩径过大,特别是在护筒脚附近要慢速钻进,使护筒脚有一定的黏泥皮,在钻进过程中,最大钻进速度不得大于1 m/min,在钻进淤泥质黏土层时,要适当控制压力(黏土5~25 kPa,砂土5~15 kPa)和转速(黏土40~70 r/min,砂土40 r/min,最小泵量为50 m3/h),以防扩径过大,且要少提动钻具,换钻杆时也应轻提,以防抽塌孔壁,一般在开孔及钻进淤泥层时宜开1 挡挡速。

5)成孔泥浆的配制管理:合理地配制泥浆是成孔成败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土层条件的不同,选用不同性能的泥浆护壁。注入孔口的泥浆性能指标按施工规程要求执行。

4.3 支撑体系

图1 基坑支撑体系

2)支撑施工:第1道和第2道支撑圈梁、对撑、边桁架、角撑、八字撑等一次形成,侧模采用九夹板、钢管扣件连接,支撑梁中间设φ16 mm对拉螺栓。

3)第2道圈梁同灌注桩连接,灌注桩凿出1~2 根主筋同圈梁主筋焊接,设斜拉筋,钢筋规格、坡度、焊接按设计要求。

4)各层钢混凝土支撑的拆除及换撑。当底板及传力带钢混凝土达到80%设计强度时,即可拆除第2道钢混凝土支撑。

拆除混凝土支撑时,宜先搭设满堂钢管脚手架,上铺竹笆,拆除支撑可采用空压机凿除钢混凝土,凿出的碎钢混凝土块不得堆放在排架脚手上,应随凿随吊,用卡车外运,吊运不得与上道支撑相碰。因结构立柱较长,须避开竖向结构的范围。

在地下2层结构钢混凝土全部完成并养护3~5 d后拆模,设置厚300 mm混凝土换撑板带,再待传力带钢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方可拆除第1道钢混凝土支撑,拆除工序同上。

4.4 深井降水

1)根据地质特点,本次工程深井降水目的为适当疏干含水量,特别是降低薄层砂质粉土的含水量,以方便土方外运;降低地下水位,有助于基坑内土体有效固结,提高基坑稳定性,使坑内被动区土体有一定固结,提供良好的干施工环境。

2)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高水位埋深可按0.5 m、低水位埋深可按1.5 m计。为保证深井密封性,保持真空度,本工程深井采用多滤头形式。逐层开挖,逐节拆除滤头,并随时采用黏土封闭井口周围空隙,以保持下层土降水效果。

3)为了配合施工进度,加强降水效果,沿基坑周围地面设置300 mm×300 mm的排水沟,每30 m设一沉淀收集井,排水沟内明水应及时排除,沉淀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排水畅通,防止明水回流基坑内。

4)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9.7 m及10.4 m,根据深井降水施工经验及本工程土质的特性,降水按180 m2左右布置一口井,共设28 口井,深井成孔φ700 mm,降水管φ273 mm,井管长16 m,井管的布置方法既要避开土体加固桩、工程桩、支撑,又要达到降水效果,这在施工方案中应预先明确并定位。

4.5 土方开挖

1)为确保基坑稳定,本工程采用分层、逐块开挖浇筑支撑,待每道支撑平面体系全部形成后,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作为施工挖土依据,首先抓好挖土与支撑之间的时空效应关系,与有关各方做好协调接口工作,并制定了科学的基坑开挖原则:先撑后挖、分块分层开挖,严格控制开挖深度[4-6]。

2)根据支撑平面布置及上下层支撑的净空标高设置,共分为3 个阶段开挖,每个阶段又分4 块进行开挖(以后浇带为界限),并结合第1道支撑及栈桥平台,作为挖土及地下室结构阶段的施工栈桥。

5 结语

经施工监测,整个基坑从围护、土方开挖到地下结构出±0.00 m,各项指标均在要求范围内,保证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以及道路的正常通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深井护筒型钢
厚淤泥地层灌注桩深长护筒受力特性理论分析
既有桥墩护筒保护技术探究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赵楼煤矿:千米深井开采进入“智时代”
莱钢型钢265m2烧结机高效生产实践
莱钢低成本加铌Q345B热轧型钢的试制开发
莱钢型钢1#~4#转炉铁合金控制系统应用
探索高温高压深井试油技术的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