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2015-09-18 17:28胡兆喜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褥子山子课桌

30年前那个寒冷冬天的午后,彤云密布,北风凛冽。我和同村的山子、二柱,背着书包,背着锅巴、馒头等干粮,迎着寒风,向十里之外的学校艰难地进发。

那一年,我们三个都在镇上的中学读初三。因为家离学校太远,上学途中要翻山过河,眼看学校要进行第一轮预选考试,预选考试通不过,就不能参加中考,时间紧迫,学习任务繁重,所以班主任黄老师让我们几个路远的学生住校。说是住校,其实是住在教室里。那天是星期天,但我们必须提前到校,这样周一早晨上课才不会迟到。

我们三人一路上顶着寒冷的北风,艰难地翻山过河,抵达学校已是灯火初上。我们凑合着吃了些干粮,算是晚饭。本来吃过晚饭是打算学习的,可是二柱哼哼唧唧地说脚疼,想睡觉,山子也附和着说太冷了。确实,在寒风中艰难地走了那么长时间,内衣都被汗浸湿了,让人觉得外冷内凉,又困又乏。可是刚躺下不久,二柱就因为脚疼不停地呻吟起来,接着呜呜地放声大哭。空荡荡的教室到处透着冷飕飕的寒风,我们睡的“床”就是几张课桌拼凑成的,硌得难受,加上二柱这么一哭,让人觉得格外凄凉。虽然我比他们大两岁,但面对如此情景,我也无能为力。正在这时,我听见教室外面有人啪啪地拍门,有人大声问:“胡兆喜,你们睡觉了吗?”是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来了。

黄老师进了教室,询问我们怎么这么早就睡觉了,我把二柱的情况说了一下,,黄老师告诉我们,寒潮来袭,气温下降,他特地找来些硬纸板,把门窗缝隙堵上。黄老师仔细地察看了二柱的脚,摸捏一番我们的被褥,摇着头说:“你们铺的盖的都太单薄,根本暖不热身子。”黄老师看了看手表,对我说:“时间还早,你把衣服穿好,我们去想办法。”

黄老师到教师宿舍叫上他的爱人。打着手电筒,我们向附近的一个村庄走去。黄老师想去村里找村民借些稻草,让我们垫在课桌上,这样睡觉就暖和了。我们连问了几家,都没借到稻草。最后,恰巧到了一个学生家,我们把情况一说,那个学生家长很爽快地答应了。他找来工具,点上马灯,领我们到打谷场,从稻草垛上给我们每人弄了一大捆稻草。

那位家长说,先把稻草背到他家,让他媳妇缝成草褥子,这样既保暖又整洁。我们就把稻草背到他家里。

回到教室,当我们把温暖厚实的草褥子铺到课桌上时,黄老师又对他爱人说:“你回家把咱家最大的毛毯拿来,铺到草褥子上,让他们盖三床被子,这样底下暖和、上面厚实,就不冷了。”很快,一张宽大而温暖的“床”铺好了。正当我们迫不及待地要享受这“床”的温暖时,黄老师说:“我看杨二柱的脚趾都冻肿了,你们赶紧到我家去,烧生姜水泡脚。”

我们三人跟着黄老师夫妇,来到黄老师的宿舍。黄老师的爱人捅开煤炉,烧了一大锅热腾腾的生姜水,让我们三个美美地泡了一次脚。黄老师问二柱:“现在脚还疼吗?”二柱说:“不疼了。”黄老师又问:“你们还冷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冷了,浑身都热乎乎的了。”“记住,明晚还来泡脚。”黄老师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哟,难怪这样冷呢,原来今天是大寒呀。”

回到教室,睡在宽大暖和的新“床”上二,山子和二柱很快进入了梦乡,我却一时难以入睡,取出钢笔和笔记本。把书包当作枕头,趴在上面写日记:

1985年1月20日 星期日 大寒 阴

今天是大寒节气。虽然天寒地冻,但是晚上睡在教室里的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因为班主任黄老师帮我们铺了一张温暖、厚实的大“床”,还为我们烧了一大锅生姜水,让我们泡了脚……

我们每晚在黄老师家里用生姜水泡脚,一直持续到放寒假。而那张大“床”,更是温暖着我们,直到春暖花开。我们初中毕业,离开了母校,我听说黄老师也远调到别处工作了,我们师生从此没有了联系。

后来,我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讲台。在每一年的大寒节气来临之际,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1985年那个温暖的大寒之夜。

(投稿信箱:zxsydyz@163.com)

作者档案

经历:生于1969年。从安徽滁州师范专科学校(现在的滁州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偏远乡村中学任教至今。

爱好:阅读、写作

中学时最喜欢的作家:鲁迅

中学时最喜欢的学科:语文中学时的职业梦想:作家

中学时最喜欢的格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寄语初中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初三印象:紧张、充实,更有一种使命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褥子山子课桌
论玉雕山子工艺
搬课桌
一枚硬币
十三岁那年的冬天
十三岁那年的冬天
易分类存放的课桌
从“山子雕”说中国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