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半命题作文中记叙类文章的写作步骤

2015-09-18 17:27牛尔为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章主题动笔作文题目

牛尔为

一、理解题目,确定重点

理解题目是学生写作文时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其实理解题目最能考量一个人的语言基本功,因为一个小小的短语常常含有许多信息,它往往对写作起着提示、限制作用。正确理解它,就会为写好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可能下笔之始就定错了位。

作文题目中常常暗含着一些要求。例如:(1)“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这个题目,“路上”要求写出过程,这个要写两三件事才能体现出来:而“他(她)”则要求几件事都只能由这一个人来完成。“牵着我的手”有象征意义,暗示文章主题应突出他(她)对“我”的成长的帮助和影响。(2)“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这个题目,供选择的词语只有三个,考生只能从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并且所选词语为文章主题定了方向。“那一次”三字,暗示只能写一件事。“很”字则要求写出快乐之强,或者内疚之深,或者受启发之大,不能泛泛而谈。(3)“逆耳忠言助我行”这个题目包含了三个要求:①忠言是“逆耳”的,也就是说,帮助“我”的话一定是戳到了“我”的痛处,使“我”难过的;②题目中有个“我”,所以不能写成议论文。不能用自己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③文章的重点在“助我行”,即要写出逆耳的忠言对“我”产生的影响,使“我”发生的改变。(4)“我身边的_______”这个题目只能写成记叙文,并且不能写成“‘我们身边的”。(5)“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个题目中,“同”字表明必须写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的事。(6)“你是我的太阳”这个题目,不但应注意要用第二人称,注意“太阳”的象征意义。而且要写出“我”得到“太阳”的照耀、温暖之后受到了什么影响。

二、依据题目,确定中心

掌握了题目的要求以后,仍然不能急于写作,而要尽快地确定文章的中心一在题目中,有的已经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如“逆耳忠言助我行”“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按照题目所规定的中心构思即可。而大多数题目需要作者自己确定文章的中心,如“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我身边的_______”等。如“让路”这个题目,它有多个中心可供选择,以幸福为中心、以关心为中心、以尊重为中心、以责任为中心等。一般来讲,在理解了题目要求、确定了中心之后写作,就能够达到作文的基本要求了。要注意的是,不要忘了把自己确定的中心表现出来,提醒自己不要跑题。

三、选好材料,构思作文

确立了文章的中心,等于有了文章的灵魂。要想把文章写好,还必须有丰富的材料。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进行梳理,选择那些最适合题目的材料,然后构思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近年来,在中考作文中,纯粹靠语言优美取胜的文章越来越少,那些不但有生动的语言,而且有具体、充实内容的文章越来越成为中考满分作文的主流。换句话说就是,华丽而空洞的文章被冷落,有具体、充实内容的文章受到青睐。因此文章一定要有充实的内容。

四、确定重点场景

这是动笔之前的最后一关,也是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说它关键,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把故事记成流水账,就前功尽弃了。一般来讲,一篇600字的文章,最好有三个重点场景或画面。这样既可以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又会使文章内容更丰满、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清晰、中心更突出。许多成功的作文都是把一个故事分成几个具体的场景来写,这几个具体的场景,就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确定好场景以后,还有一项工作要做,就是把每个场景的主要内容,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写在演草纸上,以便动笔后作为参照和“路标”至此,作文的全部准备工作才算完成,可以动笔写作了。

(插图/望穿秋裤)

本刊《出手试招》栏目长期征稿

1.稿件由“作文题目”“题目简析”“课堂佳作”“推荐理由”四部分组成。

2.作文题要与学生生活及现实联系密切。佳作要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体现考场作文的要求:内容切题,中心突出,立意独特、深刻,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构思新颖、巧妙。

3.所荐作文不少于600字,推荐理由不超过80字。

地址: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

邮编:450004 电子信箱:zzzrq@sohu.com 电话:0371-663707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章主题动笔作文题目
运用典型材料 突出文章主题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
毛毛雨
春天的雨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